上交神笔马良系统(253)
他年纪大了,其实是大脑受了一些影响,人变得越来越固执,不爱听别人的话,只想遵从自己意愿生活。
现在全村很多人都走了,只剩下几户人家还有人,剩下的人也都是像他一样的老人。
看着村口的大巴车快速地离开,杨老汉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连自个家都能丢掉……”
他转过身回到自己家里,虽然杨老汉非常固执地要留在村里,不过他也是知道一些轻重的,现在台风要来了,他必须要把门窗加固一下。
而在距离他不算特别远的熠国沿海,台风月季已经渐渐靠近了,这台风裹挟着厚重的乌云以及许许多多跟随着台风眼一起行进的海水摧枯拉朽般的前进……
……
南极。
黎明杰从外头走进来,摘下了头上戴着的帽子,脸上有些发红。
他脸上发红,并不是因为外头太冷给他冻红了,而是从昨天开始,哪怕是南极的气温也开始以非常惊人的速度上升了。
现在白天的最高温度甚至已经到了零下15度,他刚刚穿了恒温衣物、冲锋衣又戴上了帽子和围巾出门去,可能是因为运动量过大吧回来居然还出汗了。
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咕咚咕咚地喝了大半杯:“这什么鬼天气啊,我居然出了一身汗……”
同样在办公室的同事岳兰道:“就是开始升温了,你没发现现在咱们基地附近的雪都开始快速地融化了吗?这可真不是好兆头。”
黎明杰沉默了,是啊,这真的不是好兆头……
他们来到南极当然不是为了优渥的生活环境,南极原本就应该是严寒的,暖和这个词完全不应该在南极出现。
大家都不由得叹了口气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现在这种情况没有人能够改变……
过了一会儿昨天晚上熬夜奋战的段教授走了进来,或许成功人士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那就是精力充沛。段教授也是这样一个人,哪怕现在她已经不再年轻,但熬了一宿没睡现在居然还能够精神奕奕的给大家开总结会议。
最近他们对于病毒的研究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新过来的病毒检测仪不但能够发现他们以其他仪器检测不出来的病毒,甚至还能够显示出这种病毒最基础的一些属性和害处。就因为现在这个巨大的飞跃,现在段教授已经疯狂地向国内摇人了,希望有更多人赶紧加入他们的研究,毕竟时间可是不等人的。
刚才黎明杰出去就是开车去其他地方采集新的样本了,虽然说对于之前那个让大家昏迷甚至头疼得很久的“激光”曾经让他们那么警惕,但总不能因为害怕这玩意儿的出现就不出门了,况且现在也没有研究能够证明躲在屋里就能够避免伤害,总而言之,最近大家还是该干嘛就干嘛了。
段教授在投影仪上投屏了一些他们这几天研究的初步成果:“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绝大多数病毒可以通过我们现有的抗病毒药剂进行抑制,但是7号和8号病毒目前我们还没有能够探索出更有效的抑制方式,第三和第四小组要抓紧时间现在温度已经进一步升高了我们无法阻止这些病毒扩散出去只能赶时间了。”
如果说这些病毒被牢牢地关在冰层里那还好说,但只要冰川融化,病毒自然会跟着流入大海,甚至随着水循环而落到世界各地。这种事情防是防不住的,但只要将病毒控制在人们可以治疗的范围,情况就还在控制之内,毕竟人类这么多年发现的病毒已经超过了174万种,最新研究表明,蓝橙星上至少有32种会感染哺乳类动物的病毒,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有控制的办法就好了。
负责这两种病毒研究的小组成员纷纷点头,段教授又继续说道:“另外就是多样化的样本需要尽快采集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目前他们用新的仪器已经发现了超过300种全新的病毒,但如同段教授刚才所说的那样,大多数的病毒都是可以通过现有的手段进行控制和抑制的,但这么几天就发现这么多种病毒,这并不能说明是他们效率快,只能说明病毒太多,随随便便一检查就有这么多……
说完这些事情以后,黎明杰说道:“教授,今天外面的温度一直在上升,我觉得我们应该派出长途采集小队,现在在南极大陆中部一定可以采集到更多样化的样本。”
黎明杰所说的长途采集小队就是长途跋涉到大陆中部去的小队,可能出去几天甚至10天半个月,不过沿途采集的样本也会特别丰富。
段教授仔细想了想,其实他们基地里还是保存有很多区域的水样本*的,常温的也有,冰冻的也有,但那也都是之前采集的现在他们想要更精准的检测水里面的病毒自然是需要更新一些的样本,段教授在心里评估了一下需不需要冒着一定的风险往里去采集,现在毕竟是特殊时期。
“好,我会安排的。”
这种事情当然不可以想当然的就去做,肯定要提前准备的。
大家并没有去讨论最近温度上涨的问题因为他们并不是专业研究这一块的,只能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
段教授他们并没有讨论这件事,不过在他们楼下的会议室里,气象学、冰川学、海洋学、生态学几个部门的专家都聚集在一起开会了。
平时大家其实很少这样齐全地聚在一起,毕竟最近气候变化得太快,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
但今天是不得不聚了,原因是监测部门在南极各处发现了许多处冰架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