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神笔马良系统(42)
要说农业塔虽然会跟他们农民抢生意,但也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最起码买个蔬菜不用抠抠搜搜的,爽快一点拎起就走。
等江海回到家以后就看见村上的许多人都聚在了村中间的小广场上,他很纳闷,这半下午的时间大伙不嫌热,站在这儿干嘛呢?
好在江梦琳也在这里,她一看到老爸拎着菜站在后面就赶紧跟他说:“爸,赶紧把菜放冰箱里,村长有话要说呢!”
“哎,哎!”
江海健步如飞,赶紧把手里的菜肉送回家,小跑着回来,这会儿村上的大学生村官杨明美已经拿着个大喇叭站在桌子上开始喊话了。
“咱们村还有谁没到吗?”
她一边喊一边四处张望拿着名单对上人头,发现全村每家每户都至少有一个人在这儿了。
“大家都到了,那我开始说正事儿了。”
“这会儿大家也都要准备秋收了,或者有些村民都已经秋收了,现在咱们政府有一个项目要征得大家的同意,征用大家的土地。”
某村民嚷嚷道:“啥征用土地呀?干什么用啊?”现在他们的土地金贵着呢!
小杨村长扯着嗓子喊:“咱们村也要建农业塔了!”
第21章
啥?俺们村要建农业塔?这咋可能呢?
一时之间大家都被小杨村长的这句话给镇住了,过了好几秒才有人高声询问:“县里面不都建了吗?还有两座呢!”
大伙也都是出门的,自从农业塔开始正常产出蔬菜之后,村里谁没专门去县城买过菜?
甚至他们镇上的一些超市也有农业塔产出的廉价蔬菜呢!
小杨村长摇了摇头:“大伙儿,我就问你们一件事儿,大伙觉得面粉限购这事难不难受?”
此话一出,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任谁不知道杉省是面食大户?如果说熠国的其他省份对于吃面粉还是大米还有一点争论的空间,杉省那就完全是毫无争议。
大馒头好吃不?煎饼好吃不?手擀面好吃不?
可是面粉限购啊!
虽然说哪怕限购,也够大家伙吃的,但限购本身就够让人没有安全感的了。
他们这儿本来就是农村,怎么样也不会缺粮食吃的,但问题也就来了,小麦种植对于气温的耐受度也是有限制的,今年这么热,小麦也减产。
收的那点小麦只留下了一部分给自家吃或者给亲戚,剩下的都卖给政府。
总而言之,憋屈是真憋屈。
爱囤粮食的熠国人对于粮食限购这事儿怨念别提多深了,但又毫无办法。
小杨村长继续喊道:“咱们县里确实是有农业塔了,那是专门给大家供应蔬菜的,国家要控制粮价,可不是要多种粮食吗?但咱们现在还在地里种,产量实在是比以前低太多了。解决不了咱们自己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国家的问题。”
小杨村长说到这里,大伙其实已经有些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
这不,江梦琳带着点欣喜地问道:“那咱们这儿要建的农业塔是要种粮食的吗?”
小杨村长举着大喇叭:“是的,咱们这里规划的农业塔就是用来种粮食的!”
接下来小杨村长给大家说了一下农业塔征用土地的具体条件。
首先土地肯定是只能征用一部分,毕竟一个农业塔占地也就100多亩,他们全村的农业用地可不止这么点,那么如果只占用其中几家人的土地就会出现少数人可以靠着农业塔吃饭的极端情况,显然并不符合大家的期望。
因此政府最后给出的方案就是,同意占用土地的人家要签合同,重新分除了农业塔以外的土地,刨去农业塔要交的税费之外,剩下的部分以平分的方式给大家算农业塔的收成收入。
比方说江梦琳同意征用土地用来建设农业塔,那么农业塔就有她的一份,而她也将参与所有签了征用土地同意书的人家的分配土地。
这样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大家还有的克重,公平的给大家所有农业塔的正经部分,有点像是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集体制。
最终,村长让大家自己回去考虑考虑,考虑清楚之后,可以去找她签订协议书,这个用来种粮食的农业塔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开始修建,给了大家足够的准备时间。
而村民们也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都同意了这个方案,现在对于大家来说,种地最难的不是辛苦,而是大家根本没有办法改变温度,农业塔最大的优势也不是产量高,而是农业塔可以无视外界温度。
那既然这样的话,放弃一部分土地换得一个旱涝保收的收入,傻子都知道怎么选了。
……
但其实这种选择也是国家和政府无奈之下的选择,因为不管怎么样,建设农业塔的成本总在那里,哪怕钟黛现在已经可以用脚本每天画一些他们需要的昂贵材料支援建设,但统一算下来,短时间内农业塔的收入绝对抵不上投入的资金——尤其是农业塔主打的还是一个平价,无论是菜价还是粮价,都是要通过宏观调控让它变低的。
只能慢慢收回本了。
话说回钟黛这一边,她现在已经借着练习的名义,了解了画地质图的一些技巧,陈璐在被自己的领导以及郑院士多次的叮嘱之后,也越加上心,她甚至还在自己的手机上跟贺殊一样写了教案,每天按照计划推进教学。
而她在闲暇的时间也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号称填海造陆的工地上这几天除了棚子越建越大以外,其他没有任何自己能够看懂的工程进度。
就连围堰建设也只是做了个表象。
别提多诡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