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幻同人)两任光明神的陨落(1)
《两任光明神的陨落》作者:纪郁琵琶【完结】
文案:
光明神女和暗黑神在一场决战中双双陨落,神的传说从此销声匿迹,民众在拆除神殿的时候,意外发现两张遗留下来的记载。
一张来自前任光明神——伊路米纳森。
【
*年*月*日,遇到一位很有天赋的孩子。
*年*月*日,她叫作南恩。
*年*月*日,南恩当了贞女。
*年*月*日,无意中捡到南恩的贞女铭牌。
*年*月*日,无意中亲了南恩一口。
*年*月*日,无意中梦到了南恩。
*年*月*日,我身上出现了暗黑之气。
*年*月*日,向南恩求婚被拒了,她只想当光明圣女。
*年*月*日,将神位送给南恩,她同意我的求婚。
*年*月*日,南恩说光明神该无情无欲,她回应不了我的情感。
*年*月*日,我离开光明城了,南恩却一点也没发现。
*年*月*日,南恩要来找我……不,她是来杀我。
】
另一张来自现任光明神女——南恩。
【
*年*月*日,成为贞女了。
*年*月*日,贞女铭牌被偷了。
*年*月*日,净化魔气的时候晕倒了,失去了知觉。
*年*月*日,成为光明神女了。
*年*月*日,去和暗黑神决斗了。
】
光明城外百里地的血蹄坟场黑气缭绕,如果有城内的民众敢来这里,就能在死亡之柱边发现一封泛黄的求救信,信上的字由失踪已久的光明神女亲手所书:被困,速救。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西幻 万人迷
主角视角:南恩 视角:伊路米纳森 配角:普瑞斯特 阿锊司
一句话简介:光明神女的消失迷案
立意:做人不能迷失自我
第1章 齿轮转动的第一步
光明城位于米尔大陆的中心地带,是十六个大大小小的片区里,唯一不用建造光明神像的地方;然而即使没有光明神像,这里的民众依然不用惧怕暗黑神的攻击,因为这里由光明神——伊路米纳森——亲自坐镇。
金碧辉煌光明神殿里,伊路米纳森端坐在独属于他的宝座上,一双澄澈的蓝眼睛像安静无波的湖水,淡漠地俯视着下方的臣子。“米瑟瑞,关于昨天前往亚圣城,把你的所见所闻和感想一一说出来。”
“遵命,我至高无上的天神大人。”米瑟瑞弯腰低头,不敢直视光明神的目光。
“站起来说。”
“遵命。”米瑟瑞这才抬头。“昨天探访亚圣城,微臣确实有些惊惧。”
“为何?”
“亚圣城作为米尔大陆仅次于光明城的第二大城,竖立在其边境的光明神像却已经破损,上面隐约留有黑雾之气的缠绕。”
“依你所见,是什么原因导致?”
“这,这……”米瑟瑞面色迟疑。
“但说无妨。”
“谢天神大人。微臣认为,这一切追根溯源,都是因为信徒民众们太过放肆;他们贪于享乐、纵情淫逸,沉溺酗酒,感官的快乐让他们忘记了天神大人您制定的法律,从而使神像失去了信仰的光明之力,无法抵挡黑暗魔气的侵袭。……当然,这些都是微臣的胆大妄言,还望天神大人恕罪。”
“免罪请起。”
“谢天神大人。”
伊路米纳森站起身,鎏金长袍像月光一般倾泻在地。“米瑟瑞,你在我身边多久了?”
“回天神大人,算上今年,一共十三年了。”
“嗯。这十三年里,你一直是我的得力大臣,在政治方面已经有丰富的经验阅历;对于城区民众的习性、以及布政施教的宪章、信赏必罚的律法,你也全部了如指掌;……相信如果把光明城交由你打理,我可以十分地放心。”
米瑟瑞惊讶地睁大眼睛,用力摇头。“不可,天神大人,微臣惶恐,难以担此大任。”
“别急。”伊路米纳森转头施展一个阵法,半空中立刻显现出一圈光晕,殿门外的侍卫和情形于是尽收眼底。“来人,把我的诏书带过来,另外再派一个人去找大祭司。”
“是!”光圈里的侍卫长恭敬回话。
伊路米纳森收起阵法,走向米瑟瑞。“我已经决定要暂时离开光明城一趟,前往米尔大陆各处出巡;在此期间,光明神殿里的所有事务,全权交给你和普瑞斯特一同管理;如果你独自决策没有把握,那么有他和你一起面对,他做摄政,你担辅佐,这样如何?”
“微臣……”米瑟瑞有些不敢多言。
大殿外响起了叩门声,侍卫长送来诏书。
伊路米纳森将诏书递给米瑟瑞。“你看,普瑞斯特这人能不能代理我的责任呢?”
米瑟瑞鼓起勇气。“回天神大人,在我们光明城,除了您以外,最尊贵的莫过于祭司大人;如果一定要有个人代理您的职务,那么那个人非祭司大人莫属。”
“很好。”伊路米纳森看了米瑟瑞一眼。“我的神力告诉我,普瑞斯特已经到了;直接进来吧,普瑞斯特,不用敲门,这座神殿随时欢迎你。”
“是!”一道浑厚的声音在殿门外响起,手拿占星晶球的普瑞斯特沉稳地走进来。“天神大人,我听到您的传唤,立刻赶来聆听圣命。”
“不用虚礼。”伊路米纳森扶起普瑞斯特。“作为光明神殿的首席大祭司,我知道你一直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受到许多光明神殿神职人员的推崇与爱戴;我这里有一道诏书,当我不在光明城的时候,你就是我的神权代理,你可以拥有我的一切荣誉和头衔,让整个光明城居于你的指导之下;光明城内所有民众的生死,也全部由你来掌控;我已经嘱咐过米瑟瑞,他是我身边的常驻大臣,悉心辅佐我多年,知道所有关于光明神位的细节,由他担任你的辅佐,你们二人合力管好光明城,待我出巡归来,再对你们二人加以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