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心机权臣盯上后(重生)/雁回春(126)

作者: 经赴 阅读记录

朱红色的宫墙深重,宫门外候着的大臣小声议论着。

“陛下此时突然召见,冯大人可知是所为何事?”出言的乃是刚从并州提上来的五品中散大夫,官职将将够进入大殿,又突逢意外之事,难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

“不知。”前方被称作冯大人的人并未回头,只沉重低语:“宫门下钥时召见群臣,简直闻所未闻。你我还需小心应对。”

宫门缓缓打开,四周阒然寂静,光洁如新的大理石低入眼中,侍者手执锦绣宫灯次第而立,莹莹灯影瞬间照进庭外,分明温和明亮,却如骤风紧衣。

大臣恭谨肃穆依次踏入殿中,而朝堂正中,一把紫檀嵌麒麟纹圈背交椅上,早已坐了那位风头正盛的当朝一品枢密院正使——陛下之下第一人。

裴元俭。

“裴大人。”

敛衽作揖行礼声不断响起,裴元俭右手支颐,漫不经心的垂着眸,连抬一眼都未曾。

官小的大臣自然不觉有何不妥,可对有些自恃“不同”的大臣而言,便如生吞黄连,面色青紫的扔下一句狂悖挥袍而去。

下一刻,长刀刀鞘的沉闷声敲在膝骨,御史中丞徐崔胤踉跄跪倒在裴元俭脚边。

徐崔胤狼狈的握紧拳头,忍着胸膛冲荡的怒气,死死盯着地面,却听到上方一道不含任何情绪的声音响起。

“怎么,不甘心?”

“微臣不敢。”徐崔胤敢怒不敢言。

“本官本不愿节外生枝,偏偏。”裴元俭薄唇扯动出冷冽的弧度,居高临下的俯视道:“有人自找麻烦,本官,也只好成全。”

“徐大人记得,本官这耳听不得佞言,若下次再有人敢在我面前放肆,就不是今日这么简单了。”

佞言,不顺耳的话便就是佞言?这何止狂悖,简直飞扬跋扈。

但,徐崔胤扫视一圈,看着其余大臣对裴元俭噤若寒蝉的模样,只得将所有愤怒压在喉咙。

“谢裴大人赐教。”徐崔胤道。

两名侍者手持长竿羽扇走上御台,孔雀翎掌扇侧作遮护,一抹明黄色的衣角骤然出现。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方才殿中热闹的很啊。”皇帝道。

无人敢应话。些许目光迟疑落在站在最前的裴元俭身上。

“裴爱卿回来了。”皇帝挑眉道,语气温和:“你重伤在身,继续坐着吧,不必站了。”

三言两语间,由疑惑透露出早就知情的熟稔,既表露出对裴元俭的格外看重,又将黑沉的乌云拨开,却是更不见光的暗。

“谢陛下赐座。”裴元俭道,撩起衣袍坐下。

站在大臣中的两个人对视一眼,看来,在他们来之前,陛下已和裴元俭谈过。

心下登时咯噔一声。

“诸位爱卿想必心中都有同一个疑惑,朕,为何要在此时召见?”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垂目问道。

“诸位爱卿之中,有人欺瞒朝廷,伪造账簿,借官职之便谋售私盐,压榨盐农为私奴。违逆朝廷律法,罪犯欺君。”

“罪犯欺君啊。”皇帝再次道。

皇帝冷冷笑着,不怒自威。

“陛下息怒。”

朝堂之中顿时跪倒一大片。

“裴卿。”

裴元俭站出来,“陛下,臣要参当朝中书令郭中槐,计相萧长善,盐运使郭章,盐铁司副使杨毂,御史寇之丞,前户部知事武华英,前户部典薄郑从贲,前漕运押司付坤等人沆瀣一气,视百姓为刍狗,弃法度为无物,为一己私欲,中饱私囊,欺君罔上。人证物证俱在,请陛下依律惩处。”

薛殷领着一众人并抬着木箱跟在太监身后进殿,还未放下,便有人站出来问道。

“裴大人莫不是在开玩笑,若下官没记错的话,裴大人要状告的这些人中,有人已经身死,难不成还要把他们死而复生认罪不成?”

裴元俭道:“死了就挖出来鞭尸,犯北朝律法者,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皆要依律处置。”

他微微侧眸,露出残忍而冷漠的嗜血笑意:“不论死活。”

“裴大人又怎么证明,这些证据是真的,而不是凭空伪造。”郭中槐冷笑着道。

“也对。”裴元俭竟然点了头,朝臣不由瞥去诧异一眼。

裴元俭掀眼看向郭中槐:“自古贪赃拿脏,才算铁板钉钉,证据确凿。”

“但郭大人也知道,本官身受重伤,实在没有心神去剥丝抽茧,恰好,有个人让本官恍然大悟。”

“所以,在郭大人入宫的前一刻,本官命人将你的府邸烧了。”

“你竟敢火烧我的府邸?”郭中槐怒不可遏,眼神凶戾的恨不得将他杀死。若不是顾忌着身在朝堂,恐怕已控制不住。

裴元俭啧了一声:“难道郭大人不该问我烧出了什么?”

郭中槐目光骤然凝起冰冷,淬毒的一双眼盯着裴元俭。转而冷声道:“陛下,裴正使如此恣意妄为,私自烧毁当朝正二品官员私邸,敢问可是陛下授意?”

“若非如此,请陛下责贬裴正使,以正朝纲。”

隐隐胁迫。

“臣请陛下诛奸臣,肃朝纲。”小半数大臣撩袍跪下,肃穆直谏。

“诸位爱卿这是唱的哪一出?”皇帝走到台前,腮颊扯动:“难不成是要清君侧吗?”

“陛下。”郭中槐刚要出口,就对上皇帝没有一点温度的凌厉眼神。

“只有昏君,才会有奸臣当道。”

“没有昏君,何来祸乱朝政的奸臣?”

“诸位爱卿,不是在要胁朕处置裴卿,而是在暗指,朕,乃是眼花耳聋、头脑昏聩的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