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心机权臣盯上后(重生)/雁回春(153)

作者: 经赴 阅读记录

这样的罪责,她曹家一门也担不起。

贞淑仪掐着掌心,逼迫自己出声谢恩:“谢宁妃娘娘抬举,嫔妾便却之不恭了。”

宁妃便让人呈上笔墨纸砚,让各宫妃嫔记下自己所用花的名称交给贞淑仪。

宫女将姜回和绥喜领到一处宫殿外停下,等要出声询问时,宫女却朝着一处匆匆离开,眨眼消失不见。

“这……”绥喜回头看向自家公主。

绥喜收回追出的脚退到姜回身后。

姜回抬头看着眼前宫殿。

这里并不偏僻,离御花园距离很近,若是从御书房过来,连半盏茶的功夫都不到,位置称得上得天独厚。

若是暗地里算计,太过明目张胆也容易被人发现阻止。

除非,这里面有这座宫殿主人的手笔。

“你们是何人?竟敢擅闯承乾宫,打断宫中祀礼,该当何罪!”

还来不及反应,宫门被猛地从里推开,一个阴沉着脸的老嬷嬷疾言厉色的叫嚷道。

厉声斥问惊动宫中禁军,瞬间尖刀朝里,将姜回和绥喜团团围住。

原来如此。

姜回垂眸,掩饰住眼中森寒的冷意。

老嬷嬷轻蔑道:“将她们压入殿内,请宁妃娘娘处置。”

禁卫听令,就要上前反锁住姜回的手臂将她带到殿中,刚伸出手,就被她身后的丫鬟狠狠拍了回去。

“就凭你的狗爪子,也配碰。”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禁卫一脚踹飞了出去,“竟敢反抗,你是不想活了吗?”

姜回眸光微变,身上的气势一下子变了,她漆黑的眼看向那个动手的侍卫,眼眸分明是平静的,却让人感觉到蕴藏其中蛰伏着的疯狂,仿佛稍有不慎,就会一无所知的死亡。

惊蛰过后残留的寒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倾巢而出,眼前巍峨宫殿矗立俯瞰。

“处置?本宫是先帝的嫡公主,当今陛下的亲妹,谁敢私自处置?”

姜回笑了,她极少笑,因而这么笑也显得怪异而僵硬,仿佛鬼画皮般扯开阴冷的弧度。

让人胆寒,让人惧怕,又让人深深颤栗,那美丽而动人的瞳孔中,几近看死人的冷漠。

“你,竟敢对本宫的婢女动手,真的是,好得很啊。”

她轻轻拍了拍掌,尖锐带刺的阳光扎在身上,禁卫听着她这轻柔曼妙的声音,竟然克制不住的发抖,想要求饶。

可他仍勉强撑住了,“臣不知长公主身份,”

“你是想说不知者不罪,还是在暗暗告诉本宫即便本宫身为长公主,也不能恃身份而轻法度,以小变大,肆意重罚禁卫!”

“免得有损皇室声名,也会令天下臣民寒心。”

姜回:“是这样吗?”

“下官不敢。”

“不敢么。”姜回站在他面前,看着他挺直的背脊,缓缓抽出了他腰间佩刀。

银光照出她冷漠的一双眼,下一刻,寒刀出鞘,利落的刺穿他的胸膛,露出粘稠的血液,然后被血肉翻涌的拔出。

她一字一顿的在他耳边道:“可惜,天下人的毁与谤,又徒奈我何?”

姜回扔了刀,走过去将绥喜扶起来,眼神询问,绥喜捂住心口,唇色泛白,却是道:“奴婢没事。”

姜回眸色暗了暗,想说什么。

却闻得一阵脚步声,来人还不少。

当先的那名女子看到一地血迹,也只是顿了一下,她身后那些人倒是露出惧怕,惊慌失措的喊叫。

姜回有种直觉,这个女子,想必就是裴元俭口中那个不简单的“宁妃。”

宁妃听着后面的动静,开口让人抬走处理,这才看向姜回。

两人隔着一段距离相对而立,却谁也不曾先开口说话。

周遭空气凝结,一致低垂着头,均噤若寒蝉。

那些妃嫔没看到姜回出刀伤人,只是仍畏惧于方才宁妃不见血的手段,宫中禁卫则是感到震惊。

一个女子竟如修罗般拔刀伤人,眼都不眨。

又想到她被驱逐出京,想来定有原由,如此看来,此女果真妖异!

宁妃倏尔笑了,连忙上前欲执起姜回的手:“长公主将才回京,不知规矩失了妥当想必是无心之举,日后好生规劝也就是了,怎么好就在这动起武来了?”

“是哪个奴才敢动长公主不敬,本宫不说,便不主动请罚了么?”

“奴才有罪,奴才有罪。”方才斥骂的老嬷嬷全然没了方才蔑视的威风,慌忙跪下直接用巴掌在脸上抽去,瞬间红肿一片。

姜回退后一步,避开她的手,只似笑非笑的盯着她。

宁妃脸上的笑意淡了,转过身道:“长公主饶了你,本宫也不能饶你,想来是往日本宫太过宽纵,才养了你们这些个刁奴。”

“本宫也不问你在哪里供职,自去尚方司领罚吧。”

“谢娘娘开恩。”老嬷嬷道。

姜回纤长浓密的眼睫微垂,眼眸深暗,如同一片化不开的墨色。

眼下,无论是否是她毁坏剪穗礼都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剪穗礼已然中断,而她在众目睽睽之下伤了侍卫。

第一天回宫就见了血腥,可想而知之后镈天盖地的流言,若说皇帝本还有两分情谊,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而宁妃却挑不出一丝错处,非但全皇帝兄妹之情对她处处维护,处理犯错的嬷嬷也凌厉果决,轻飘飘几句话就将此事化小,小事化无。

这个下马威,可谓心机深沉,不沾手就能将她死死按下,再无出头之日。

看来,方才那个踢伤绥喜的侍卫也是故意安排。

真是好心计,好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