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女配不干了[快穿](203)
财不外露的道徐秀兰当然懂,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我知道,咱院里天天有人问我摆摊赚了多少钱我也都没告诉他们。”防人之心不可无,闷头赚大钱的道徐秀兰都知道。
钱到位,买车的事很顺利就谈好了,另外三人也接受了魏成林的提议,三人各自出了一部分钱,凑在一起买下了一辆二手货车,其中赵建伟出资最多,魏成林就先认命他为运输小队副队长,以后主要负责带人跑省内小单。
货车买回来后,魏成林在家里待了几天,找司机办牌照办许可证,一大堆事忙完,他又要走了。
当天晚上姜甜又被折腾到很晚才睡下,第二天早晨她睡得正香时,魏成林把她抱起来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才走,她睡得迷迷糊糊的也没听清。
等她彻底清醒起来才从婆婆徐秀兰嘴里听到她说魏成林这次接了个长途单,这一走要大半个月才能回来。
姜甜努力压着嘴角弧度,生怕被婆婆看出来了。
徐秀兰见她低着头不说话还以为她不舍得魏成林离开,又安慰了她几句,小两口才结婚没多久,就留儿媳一人在家独守空房,她也埋怨儿子,但没办法,都是为了赚钱。
许是觉得自家亏欠了姜甜,徐秀兰后面几天对她更好了,任由她每天睡懒觉,不做饭也不做家务她一次也没说过她,还给她拿钱花,哄着她开心。
弄的姜甜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找了个借口说要回娘家住两天。
“去吧去吧,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你想住几天都行。”徐秀兰不像有的婆婆,儿媳一回娘家就竖眉瞪眼的,她很支持姜甜多跟娘家走动。
回到娘家,姜妈一听她回来的由,点着她额头说,“你啊,真是掉进福窝里了。”
嫁个男人给挣钱花,婆婆还给钱花,真应了她的名字,甜甜甜甜,一生都甜甜蜜蜜幸福的紧。
姜甜抱着她妈的胳膊撒娇,“那还不是妈您眼光好,特意给我挑了个好人家我才能真享福啊。”
姜大嫂在一旁听了立马咳咳两声,姜甜也很上道,过去就搂着嫂子晃了晃,“当然啦,还有疼我爱我的好嫂子,我可没忘了你,特意给你做了身新衣服,快来试试好不好看。”
“真的啊,甜甜真贴心,结婚了也想着我,”姜大嫂先客气两句,然后就拿着新衣服回房间试穿去了。
姜甜给她做的也是一件旗袍,浅蓝格子的料子,做的宽松版型,姜大嫂皮肤也白,穿上旗袍也很好看。
她爱的不行,回头就喊姜大哥赶紧去拿钱买菜,她今晚要给小姑子做一桌大餐好好谢谢她。
“甜甜你这手艺真好,都能开店了。”
姜大嫂无意中的一句话正中姜甜的心事,不过她想开旗袍店没那么容易,她还得慢慢来。
现在姜妈的腌菜铺子也开起来了,姜大哥按照姜甜教的那样,先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卖了两天,给自家打打名气,起初看的人多都没有人买,但免费尝过后喜欢这个味的人还挺多的。
腌菜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吃,大部分妇女也都会做,但有的人做的好吃有的不好吃,做的不好吃的人觉得自己又搭功夫又浪费钱还不如买算了,这东西又不贵,买一点也费不了几个钱。
大家都抱着这样的想法,你三毛我五毛的买了一些回家尝尝,然后慢慢就成了姜记腌菜的回头客。
一开始姜家开腌菜铺子的事传到周围邻居那里还闹了笑话,大家都觉得没人会买,谁有钱不买肉去买咸菜吃啊,结果等姜妈把铺子真开起来后,邻居们反而成了第一波忠实顾客。
姜妈腌菜的手艺周围谁不知道,她卖的价格也公道,买的比自己做还划算还好吃,一对比大家自然都来买了。
别小看这些蝇头小利,姜记腌菜铺子刚开不到一个星期,姜妈每天守着店都能净赚三四十块钱,这还不算姜大哥走街串巷卖的钱。
晚上一家人一算账,这才开业一周左右,就赚了姜爸几个月的工资了,姜妈当即就同意他去办离职手续,准备让姜爸也跟姜大哥一样换个地方走街串巷去卖腌菜。
姜大嫂菜站的摊子也没丢,姜大哥早上起来先去菜站帮媳妇看摊子,晚上再去帮着收摊,其他时间就骑着自行车到处去卖腌菜。
这样累是累了点,但生活有奔头啊,一家人力往一处使,指定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姜家的腌菜铺子步入正轨,生意越来越好,徐秀兰摆摊也越来越熟练,每天带出去的食材全都都能卖完。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使徐秀兰从不在外面说自己赚了多少钱,但邻居们多多少少也能猜出来她肯定没少赚。
这其中李婆子最为眼红,昨个她儿媳妇月底发工资,比上个月少了二三十块,一家八口人快连菜都吃不起了。
李婆子一早就打上了徐秀兰的主意,但早几天两家闹得有点不愉快,现在李婆子去魏家看电视徐秀兰都不待见她,她一来她就说要睡了,啪把电视关了。
搞得李婆子想跟人套近乎缓和缓和关系都一直没找到机会。
这天徐秀兰上回订的煤球用完了,又找人拉了五百个回来,魏成林不在家,徐秀兰自己撸起袖子准备跟送煤工人一起把煤球搬进厨房。
隔壁李婆子终于找到机会,抓起门边的围墙系上,满脸热情的冲出来要给她帮忙。
都说无事献殷勤,徐秀兰不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直接就拒绝了。
李婆子厚着脸皮道:“嗐,秀兰你这话说的,咱们都是一个院里的邻居,我帮你搬点煤球算啥大事,来来,我给你搭把手,很快就能搬完了,这也不能耽误你做生意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