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女配不干了[快穿](211)
闲聊几句后,姜甜又说起了正事,问姜妈和大嫂知不知道这附近有哪几家要卖房子。
“你问这个干什么,成林家那房子住着不是挺宽敞的,怎么突然想搬走?”
姜妈疑惑,当初结婚前她可去魏家看过,魏成林家的房子虽说不是独门独院,但那大三间房子看着就敞亮,女儿刚嫁过去还没生孩子,应该不会住不开啊。
姜甜就把他们跟隔壁李家闹矛盾的事说了,魏成林在一旁有些歉疚的补充了一句,“妈,对不起,是我不在家没照顾好甜甜。”
“这怎么能怨你,是那一家太不要脸了!”姜妈听完姜甜说的话气得不行,火气蹭蹭往上冒,“什么狗屁死老太婆,下回我非得去骂她一顿不可。”
“妈你别气,昨天我们就给自己出气了,没让他们好过。”姜甜就知道会这样,得亏她爸和她哥不在。
姜妈脸色依旧不太好看,仔细想想就说,“你们搬过来也好,不然以后成林不在家,谁知道他们还会不会闹什么幺蛾子,你们搬过来,我跟你爸还能看着点,这附近邻里都不错,绝对没人敢欺到咱家头上。”
说罢她就开始在脑子里盘算有哪几家要搬走卖房子的。
说起来隔壁就有一家,但隔壁的房子太破,已经不能住人了,买下来还得大修,可魏成林还有工作,不能在家待太久,有那样的邻居还是尽早搬出来最好。
姜妈凭着记忆给她说了几家,趁着离中午吃饭还有一段时间,姜甜准备跟魏成林先去看看。
“你们去吧,要是看中哪家了,等你爸回来,我跟他一起去帮你们谈价格。”姜妈刚嘱咐了一句,恰好店里又来了一批客人,她只得先去招待客人。
姜甜拉着魏成林一起进了后面的家属院巷子,她在这附近住了十多年,从小在这长大,对这边很熟悉,这不刚走进来没多远就碰到了熟人。
婶子看到姜甜很热情,给她抓了一把自家院里结的红李子又笑着问他们来找谁的。
“我们不找人,”姜甜先跟婶子道了谢,随后才说,“我们打算在这边买房子,婶子你知道这附近有谁家要卖房子吗?”
多问一个人总没错,姜甜没想到这个婶子还真知道,要不是自家小孙女缠人,她还想给他们带路呢。
“你们就顺着这条巷子往里走,走到尽头往左拐,最里面那家,姓陈的,甜甜你还记得吗,陈婆婆年轻时还在小学教过书呢,她家大儿子在外地当兵,二女儿嫁出去也在咱们省城买房了,现在她大儿子准备把他们老夫妻俩接到外地享福,听说是打算把房子卖了,你们去问问吧。”
姜甜对她说的陈婆婆还真有印象,记忆里她上一年级还是二年级时这位陈婆婆就当过她的老师,陈家的房子她也有印象,在这片算挺大的,还是独门独院。
她当即又跟婶子道谢,带着魏成林往陈家走去。
路上姜甜看着这周围的建筑,偶尔想起小时候的在这里发生的趣事就讲给魏成林听,她小时候在这片可受欢迎了,好多小孩都爱带她玩。
魏成林从她的描述里都能想象出来一个缩小版的姜甜,四五岁的样子,穿着一身小碎花裙,扎着两个小辫子,白白嫩嫩,一说话就笑,简直人见人爱。
他一时想的心情激动,侧头看向姜甜,很想跟她说想要一个跟她一样漂亮可爱的女儿。
姜甜这时指着陈家院子说,“到了,我记得陈老师家就在这。”
看到那冒出墙头的一大片粉色月季花,姜甜就知道自己没找错,她记得陈老师很爱种花,以前她还和小伙伴跑来这里偷偷摘花往自己头上插。
魏成林被她拉着一起过去敲门,只好先按捺下了心思。
他们等了一会儿屋里的人才出来,只有陈老师的老伴在家,老爷子看起来还挺严肃,两人说明来意后礼貌的等他答复,眼睛也没往院里瞧。
结果陈老爷子却说,“我们家房子不卖,之前说的是租,你们打听错了。”
姜甜一听忍不住有些失落,但人家只租不卖他们也没办法,只好道别,“抱歉打扰了,陈爷爷麻烦您等陈老师回来替我问声好,我们就先走了。”
陈老爷子这才仔细打量她一眼,认了出来,“你是前头姜家的小闺女?”
“是。”姜甜在外一向乖巧,陈老爷子貌似对她印象不错,面容柔和了些,冲她点了点头,说会告诉她的。
两人离开后,又按照姜妈说的那几户人家一一看过去,但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这其实也正常,这边本就是以前的老住宅区,房子都是几十年的老房子了,大部分买下来后都得修整后才能住人。
另外还有两户人家,也不知是不是看见了姜甜脖子上戴的金项链,刚说完来意就狮子大张口,气得她连房子都没看就走了。
俩人跑了一个多小时,一处满意的都没看到,回姜家路上,魏成林就安慰她,“不行我们就换一处地方,我听人说城东那边有新开发的小区房子在售卖,是楼房,冬天还有暖气,明天去那边再看看。”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住楼房,不喜欢以前这种老院子,姜甜跟别人相反,她就喜欢带大院子的房子,院子里可以种花种果树,比住楼房舒服多了。
她觉得那种好多层的楼房就像是一个个叠起来的小盒子,把人都塞在里面,楼上还有人踩在她头上,想想就不舒服。
不过新开发的楼房设施确实比这种老房子要好得多,所以姜甜也没反对。
魏成林还提议,“你要是喜欢院子,咱们可以买一楼,照样可以种花种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