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文女配不干了[快穿](219)

作者: 桃子味的棉花糖 阅读记录

起初刚换新地方,路人看到这里有家新开的店顶多瞄两眼,没人带头大家都只是观望,没一个人过来买。

姜甜告诉徐秀兰不要急,现在没人来她们可以先不紧不慢的多备些食材出来,等煎荷包蛋和炸肉片的香味一传出来,路人闻到味道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

走这条路的大部分人都是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早起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总有些来不及吃早饭的。

今年刚读一年级的小胖小朋友就是个赖床小能手,早上他妈催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快迟到了才领着他出家门,自然来不及吃早饭,小胖妈给儿子装进袋子里提着,准备让他进学校再吃。

但小胖路过徐记卷饼店时,闻着里面飘出来的香味,肚子饿的咕咕直叫,他吸着鼻子拉住他妈闹腾起来,“妈,妈好香啊,我想吃这个!”

“吃啥吃,你上学都快迟到了赶紧走!”小胖妈妈扯着儿子的胳膊,“我给你带了煮鸡蛋和你最喜欢吃的鸡蛋糕,快走,你到学校就能吃了。”

“我不!我不,我就要吃这个!”小胖小朋友不肯走,拽着他妈非要进店买卷饼吃。

姜甜站在店门口瞧见了就笑着招呼一声,“姐,咱们店里东西都是一早现备好的料,做的很快的,要给孩子买一个尝尝吗?”

小胖死不肯走,小胖妈妈拿他没办法,只好不情愿的走到店门口问,“你这啥卷饼咋卖的?”

“普通卷饼六毛一个,里头有现炒土豆丝还有凉拌豆芽和黄瓜丝,这里还有好几种小料随便加,加一个荷包蛋是两毛五,两片肉一毛五,看您要加啥?”

开店比摆摊成本多了份房租钱,徐秀兰把卷饼的价钱也略提了一点。

小胖妈妈觉得这卷饼卖的有点贵,但架不住儿子想吃,她道:“给我来个加蛋加肉的卷饼,这些小料你看着给我加吧,不要辣的。”

“好,马上就好。”徐秀兰擦擦手过来给她卷饼,她用的都是现烙的薄饼,所有料都给的满满的,最后卷好的饼快比小胖脸还大。

“哎,你家料给的真多。”小胖妈妈现在觉得这一块钱花的真值,但是这饼也太大了,感觉她都吃不完。

徐秀兰闻言先用油纸把卷饼裹紧,又用刀从中间切开,最后分开装进两个袋里递过去。

小胖拿到卷饼迫不及待就咬了一大口,然后吃的就停不下来了,小胖妈妈见了也跟着咬了一口手里另一半卷饼,随即眼睛一亮,觉得这卷饼味道真不错。

母子俩走后,卷饼铺子渐渐开了张,买的人慢慢就多了起来,其中不少带孩子的要求把卷饼切开分开装。

因为她们家的卷饼分量足,成年男人吃一个就饱了,小朋友没那么大的胃口,半个就撑的不行。

一早上忙碌下来,徐秀兰准备的东西不到九点就卖的差不多了,后面街道上人流量减少,还剩些料,徐秀兰又卷了一个饼拿给姜甜,让她送给楼上的房东婆婆尝尝。

昨天她们过来打扫店面时,房东婆婆不仅借了东西,还特意过来帮忙了,让人家尝尝卷饼也是应该的。

十点多时,徐秀兰又开始备料,准备中午要卖的分量,房东婆婆吃完她们送的卷饼特意下来当面跟徐秀兰夸她做的好吃,还搬了个小马扎过来帮着一起削土豆皮。

由于早上很多人买卷饼时都要求切开,中午姜甜就建议徐秀兰卖两种分量的卷饼,一种小份,饼小一些,分量减半,卖四毛五一个,买两个八毛钱,大的卷饼照样卖六毛一个,其他加肉加蛋价格不变。

徐秀兰觉得可行,因为很多家长买饼都是给孩子吃,原来的卷饼按照孩子的胃口来说确实有点多了。

中午不如早上好卖,但到一点多时准备的东西也差不多都卖完了,这回买小份卷饼的人更多了些,看似赚得钱好像没之前多,实际小卷饼比大卷饼毛利更多,过后一算账,反而赚得更多了。

徐记卷饼铺子开店两天后生意越来越好,姜甜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徐秀兰忙不过来就雇了一个人来帮忙,找的不是别人,正是房东婆婆。

房东婆婆今年六十有二,老太太中年丧夫,一辈子没生孩子,孤家寡人一个,干一天吃一天,听说徐秀兰要雇人她第一个就来了。

老太太身体硬朗,看着都不像六十多岁的人,徐秀兰这里的活不重,一个月给她开三十五块钱,老太太很愿意干。

有房东婆婆在店里帮忙后,姜甜渐渐就不用去了,她给自己找了个裁缝师傅,准备认真学做衣服做旗袍。

这裁缝师傅还是个熟人,正是上回姜甜去定做招牌的那家,师傅人好手艺更好,教徒弟时一点不藏私,姜甜本身就有点基础,学的很快。

现在她每天除了去师傅那学习,就是买布料自己在家练,慢慢的手艺越来越好。

姜甜学成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好看的料子给徐秀兰和姜妈一人做了一件旗袍。

徐秀兰皮肤白,姜甜给她选了块墨绿色带牡丹花纹的绸缎料子,姜妈身形略胖,她给选了块深紫色带暗纹的料子,她给两人做的都是没那么修身的,但衣服做好后,俩人还是不太敢穿。

姜妈和徐秀兰都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实在穿不了旗袍,经过姜甜好一顿撒娇劝说,两人才肯拿着衣服进房间换上。

“这能好看吗,我怎么觉得这么别扭呢。”姜妈率先出来,两只手一会儿拽拽腰身,一会儿摸摸领口,十分不自在的样子。

徐秀兰也换好走了出来,“这,我觉得这衣服我穿着还是不大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