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快穿](170)
生活可以过的更轻松一些。
于是他回家告诉了父母自己的想法,他想去试一试。
父母也很开明,对他说,如果你真心喜欢我们就支持,但不要勉强自己,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把自己累坏了。
接下来。
李凡在体育馆里见到了郭泗,在郭叔的单独指导下。
成绩进步的很快。
只用了一周。
他就从一个从未使用过冰刀的孩子进化成了一个能熟练操作冰刀的运动员。
之后又用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李凡都不知道自己的腿肿过多少次,但他都咬牙坚持了下去。
最后在黄河省省队选拔赛中。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通过了考核,如愿以偿的过上了包吃包住的生活。
可这并没有让他因此满足。
反而更加卖力训练起来,因为他知道了他师傅郭泗脸上那道刀疤的由来,他想位师傅做点什么,想让比赛变得纯洁,想向世界证明Z国不用损招照样能站上最高领奖台。
郭泗很开心。
当晚就请他吃了好多肉,夸他好小子,有志气,师傅没白疼。
之后又过了三个月。
郭泗带李凡参加了他人生第一场比赛,全国冰上项目运动青少年组。
李凡就给他捧回了第一枚奖牌。
是铜的。
师徒俩笑的很开心。
也是那场比赛,让李凡见到了国家队短道速滑总教练刘铭。
刘铭很喜欢他,说如果他现在离开郭泗向自己拜师的话,自己就立马带他进国家队,给他更好的训练,让他能马上去参加国际性的大比赛,还说可以带他去参加奥运会。
李凡想都没想的就拒绝了。
说:他即使要进国家队那也要凭自己实力,才不会卖身求名额呢,走后门是事,他是不做的,更何况是要他离开郭泗师傅。
刘铭佯装发怒,说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所谓,直接甩袖子走了。
郭泗静静站在一旁笑的直不起腰。
事后没多久。
郭泗这名特批教练员就从黄河队离职去了国家队执教。
临行前郭泗单独找他谈了一次话。
说记得你曾经说过,要进国家队绝不走什么后门,要凭自己实力,那自己这次也不会用教练员的身份带他去,希望他可以说到做到,能通过国家队的考核。
说罢还和李凡拉了勾。
接下来。
李凡在训练上可以说比之前更加努力起来,魏青看着都头皮发麻。
别人练一遍,他就练十遍。
别人练十遍,他就练一百遍。
直到把所有动作都吃透吃熟才肯休息。
就这样。
在来年的国家队考核中。
他直接拿下男子1500米个人赛的第一名,高兴的像只海燕,在冰面上来回飞舞。
他做到了。
为此郭泗亲自下厨,给他做了他最喜欢吃的菜,饭桌上甚至还特意邀请了刘铭,让傲娇刘好好看看什么叫做师徒情深,气的刘铭当晚喝了一斤白酒,抱着马桶追忆似水青春。
在国家队里。
李凡还认识了不少朋友,练习短距离的蓝羽晨,跟他练一样练习1500米的何文何武两兄弟,还有队里的老大哥鹏康。
大家志同道合。
都希望比赛能干干净净一些。
在回忆里国家队的时光更长一点。
他在那里训练了足足四年,才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届冬奥委会。
在这一届冬奥委会上。
他凭借着过硬的本事和娴熟的技巧直接斩获了三枚金牌。
事后的发布会上。
他将所有金牌全都挂在郭泗教练的脖子上。
笑着对记者说。
这是他的师傅,是他短道速滑的启蒙老师,自己之所以会这么热爱短道速滑就是因为有师傅的激励。
同时他在师傅的许可下。
把那道疤的故事讲了出来,同时也站起来呼吁奥组委对短道速滑的规则予以重视,不要再放任那些无耻的运动员肆意破坏规则了,希望能还冰面一个纯洁。
他的发言在短速界引起了一场轩辕大波,不少业内名将纷纷支持。
但依旧没能促使奥组委重视。
事后郭泗还想来安慰安慰他。
可他却无比坚强,笑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自己根本没指望一下子就能让奥组委那群人幡然醒悟,他早就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郭泗笑着夸他成熟了。
李凡也笑着说全是师傅教的好。
从那之后。
只要有李凡参加的比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
他都能问鼎巅峰。
每次的获奖感言也都是当初他在冬奥委会说的那些。
久而久之。
在他的带动下,不光只是短速运动员加入其中,后面更是发展到了各类冰上项目的人也逐渐加入进来了。
大家都向组委会和国际体育局发出自己的呼吁……
还冰面一个纯洁。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李凡发出第一声口号的十年后,夏季奥运会的那些项目也都加入到了其中。
这次的口号更简单——还比赛一个纯洁。
更高更快更强才是大家需要追寻的。
对那些持证嗑药,犯规作弊。
请奥组委,国际体育局履行自己职能,严格处罚。
舆论发酵,事件升级。
最终在李凡三十一岁的时候。
奥组委和国际体育局在他们的官方网站反省了自己过去的错误,并且做了最新声明,愿意成立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他们的行为予以监督,真正做到还比赛一个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