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被迫秀恩爱[快穿](433)+番外
“商业新政刚刚推行不久,还未见到成效,陛下又想开海路,恐怕不易。”卫崇道。陛下如果要一力推行,他得想想怎么替对方扫除障碍。
秦疏恍然大悟,他还真是灯下黑。这可是农业被视为国之根本的古代,大力发展商业很有可能会危及统治,便是如今朝堂上反对商业新政的声音也一直存在,想要给国库创收,还真没他想得那么简单。
秦疏转换思路,很快又想出几条对策:“我在《异闻志》中看到,海外某些作物十分丰产,我朝海军一直不得重视,正可以趁此机会将之派出去。届时户部牵头,兵部出人,不仅能护送商船,还能扬我国威,搜罗四方良种,一举多得。”
卫崇提出疑问:“陛下既然想要推行海贸,没船是不行的,北方的船厂建的多是画舫,桅船这一类,只能在近海或内河航行,并没有督造海船的船厂,若是从南方船厂购买,又是一笔不菲的花销,陛下想要组建远洋船队恐怕不容易。”
秦疏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这还不简单?咱们没钱,那些大商行可是有钱得很。”
卫崇皱了皱眉:“陛下,商人重利,陛下想用什么法子让他们把钱掏出来?”
秦疏的思路很简单,“商人重利,那便给他个胡萝卜钓着。哪家若能出资建码头,认捐商船,便可以许他们一些特权,比如在一定期限内减免税收,国子监的入学名额,码头附近土地的优先经营权。能力出众的还可以封他个一官半职,让他们光宗耀祖,改换门楣。如此诱惑,想必总会有人心动。”
卫崇微微点头,确实如此。只要海贸顺利,撒出去的银钱三五年便能回本。
卫崇看着墙上的舆图:“为什么选沂川,漠沱更合适吧?”
秦疏嘿嘿一笑:“要是建在漠沱,沂川王有样学样,朝廷岂不是亏了?”
削藩。
这个词瞬间冲入卫崇脑海。他看着眼前的年轻帝王,仿佛第一次认识他一般。
想明白其中的好处,卫崇对他喜爱中又多了敬佩:“陛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秦疏挑眉,“捎带脚的事儿。”
卫崇拱手:“陛下深谋远虑,微臣佩服。”
秦疏一脸忸怩,作羞涩状:“就刚刚想到的,多安排一些事情,他们也不会有空闲盯着我们不放了。”
卫崇有些好笑,伸手捏捏他的脸颊,“陛下聪慧。”
秦疏将脑袋往他肩上一磕,叹息一声。
卫崇不知道他又要搞什么幺蛾子,然后就听秦疏道:“我这么聪明,不还是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卫崇:“……”差不多行了啊。
第201章 偏执厂督的傀儡皇帝老攻16
年终岁尾, 各部要为封印做准备,还要提前部署下一年的计划。哪怕手底下有一票能干的臣子,秦疏依然不得闲。
这日小朝会, 秦疏提议:“朕欲在沂川郡建立码头,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建立码头,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只是如今国库空虚, 想要兴建码头殊是不易。
李继忠身为户部尚书,是有名的铁公鸡,眼见着到了岁末国库刚充盈一些, 陛下又出了个烧钱的主意,当即拱手道:“陛下,此乃利国利民之策。沂川郡地位置优越, 若建码头, 必能促进商贸往来,增加税收。只是工程浩大, 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皆非小数, 还需从长计议。”
秦疏微微点头:“李爱卿所言在。那依你之见,当如何筹备此事?”
李继忠一噎, 难道我的潜台词不够清楚吗?
见陛下还等着他回话,他只能硬着头皮奏对:“陛下,臣以为可先派遣官员前往沂川郡实地勘察, 了解地形、港口条件等情况,制定详细的规划后,再行商议不迟。”如此可以拖个一年半载,至于以后如何,到时候再说。
秦疏知道他是个铁公鸡, 看向梁远:“梁相觉得呢?”
梁远沉思片刻,“臣以为,兴建码头于国于民确为好事。沂川码头若能建成,不仅能加强与望郡、夙燕郡、广和郡的联系,亦可削弱沂川王的势力。不过,正如李尚书所言,当下国库空虚,行事需谨慎。可先派官员勘察,同时拟定筹钱之策,或可从富商处募集资金,或加征商户税款,待资金筹备妥当,再行开工。”
秦疏挑眉,丞相的见地果然不一般,竟和他想到一处去了,难怪先皇叔父那般情况,江山也没出什么乱子。
“爱卿所言有,此时正是赏梅的好时节,这样,户部给富商广发请帖,择日在京郊梅园赏梅,商议筹款兴建码头之事,顺便看看哪些人愿意捐赠海船。”
李继忠听得嘴角直抽抽,他是不愿掏国库的钱,陛下够狠的,不只不想出建码头的钱,连海船也想要现成的。
不过,只要不用户部往外掏钱,怎么着都行。不就是和那些利益熏心、满身铜臭的商人打交道吗?没问题!
李继忠垂首应了。
“好,码头最晚明年三月动工,对于那些为国为民的商户,可以减免赋税,推荐入学,便是给个一官半职也使得,”秦疏目光掠过张度和周信,见两人接收到信号,继续道,“具体事宜你们几个商量好了拟个折子呈上来,裴爱卿这边还要关注一下水军,来日海上行船,总不能辛辛苦苦,最后便宜了海匪。”
裴雄:“微臣领命。”
秦疏目光扫过众臣:“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张度从怀中取出一封折子:“陛下,这是礼部与观星司共同草拟的年号,还请陛下过目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