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Omega对主角Alpha没兴趣(16)

作者: 林熙照 阅读记录

“他愿不愿意,又有什么关系?”裴清羽轻笑一声,咽下一口酒。

第十六章手下败将

校内初选后,江欲燃四人又组队打了选拔赛,最后终于拿到了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赛的名额。校内赛里,沈子诚、顾宁和卢铁都被淘汰了,这让江欲燃的心里愉悦不少——至少不用再看到这几个讨厌的人了。

第一轮全国赛是笔试环节,江欲燃的队伍轻松晋级,A中剩下的两支队伍遭遇淘汰。

全国赛的第二轮是英语辩论赛。全国的30支参赛队伍两两一组开展辩论赛。但辩论赛不是以小组为单位胜出的,而是根据综合考虑辩论的胜负,以及各自的表现分别评分,选出每场辩论赛中评分前四的人进行下一轮全国赛。

下周辩论赛就要开始了,四人小队相约在学校附近的咖啡馆见面讨论。

托福教室离得不远,江欲燃和洛望川下了课结伴到了咖啡馆等周齐光和李扬。

“望川,我来啦!”

李扬推门而入,看到江欲燃面前开着的计算机瞪大了眼睛:“江欲燃,你这计算机怎么有点眼熟……”

校内选拔赛和国家赛的第一轮都是笔试或者是简单的面试,四个人不需要见面就可以在微信里说清楚安排,这次第一次聊合作李扬就看到江欲燃在摆弄洛望川的计算机,震惊程度可想而知。

“我借他的。”洛望川说。

“哎?你不是最讨厌借……”

“来了就准备讨论吧。”

“哦~”李扬意味深长地拉长了调子,被洛望川横了一眼,乖乖闭了嘴。

不一会儿周齐光也来了,他意味深长地打量了几眼江欲燃的笔记本计算机,推推眼镜,欲言又止,终究岔开话题:

“辩论赛的主题是应该推行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我们的辩题是应该推行素质教育。我们确定一下辩论位置吧……”

---

一周后,市政府的小礼堂内。

全国赛的队伍来自各地,大多数辩论赛是在网上进行的。唯独江欲燃这支队伍碰到了同市的另一支队伍——B中代表队,因此主办方特地为两支队伍开辟了线下辩论场地。

A中和B中是全省数一数二的学校,又是这次比赛省内硕果仅存的两支队伍,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围观。因此,小礼堂内早已有了不少观众,准备看这场精彩对决。

辩论赛的两队选手在礼堂两侧依次落坐,李扬负责一辩立论,周齐光和洛望川负责二三辩自由辩论,江欲燃是四辩结论。

两方的立论分别围绕应试教育的培养公平、素质教育的培养全面展开。对方一辩的发挥很一般,甚至结结巴巴的,李扬这边轻松拿捏。

很快到了攻辩环节,对方二辩是个衣着朴素的女生,和她周围三个衣着光鲜的队友比起来可以说是丑小鸭一样。可她站起来那一刻,气场十足,开口问周齐光:“你们立论时说素质教育的公平性可以靠量化标准弥补,所以支持素质教育。但是如果将素质教育的内容,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加速应试化,而不是现在这样的边缘化,岂不是更加公平而且兼有了全面发展?”

问题一出,观众席传来小小的惊呼,这个问题确实足够犀利。

周齐光不甘示弱,反驳的时候指出现在的教育师资因各省市、各学校有所差异,如果音乐美术体育这种科目加速应试化,偏远地区的学子将更无法获得高分,教育的不公平会进一步显现。

对方二辩听到周齐光的反驳,一副“你果然会这么回答”的表情,在时间结束前,跟了提问:“看来对方辩友已经承认,我国的素质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公,现阶段国内推行素质教育会加剧教育不公就是显而易见的了,谢谢您方对我的支持。”

观众席早已因为这段精彩的反驳发出阵阵喝彩。

周齐光这才发现自己落入了圈套,脸色一变。众人欢呼中,他推了推眼镜,看了一眼对面的二辩女生,只见她也在看着自己,眉目间顾盼神飞。

周齐光这边败了阵,洛望川和对面互相攻辩时格外小心。可是对面三辩的水平明显不如对面二辩了,问的问题很常规。洛望川想到周齐光在刚才那一轮吃了亏,趁机找补道:

“对面的二辩和三辩同学似乎喜欢把教育对人的培养看作是一种工具理性的行为,可我觉得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更好的人,而不是被异化的机器。现在社会的矛盾增加,经济发展压力加大,转型期内,更加需要走一条适合人发展的路……因此我觉得素质教育的推行是人发展的未来。”

这一段发言把立意拔高了一层,赢得众人欢呼。

对面的四辩做结论时又提到了当今国内的发展差异,素质教育的不公平性。江欲燃结论时回应道:

“对方辩友一直强调素质教育资源不公,我觉得这只是一部分内容,我们应该说的是素质教育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但对方辩友为了强调自己坚持的不公,刻意忽略了网络和流媒体的应用。随着流媒体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资源已经开始普及。在信息化浪潮席卷下,流媒体占据大部分人的时光的时候,也正是一个素质教育普及的契机。不光是同学们的业余时间,还有社会公众的闲暇时间。打开手机各种信息很轻易地占据了我们的视线,人类要用高刺激的快餐文化占据时间,还是用喜闻乐见的素质教育知识占据时间,取决于自己,也取决于对信息化趋势的使用。我承认,现在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地区性差异极大的社会,但看不到信息化的未来,也就是失去了将信息差拉平的契机,这是一种战术上的勤奋,却是战略上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