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200)+番外
倒也不觉得有多么不划算了......
大堂里吃得热火朝天,楼上的包厢自然也是如此。
沈记的包厢供不应求,早就是京里好吃客颇为愤慨的一大问题。但一栋楼也就这么高,两层已经是极限,三层便要去江南最富庶的地方才能找到。
故而包厢的数目也就咬死了这么多,能订到一间,几乎已经能证明是一个在京城很有能耐的人。
很有能耐的楼满凤,如此这般向自家娘亲卖乖。魏桃听得好笑,一个白眼轻飘飘甩给他,并不接话,只往窗边一坐。
说来也叫人不可思议,这还是她第一次来沈记的包厢吃饭。
和沈荔相识算是很早了,魏桃想。那时候赵琴叫人给她送了几盒子点心,仿佛是月饼,很快,又听说凤儿胡闹,随手给出去几千两银子。
后来,又上门提亲、两人合作,及笄宴、口脂坊,以及她兄长递来的消息,说是沈荔在南边也帮了凤儿不少忙......
魏桃轻轻一笑。若说她想不想聘沈荔做儿媳,自然是想,想得不能再想。这样一个人选,能耐、大方、张弛有度、知进退,做人做事,真诚又洒脱。
最要紧的是......
“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魏桃慢慢说,“你也好,沈掌柜也好,越走越高。娘却走不动,只能在这里看着你们。”
楼满凤没察觉她刚才走神,笑嘻嘻的,正想打趣两句,忽然窗外一阵喧哗。他目光一落了下去,就再难收回来。
十二月,京城便已经开始飘起了小雪。
沈记的腊八粥也摆得越来越早,几乎跟腊八没了关系,一下雪就开始铺摊子。
魏桃站在他身旁,顺着往下看,便看见门口施粥的棚子。沈荔站在棚边,半边白雪细细,落在她绣着芙蕖的天蓝斗篷上。
魏桃默然片刻。
虽然魏桃一直以为沈荔是她儿媳的最佳人选,但私下接触这许多次,不自觉将她看做自己本来就有的小辈去疼爱,早已不拘泥那点嫁娶姻缘。
可看儿子这样情态,说不难受也是假的。
“......那时沈掌柜也说过,世上女子万千,如她这样的恐怕也不少。”魏桃勉力安慰,“又或者,还有更适合你的,也未可知啊。”
楼满凤手指紧攥着窗棂,声音却轻,像是怕惊扰这一场雪:“可是......”
“我总觉得,不会再有比她更好的人了。”
第91章 腊八粥
母子俩正说着话, 隔壁的窗户也被推开。
沈记二楼包厢有一条露在外头的走廊连接,虽说互相并不紧贴,但既然都开了窗, 便也能彼此瞧见。
“这不是北安侯夫人?”赵琴惊诧,“还有世子,原来是一道来吃饭的?”
魏桃也露出笑容:“赵夫人是一个人来的?”
“我自然也是带着自家小辈。”
魏桃眨眨眼。
高鉴明与魏桃一对神仙眷侣,家中早年夭折一个儿子, 便没有再生养。
莫不是亲戚家的......
紧接着,便见一张霞姿月韵、流风回雪的面容。
乔裴英英玉立, 站在赵琴身边。
他微微欠身,问好道:“北安侯夫人、世子。”
魏桃也冲他点头:“倒不知乔相在此。”
原来是他陪着赵琴来的。所谓一日师终身父,看来乔相与高尚书府,关系确实亲近。
“能遇上也是缘分,倒不如我们合坐在一处?”魏桃笑道,“这样, 也可多吃几道菜了。”
赵琴也朗笑起来:“好哇!先说好, 我是要喝酒的。”
“自然, 来沈记却不喝沈记酒, 岂不白来?”
两人原本就相识,赵琴知道沈记更早,还没少送些沈记的点心果子去北安侯府。
于是两边坐进同一间包厢后,也很有话可说,不至于相对无言。
“尚书大人倒是没见着一起来?”魏桃问。
“他忙着呢, 一份折子能看三天。”赵琴答, “侯爷也不在?”
“大冬天的, 去京郊跑马了。”魏桃笑,“他呀, 坐不住的。”
说着说着,便不免聊起了沈荔的事。
“沈掌柜之能,我平生罕见。”魏桃笑道,“她也不过十来岁的年纪,竟然白手博下这样的家业,心性也是一等一的。”
赵琴便说起那日请她上门的事:“......棋下得可好呢!有章法,又有胆气,不是一般人。”
她喝一口乔裴倒的茶,又道:“后来我们一同听琴,她也讲得出许多来,对音律不是没有研究的。以往总说她乡野出身,我看,在琴棋书画上,恐怕也不逊咱们这些闺秀啊。”
魏桃嗔她:“谁是闺秀?”
“我是呀。”赵琴挺胸抬头,很是自信,“谁也不能说我不是。”
魏桃笑倒一阵,抚着胸口道:“好,好,你是。不过说实在的,琴棋书画对她,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算不得必要。”
吃着菜,赵琴忽然放低了声音:“之前求娶的事,便当没发生过了?”
魏桃一顿,点头:“沈掌柜没那个打算,我还能强娶人家不成?”
“其实沈掌柜年纪已经很合适,她姐姐我记得是定了亲了?”
“定了。”魏桃对这样的消息是了如指掌的,“梅州诸家。”
提起这人,她神色一动,赵琴便问:“怎么了?”
魏桃左右一看,见乔裴、楼满凤二人自觉地没朝这边坐,便将声音放得更轻:“说是诸家也有人牵连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