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208)+番外
今天原本是个如常的日子,沈记忙得不可开交,却也十分热闹。周安早已习惯了,每天一大早起来洗漱,立刻便是热腾腾管饱的饭食,三下五除二吃完,自己和周全便看着日子分到不同的店里去。
有时他留在沈记,有时要去更远些的凌云阁。
若是要出门,便正好赶上两边的街市开张,肉鱼蔬果、家用百货,小摊一个接着一个支了起来。一眨眼就连成一片,将人们的欢声笑语也串在一起,绵延不绝。
这样的景象,在他的家乡,实在是很少见的。
一到店里,时间便流水般快了起来。跑堂的活虽然很磨人,考验的是嘴皮和眼力,但习惯后便也很好上手,并不叫周安觉得难耐。
等关了店,便由芳姨或三娘查账,他们跑堂的先回沈记,等沈掌柜回来开个小会,便能四散回去。
一德最是爱闹的,但精力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会儿就困了,往往刚洗完澡就睁不开眼睛。莲桂倒是很精神,拉着宁宁聊到半夜,才肯睡去。
周安自己睡得浅,即便是对面的厢房,莲桂闹出一星半点动静他也是没法睡着的,往往要等她们都睡了,才能慢慢睡去。
但这样的夜晚,这样一成不变的日子,总让他感到无比安心。
原以为今天也是这样的一天,但没想到临走前,沈掌柜叫住他二人,无意间问起了两人的籍贯。
只是一两句话,但周全周安两兄弟立身不正,心中疑神疑鬼,越想越是紧张。
“你既然已经决定,那就这样做吧。”周全沉默半天,最终还是颔首,“我想,即便沈掌柜不问,周将军日日都来,也是逃不过的。”
周安一顿,点点头:“是啊。”
周钊,自然也是他这样决定的一大因素。这人的大名,在他的家乡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尊大庆战神镇守北境,叫所有北戎异族耳朵里只知大庆有周姓,甚至不知国姓是李。
父亲当年,也做过多番努力,要从中挑拨,叫君臣不安。却没想到大庆君主对周钊如此信赖,竟然半点的怀疑都不曾有,叫他兵权稳固,边关分毫无犯。
若非如此,那时被迫逃亡大庆,被人当作孤儿卖出时,又怎会下意识给自己取名姓周?
若是那时候登上王位的是父亲......
周安苦涩一笑。
这时候再来说这些,岂不可笑?
“睡吧。”周全说,“明日,咱们找个机会告知沈掌柜就是。掌柜一向心善,便是交给周将军,也不会坐视他......”
“都已经这样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又能有什么办法?”周安将被子蒙上头,“睡吧!”
他眼睛一闭,扭头睡去。
第95章 避嫌
一早, 周钊就进宫去了。
正殿里头,北安侯、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乃至乔相都在。
皇帝站在桌前, 细细端详一副江山图。
“朕继位以来,还未曾出过京城。”他将宣纸举起,慢吞吞道,“倒不如诸位卿家, 见多识广了。”
这话怎么敢听?几人顿时唰唰跪倒一片。
尽管不少人都心知肚明,此前江南奕亲王谋逆之事, 皇帝必然亲身坐镇,但只要皇帝不认,那么他就一定是没有出过京城一步的。
兵部尚书莫仁秋战战兢兢道:“陛下,莫非是想出去走一走?眼下天寒地冻的,倒不若等开春,办一场浩浩荡荡皇家围猎, 也松快松快。”
皇帝一笑:“小丸若听了你的话, 必是高兴的。”
小丸是他爱女李挽的爱称, 莫仁秋不敢抬头, 只笑着附和:“能让公主殿下开颜,也是臣之幸。”
又是一息沉默,皇帝才慢慢道:“都起来吧。跪着做什么。”
众人起身,他看向周钊:“你去过神机营了?如何?”
周钊:“臣见其中井然有序,士兵虽练得艰苦, 却也有精神、有韧劲。无论兵刃甲胄, 皆预备完全, 想来曲统领是下了大力气的。”
皇帝看他一眼,忽然笑起来:“朕就说, 这事实在不必叫你去做。你说呢?仁秋?”
莫仁秋又是‘啪’地一跪,叫周钊听了都心疼他那膝盖骨:“陛下——这事还需从长计议啊陛下——”
皇帝一听他拖长了声气就烦,抬手揉揉眉心:“鉴明啊,你怎么说?”
高鉴明拱手:“以老臣看,这事无论交托谁手,总要以大局为重。”
“神机营固然是兵部手里一把好刀,却也耗了不少磨刀石、刀鞘,才成就这一把刀。”他不急不缓道,“只是咱们是不是还要再这样磨一次?臣想,还是以陛下圣断为要。”
皇帝听了,也不免点头:“这样讲,不若还是由兵部捏着。只是原先那一班子人便不要用了,”
莫仁秋还来不及嚎啕,楼知怯就点了头:“臣也是这样想。”
周钊立刻跟上:“臣附议。”
高鉴明也道:“臣附议。”
皇帝点点头:“乔裴,你怎么说?”
一直不吭声的乔裴被他一点名,登时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
片刻后,他答:“臣附议。”
尽管莫仁秋咬牙切齿万分,最终神机营却也被抛给了兵部。
出门时,他险些直接撞上乔裴的肩膀。
高鉴明年老,撞出个好歹不行;楼知怯和周钊,两个武夫,把他自己撞出个好歹不行。
果然,还得是乔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