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226)+番外
沈荔颔首,扭头继续钻研地图了。
周钊却沉默下来。
其实,她对他,大可不必这样辩解才是......
*
魏氏商行虽然送来了些蔬果,解了沈记的燃眉之急,但粗豪的烤肉和烈酒却依然没有从菜单上撤下。
客人们不仅喜欢堂食,还有不少要打包带回去的。
“您这儿单子上是十坛......”莲桂细声细气地反驳。
“我看不是还有库存吗?我加价、加价总可以吧?”
“这......”
莲桂跟新雇来的几个小姑娘面面相觑,一时觉得棘手。
沈记的酒眼下都是从自家在京城的酒行里采买,一来京城距离蕲州并不远,二来蕲州酒坊还没搭建起来,若只是沈荔亲手酿制,成本太高,且魏氏商行免费帮运,并不麻烦。
所以拿到手里的数也很有限,虽然能向外卖一些,却也要小心计算,保住店里的用量。
沈荔在里间院子里晒腌货,听见外头迟迟没有商议出一个结果,便出面道:“卖吧,下一批已经在路上。我前一月收到的消息,恐怕过几日就要到了。”
来买酒的人见了她,显然一愣,下意识抬了抬手,又放下去,很快便叫人抬着酒坛子走了。
莲桂仰头:“掌柜的和他认识?”
沈荔摇头:“我不认识他,但他好像是认识我的。”
要是她没猜错,这恐怕是其他店家派来的跑腿。
而之所以到沈记来买酒,大约是因为客人喝惯了她的酒,便是想吃他们家的饭,也离不开这一口的滋味。
只是一眼,她也看不出那人究竟是哪家店的,又是否之前给她下过绊子——没下过的实在太少,沈荔甚至疑心全蕲州就没几个独善其身的。
不过现在倒是都没声气儿了,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装的。
如今沈记店里非要她亲手做不可的,一个是烤肉配备的腌料和调料,二则是少部分来点江南菜、京城菜的客人,其余工作交给新雇来的厨子和跑堂小姑娘们。
原本按她想法,跑堂是男女不拘,各半就好,却不想蕲州城和京城、江南总是不同,男孩们大多要在家里帮着搭田间事,便只找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女孩。
好在新人们做事也都靠谱,沈荔反而比在京时闲暇许多,这天傍晚,便央了莲桂打掩护,偷偷溜出门上街闲逛。
这一带向来繁华,各色店铺都有,甚至还能见到卖新鲜花朵的小贩。沈荔心情舒畅地走了几步,却见粮店门前有人在拉扯。
“我上月来,分明还不是这个价的!”
“上月当然是上月的价!”粮铺伙计不耐烦道,将袖子从问价人手中扯回来,“你买不买?不买回去吧!”
那人倒也不算失魂落魄,仍是精打细算买了些米。
一面提着回家,一面跟同路人议论粮价。
“怎的忽然就涨得这么快了?虽然还能买得起,但照这样下去,咱们明年就喝西北风吧!”
“你不知?最近咱们蕲州啊,酿酒坊开得格外多呢!”
“酿酒坊?”
两人从沈荔身侧经过,言语便不自觉进了她耳朵。
“是啊!我们村里原来有块荒地,你知道的,一直租不出去,徐地主都快愁死了。”
“怎的现在租出去了?”
“租出去了呀!说是租给城里大户人家,现在建起了酒坊,红红火火地开着呢!”
“那难怪了......”
怎么难怪了呢?自然是酿酒的多了,能余下来的粮食就少了。
开得起酒坊的,手里的银钱难道会少?大不了高价收购,粮商岂会不应?
结果便是粮价一下涨了起来,叫人难以负担。
沈荔听完,默然走回铺子后院,半晌无语。
当初在江南,毕竟是鱼米之乡,饮酒之风兴盛已久,多了一个她也不至于破坏市场平衡。
回了京城,那也是天下第一繁华之处,更有户部坐镇调控,粮价比她心跳还稳定。
反而是到了蕲州,沈荔的突然闯入,让其他酒楼多了不少危机感。
若说手艺、菜谱不是一日两日能练出来的,那么配的酒,总能下下功夫吧?
如此,也不难解这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然而想起今日买粮那人忧愁满面的神情,沈荔心中,很难说毫无波澜。
若说过意不去、良心受折磨,那是没有的,毕竟这确然跟她半点关系没有,完全是其他酒楼乱来,才拉高了粮价;
但忧心,多多少少还是会有的。
但要稳定粮价......
这未免有点太超纲了吧?
若要说有谁能做到这样的事......
她心里不期然想起一个名字。
也不知乔裴走到哪里了。
前些日子来信,说已经从京城出发,往蕲州来,却连着一个月没有音讯。
真希望他快些到......
系统适时出现:【到了给你打白工?】
沈荔丝毫不尴尬:“怎么能说是白工?这是积福积德的大好事,他做了不也是给他自己攒功德?”
“再说......”
她声音忽然低下去,倒有些莫名的意味:“给他自己攒功德,不也是给我多添点希望吗?”
“否则,我要怎么回家呢?”
第105章 非她不可?
自从沈荔说完这句话, 系统便跟死了一样不再出声。
就连素日常有的冷嘲热讽、时不时别扭的安慰,也都消失无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