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4)+番外
然而虽然是熟悉的菜,这位沈掌柜的动作却格外悦目。
无论是下调料和水淀粉,还是另开一锅煮面,一举一动都流水般顺畅。
细面很快就熟透了。沈荔用一旁的竹笊篱捞起,沥了水就倒扣在碗里。
锅里的黄瓜鸡蛋卤已经变得晶莹浓稠,舀一勺浇在面上,汤汁立刻乖顺地渗入每一根面条里。
“咕咚!”
郑元武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开始不由自主地咽口水了。
沈荔给他送到桌边,附上一碗面汤:“客人请用。”
郑元武忙不迭点头,立刻就是一筷子面条裹着黄瓜和鸡蛋一起送进嘴里。
鲜!
实在是鲜!
打卤面打卤面,吃的就是卤子。
这一口下去,先是脆生生的黄瓜,尽管片得很薄,却半点不失口感,咬开就是清香的汁水。
接着便是软嫩金黄的鸡蛋,有一面略微发焦,却更提供了丰富的滋味。
另一面则柔软弹牙,咬开依然是多汁的,油香十足。
浓稠的酱汁将二者融为一体,微咸的风味里还有蒜末的一丝辛辣,去腥增香,整个调味恰到好处。
对,就是恰到好处!
郑元武可算找到一个词来形容了。
面么,不是很金贵的东西,黄瓜鸡蛋卤子也是素日常见的。
但家常的东西做出最好的味道,那火候调味,都要下足功夫。
郑元武大嚼两口,猛地咽了面汤,这才梗着脖子冲沈荔竖起拇指:“小姑娘,你的手艺是这个!”
说完又改口:“既然接手了铺子,是不是该叫你掌柜?”
沈荔已经开始收拾灶台了,还有剩的卤子,打算一会儿给芳姨几个加餐。
闻言倒是抬头笑了:“我姓沈,客人叫我沈掌柜就行。”
郑元武也跟着笑:“行啊,沈掌柜,我是这条街的巡捕郑元武,要是有谁小偷小摸犯到你头上,叫我就成!”
他吃得肚儿圆,起身问:“沈掌柜这面打算怎么定价?”
沈荔还没来得及做市场调查,客人就上门了,这时只能问:“原来的面馆是怎么定价的?”
“这家店原来是素面两文一碗,素菜卤子加两文,荤菜卤子加三文。附近的面馆大多都是这样的价格。”
郑元武想了想,“沈掌柜手艺精妙,其实反倒该定价略高一些。”
他实则是有一层考虑的。要说沈荔提价有没有道呢,成本都是一样的,没得说她买来的黄瓜就要贵几分银子。
这么一看,似乎也不该提价。
但她的面好吃,要是和别家卖同样的价格,那人们自然都来这里吃了。
其他小面馆不能再降价,手艺一时半会儿也提不上去,到时候反而要记恨她。
再说,这碗面本来就值得更高的价。
沈荔于是道:“还要多谢郑捕快指点。那今天的黄瓜鸡蛋打卤面,就合计六文?”
素面还是两文,倒是配料可以提一提价,素的四文、荤的六文。
郑元武爽快地掏了钱,眼看都要走到门口了,回头又问:“沈掌柜,那平时还是开早市?”
沈荔初来乍到,还不太能摸清这儿的人几点吃早饭:“早市是何时开?”
“约摸是卯时开。”
卯时是什么时候?
好在系统开了尊口:【大概就是你那个世界的凌晨五点。】
很难说它的语气里是不是有几分幸灾乐祸:【古代官员上朝就是这个点开始,所以俗称点卯。要做这份生意,不起早点可不行。】
它还以为能吓退沈荔,让宿主回头乖乖去刷好感度呢。结果就听见她镇定自若地回答郑元武:“开门的,照常开。郑捕快卯时来就能吃到新鲜的面了。”
郑元武大喜:“那哪天能开张?”
他看这儿桌椅都还是老东家的样子,想来还要收拾几天的。
沈荔思索片刻:“三日后吧。”
“行!那三日后,我叫几个兄弟来这儿聚一聚!”郑元武说,“沈掌柜那时可要备上浊酒啊!”
沈荔笑道:“一定。”
送走了郑元武,系统才百思不得其解地开口:【五点开张,至少四点得开始准备,最晚三点半就得起床吧?】
【宿主确定自己能起来?】
沈荔不搭它。
回家一事了了无期,总不能守着院子和铺子发呆吧?
再说,上辈子她也不是没做过早餐铺子。
不就是三点半起床?
瞧不起谁呢!
第3章 小葱拌豆腐
沈荔一向喜欢先把眼前的日子过好,故而不管系统怎么吆喝,第二天卯时便起床要出门。
人人都知道,早餐小摊是最好上手、利润也相当不错的行业。
君不见多少学校门口卖包子肠粉的小摊,没过几年就盘下一间店面。
吃早餐对上学上工上朝的人来说,都是刚需,这道在哪儿都不会变。
因此沈荔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探一圈周围的早点行情。
再者,就是买几套桌椅回去摆上。
堆在店里的都已经坏得不能用,与其修修补补,不如买几套新的。
不过芳姨为此唠叨她半天,说她没学会走就开跑......
她一面想着,一面逆着人流走动。
城市的规划相当分明,譬如她身前这一块是住宅区,身后就是能开铺子的商业区。
大多数人这时都从家往外走,沈荔反其道行之,在人潮中很有些醒目。
小摊也用高大的木头隔开,这些木头连成的线内可以摆摊,线外供百姓行走,超过便要罚款。
唔......这么一看,比起有门脸的吃食铺子,更多的反而是这些木头隔开的小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