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86)+番外
桌上拢共八碟点心,以皇帝的身份,算是相当简陋。
不过本也不是正式宴请,只是君臣对谈,便算不得什么。
乔裴见其中有一碟牛舌饼,端详片刻,夹起一块来。
御膳房的手艺,自然是百般精致。一块牛舌饼,叫他们做得酥、软、香、糯,咸的椒盐和葱爆羊肉、甜的枣泥和豆沙,都各有特色,回味无穷。
他吃了一块,放下筷子,又喝完半盏茶,皇帝才从正殿过来。
扫了一眼,笑着问:“如何?朕这宫里的牛舌饼,比沈记的点心是好是坏?”
乔裴答:“自然是陛下宫中,更为精致。”
心绪随之一动,却想不起来刚刚吃的那一块是什么味道。
皇帝也不同他啰嗦,坐下便直入主题:“此前高鉴明报上来的,朕已知晓,且让执儿暗中查过。眼下看来,暗中对沈记下手之人,与南边有些往来。”
“牵扯如此之深,便需缓缓图之。”他说话含糊起来,这是皇帝思考时的特征,“务必小心,不可打草惊蛇......”
“陛下若想全然放心,不如偷梁换柱,以假乱真。”乔裴说。
“朕与爱卿,心有灵犀啊!”皇帝笑道,“嗯......还好是你在这儿,若是你老师,恐怕又要叫我保重自己为先了!”
“如此,便以执儿为首,你也一道乘船南下。”他提起太子,不免轻轻叹气:“......执儿做事,有时还是太急,你多看顾着些罢。”
乔裴闻言,放下茶盏:“太子殿下天资聪颖,仁民爱物,微臣并无处可指教。”
皇帝大笑,也不知是赞许他的谦和,还是因为别的。
片刻,才又开口:“你忠贯日月,朕是放心的。”
乔裴起身行礼:“臣事君以忠,这是自古以来的道。陛下厚爱,臣,定不负所托。”
“朕知道。”
皇帝也慢慢起身,走到窗边。
他在偏殿与乔裴谈事,洒扫太监并不敢过来,因而窗台积了一层薄薄雪花。
再远些的地面上,却一点残留都没有,干干净净,让眼前这一捧白,如同幻景一般乍然。
仿佛一开口,便会惊动这雪,让它消失无踪。
“正是因为你忠心,朕才会用你啊。”
他看着乔裴那张毫无破绽的面容,慢慢说:“你也担得起朕的信赖......”
“对吧?”
第40章 食盒
踏青季很快过去, 沈记准备的便捷食盒却出人意料地维持着高热度,依然风靡京城。
芳姨盘着账本,都有些迷惑了:“我原以为这就跟中秋的月饼礼盒一样, 是个吃了就过的时兴东西, 怎么还能越卖越多呢?”
眼见着已经是三月末,便当盒子依然维持在每天八十份左右的订单额。
出了踏青季, 自然不能照原价卖。
按照沈荔的吩咐, 这些签了长期订单的客人, 按八两银子的价格包月,每天早上送上门。
原先十两银子买的食盒是四层,跟沈荔那天带出门的配置差不多。
包月的套餐每天只有两层食盒, 以饭团、三明治这类饱腹的食物为主。
包装倒依然精美雅致, 此外还专程派人上门, 细细询问了每个客人的口味偏好和禁忌。
赵二一听, 好奇心也上来了:“怎么会这样呢?呃, 不过当然是卖得越多越好啊,我只是觉得好奇......”
芳姨看着那几十个眼熟的名字,在心里细细盘算一番, 只找到唯一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做官。”
“做官?这是什么意思?做官有什么影响么?”
两人对视, 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只得看向沈荔:“掌柜的,您一定是成竹在胸, 早有规划了, 您就给我解解惑吧——”
“谈不上解惑, 只是有一件事你们不知。”
这还是沈荔从乔裴那儿听来的:“如今的官员们都起得很早, 也常在路边用些早点,但到了金銮殿门口却没法立刻进去, 而是要在前面候上半个时辰,直到人齐。”
“这样折腾下来,出门时吃的那点东西很快就没了。又要站一个早朝,怎么可能不饿。”
“且宫里是不提供早点的,就算有,也只给极少数高官提供少许点心。三四品官员尚且吃不到,那些末流小官就更不用说了。”
赵二立刻心服口服:“掌柜的果然是走一步算十步的人物,想来您前些日子开始卖这些方便好带、易保存的东西,就已经看到今天了吧?”
沈荔笑而不语。
不是她能算,而是人食五谷,食欲是最天然的欲望。
再怎么存天灭人欲,也没见谁不吃饭,靠绝食来悟道的吧?
正说着,宁宁从后厨绕道过来:“掌柜的,这批食盒都装好啦。”
莲桂贴着她一起出来,两人黏黏糊糊:“装好啦装好啦!”
装盘这种轻松活都是小孩子们做。赵大一听,也不沉默了,放下茶杯就开始活动筋骨,准备上门送货。
芳姨将单子递过去。赵大一看就笑:“这都是老熟客了啊。”
他跟弟弟赵二送货干得最多,对那些爱吃食盒的客人也极熟悉。
这单子打头第一行第一个名字,工部员外郎上官敏,就是个一口气订了半年食盒的客人。
上官敏在大庆朝堂上,是个可以有,但不可无的中流官员。
为什么说可有不可无呢,虽说他存在感稀薄,无事皇上和上级也想不起有这号人物,甚至记不得给他升职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