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91)+番外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嘛......
那汉子虽然半跪着,却同样得意。主子有令,要让沈记滚出及笄宴的甄选行列,他齐武业便想了这一招出来。
他当然没有什么弟弟,那人不过是他买通的一病死鬼。
一顿饭就能拿一百两银子,不过换他一条命而已,多划算的买卖。
齐武业虽说人暂时被困,但仍游刃有余。光是买个替死鬼都能给出去一百两,可想而知,他这次行动若是成功,又能拿到多少。
不过受些惊吓而已,又算得了什么?
要知道,他这一招人命诬陷虽然粗糙,有心人都能看出是诬陷,但屡试不爽。
无数被他沾上的店家通常都会选择私了,一旦私了,那价码还不是任由他开?
要说为什么都愿意私了,也不难解。
毕竟开餐馆做酒楼的,那都是开门迎客,最要紧的就是一个声誉、一个人气。
偏偏大庆律令里管得极严。一旦发现有食物不净不洁乃至人命关天之大事,立刻就要当地衙门前来封锁。
少则七日,多则几月、几年,甚至直接封锁到关门大吉的都有,可谓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只要报官,那就是最少七日的封闭期,这封闭期里不能开门营业,就是七天没有收入。
换了平时,齐武业说不得要做得更精细些,最好弄个真真儿的局,当场人赃俱获,让沈记不得不背下这口黑锅。
不过眼下及笄宴近在眼前,时间太紧,沈记又管得严,半只手都伸不进后院里去。他便因势利导,做了个粗些的巧局。
毕竟及笄宴甄选条件的第一项就是营收,七天都是零收入,直接就掉到末尾去了。
要不怎么说,是成也及笄宴,败也及笄宴。
若非时间紧迫,齐武业必然还有更多巧宗用在沈记身上;不过也正因为及笄宴,只需要拖着沈记七天没有营收,就足够达成目的。
如此,这局本身做得怎么样,便不重要了。
他也能向主子回禀,自己尽力效忠......
他正洋洋得意,却听见沈荔淡淡开口:“我也没什么其他办法了,既然我们两头各执一词,那不如就报官吧。”
什么?报官?他没听错吧?!
齐武业大惊失色,一时连表情都没控制好,抬头看向沈荔。
她疯了吧?若非犯了失心疯,齐武业实在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沈记掌柜哪里来的胆子,竟然不肯私了,要去报官!
第42章 京兆尹
京兆尹来得很快, 这头沈荔刚安抚完客人、赔了钱,把人一一送走,那头京兆尹就领着人到了。
按说他这职位约等同于京城市长, 应当是事务缠身。
却还能亲自前来处这样一桩小小的食物中毒事件, 一是因为牵扯进去的是公主及笄宴甄选对象之一,一旦出了差错影响到皇室, 那就不是他一个小小京兆尹能担得起的。
二来嘛......
京兆尹姓萧, 名萧束。他做京官多年, 不曾到地方四处行走,肚腩微鼓,行动也不大便捷。
刚跨进沈记的门, 头也不敢抬, 甚至腰都没直起来, 直愣愣地就跪下去:“下官见过宰相大人!见过北安侯, 见过薛大人!”
这三尊大佛, 究竟是为何,竟齐齐落座在这小食肆里呀!
奶奶的,要不是他手下人跑得快, 来之前恐怕都没想到这小小一间沈记, 竟如此卧虎藏龙!
他问安的话里,实则还暗藏了些品级。北安侯虽说卸了戍边将军的官职,但简在帝心, 这侯爵位也是实打实的荣宠, 不是虚衔。
而南州巡抚薛旸略逊些, 虽则是地方官, 但耐不住人家是从二品,他京兆尹只是从三品。
况且薛旸还兼领着兵部侍郎的职务, 俨然可当正二品来看。
至于玉宰相乔裴乔大人嘛,若论品级,只稍逊北安侯楼侯爷些许;若论官职,那就更不用说,显然是在场最高。
这三位里,若要称呼起来,当然是宰相打头,侯爷居中,薛大人排末尾。
不过无论哪一位,都是他萧束得罪不起的人。
他跪在地上,面容几乎要贴上青石砖,脑中飞快地思索着。
皇城脚下出了这样的事,涉及皇家颜面,自然是他京兆尹的失职。
但毕竟没直接牵扯到公主身上,目前依然可大可小,只看他能不能立刻控制局面,把案子办好。
不仅好,且一定要快。
如今京城有资格查案的拢共三家,一个京兆尹,统管京城大小事,这种治安犯罪当然也囊括其中;
一个大寺,主管涉及大小官员、情节严重的案子;
再一个就是刑部,对流放和死刑犯等刑罚程度重的案子进行复核。
这沈记食物中毒案,从大小来看,显然是京兆尹该管的;但涉及乔大人、薛大人、北安侯楼侯爷,那大寺插一手也说得过去。
且刑部那头虽然一向只管复核,但有时皇帝亲命,也是能查查案的。
这毕竟是公主及笄宴牵扯出来的,要是莫思远那老匹夫有心在乔大人面前卖弄一二......
转眼间,萧束就有了定论。既不能让它发酵,以至于影响公主声誉;也不能拖得太久,让别人插手,白白摘了果子。
——他必须将这案子尽快办出个结果来!
既然已经决定办案宜快不宜慢,萧束便面无表情看向齐武业:“你说你弟弟吃了沈记的东西之后半日腹痛难忍,如今生死不知,那么究竟是生是死,你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