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真千金在八零赚麻了(199)
比较而言,欧美国家在1797年便设计出丝杆传动车床,1952 年已经研发出了数控铣床,我国此时和国外的技术差距和产业差距都非常明显。
在数控机床领域,我国在1958年出现了第一台数控机床。
比M国晚了6 年,比D国、R国本和E国只晚了2 年。
计划经济拉近了我国产业差距,但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计划经济时代,在国家的重视下,机床工业有了很大的进展,同时计划经济的特点也很明显。
首先,我国第一机械部对全国的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不允许企业额外生产机床,即使是小规格的仪表机床也不行,市场缺乏竞争。
另外,我国主要是仿制为主,而欧美等国家走的是从“0”到“1”的自行研发路径。
我国对于机床的核心技术仍然未能掌握,后续技术研发的动力也显得不足。
最近几年我国机床的年产量增加,可是合格率却仅有60%,大大浪费了机床资源。
机床的核心技术也十分落后,顾宝珠要改进的就是数控机床。
不过数控机床这种极为重要的核心技术,国内当前还算是一片空白。
哪怕是研究出了第一台数控机床,在顾宝珠看来,技术方面还是比较稚嫩。
顾宝珠到也不怕拿出来无法解释,谁让她把地下研究基地的书籍都看过一遍呢。
当时研究数控机床的大佬还曾经惊叹过她的天赋,所以说改进机床完全没问题。
顾宝珠一边写资料,一边设计数控机床的图纸,一直到李维回来,她还在写写画画。
现在注册专利比后世简单多了,所以用不了多长时间。
李维已经跟杨厂长谈妥了,播种机、收割机以及脱粒机都授权给他们厂,每卖出去一台机器,顾宝珠都能分的三成利润。
专利的事情李维办好了,顾宝珠也不过多的询问,李维办事,她放心。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顾宝珠都在家里忙着写资料,设计数控机床的零件。
她既然要做,那肯定要做最先进,最好的数控机床。
她出手,就绝对不会拿出残次品,这可是给国家爸爸的回礼,一定要更好才行。
期间顾宝珠回学校参加了一次期中考试,要不是李维提醒她,真就给忘了。
期中考完之后,顾宝珠又消失在校园之中。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成绩出来之后,看着这科科满分,校领导和校老师就更不会说什么了。
几天后,终于将所有数控机床的资料和技术图纸都搞定之后,顾宝珠也不着急把东西给李维,而是准备自己制作一台小型的精密机床模型,连同资料图纸一起送到京市。
听到顾宝珠的话,哪怕是一贯镇定的李维也吓得一哆嗦。
这几天顾同志在屋里写写画画,他是知道的。
他只以为顾同志有了想法,准备做研究,却没想到会是这么大的惊喜。
那可是数控机床啊,数控机床能够生产更加紧密的零部件。
他们之前花费了大价钱才从国外进口几台数控机床,还是对方淘汰下来的,他们也在研究数控机床,可是在这个领域,真的是落后很多。
第一百六十八章 :激动
现在顾同志说要研究数控机床,还整理了一份资料和技术图纸,李维心底狂喜,差一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了。
顾宝珠同志出手,肯定错不了,毕竟这几次可都是这样,顾宝珠同志的天赋没有人能想象得到。
“顾同志,数控机床太重要了,要不然我帮你联系市里的机械研究所,你想要做模型的话,那边的材料更足也更加精密,机械厂的零部件还是太粗糙了。”
“不用,我准备改进机械厂的机床,给他们做一下升级,改进之后,正好可以制造一些精密的零部件,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李维见她这样就不再说什么了,不过在她去机械厂之前,他肯定要跟杨厂长计划计划,绝对不能让人随意进出研究室。
对于李维的考量,顾宝珠想了想也没有反驳。
这种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她这个搞研究的就不插手了。
放手交给李维后,她只是列了一个单子,让他把上面的材料都准备好,到时候有用。
李维办事确实很牢靠,第二天就可以去机械厂了。
到了研究室,她昨天要的材料全部都有,甚至还有很多富足的材料,看来有一个懂行的助理还是很不错的。
既然决定改进旧式机床,那肯定是要将机床全部拆卸的。
机床本身就是一个大疙瘩,好在她的力气很大,都不需要别人帮忙,耗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将旧式机床全部拆卸。
当看到里面的零部件磨损程度的时候,顾宝珠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这样的磨损,对精度可是有很大程度的误差,甚至很多零部件都生产不出来。
好在核心技术零件还可以继续使用,不过寿命也没几年了。
机床拆卸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升级了。
都不用思考,顾宝珠手上的动作很快,要是有人看到,真的是要吓傻了。
机床跟其他的仪器设备还不一样,想要进行升级,各方面的零部件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改进。
她一边改进一边记录,争取给上面一套最全面的资料。
这几天机械厂研究室响声不断,尽管十分好奇,工人们却也不敢去里面一探究竟。
只听说是研发部在搞研究,其他的一概不知。
就这么忙活了几天时间,顾宝珠终于改造好了旧式机床,精密度更是大大提升,寿命也提高了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