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村姑,只想赚钱撩汉(73)

作者:陈陈星淮 阅读记录

有人嘟囔,“不是你让我们睡得吗?”

伍长眼中蕴着怒气,“突厥贼会让你们好好睡觉吗!”说完拿着马鞭凭空一抽,“绕着围场,每人跑五圈!跑完了才能吃饭!”

众人哀怨,这么大的围场,跑五圈,这不是要人命吗?杨明和李铁匠率先开始跑,众人见状也纷纷跟上去,伍长看杨明的身影,眼中满是考究。

李铁匠跟在杨明身边,嘿嘿一笑,“兄弟,你可真是神了,你怎么知道他们要喊我们起来呢?莫非你在军营中待过,所以颇为熟悉他们的路数?”

杨明只点点头,李铁匠又笑起来,“那敢情好,我以后跟着你混,还能轻松一些。”杨明不置可否,现在他只有一个目标,快速晋升,快速杀敌!

杨明和李铁匠是最先跑完的,五圈不多不少,杨明身上也是汗水淋漓。李铁匠喘着粗气,“没想到这五圈这么够劲。”

剩下的人稀稀拉拉地硬着头皮跑完,其他的士兵也开始准备吃早饭了,看他们一个个满头大汗的样子就知道他们经历了跑圈,一个个脸上幸灾乐祸。

快速吃完早饭后又是不停的训练,除了跑圈,还有训练招式,锻炼臂力以及射箭。不管是哪一样,杨明的动作不仅标准,成绩更是耀眼,一个上午就已经让很多人都记得他。

几个伍长凑在一起,“这就是那个人?”

杨明的伍长姓张,看到其他伍长纷纷凑过来,他也与有荣焉,“就是这小子。我看他像是在军营中待过,各种训练都是手到擒来。”

“可有打听过来历?这样好的兵能不能?”另一个伍长想要将杨明借走,张伍长自是不愿,“嚯,这是我的兵,怎么能给你?”

“啧,怎么小气了不是。我话还没说完呢,我是说借他去给我那些兵演示一下动作,给他们点压力。”张伍长误会了意思,但也没好气地哄他离开,“别看了,一会我让他过去。”

其他伍长也纷纷提出要借他,张伍长没好气,“不如拿刀给他劈开,你们一人分一份。”

“老张,既然如此,不如几日过后的演武上让他出战,我倒也想看看他的实力。”张伍长经过他的提醒,心中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也让他们这些伍长试试他。

结束了一天的训练,所有人都早早入睡,杨明独自一人敲开了伍长的营帐。“伍长,是我。”

张伍长听出来是杨明的声音,“你怎么过来了?”

杨明行了一礼,“打扰伍长,想借伍长的笔墨一用,给家中写信报个平安。”

张伍长让他进来,写信报平安是人之常情,只是军营中大多是大老粗,识字的人却不多。看杨明蘸了墨提笔写字,对杨明的欣赏又多了几分。忍不住打听到,“你是不是以前当过兵?”

杨明点头,“以前在老礼王的边军中待过,后来,我回了家乡。”杨明省略了中间的事情,但大家都知道,老礼王的军队在凉州守卫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张伍长没想到杨明便是那场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士兵。

张伍长站起来行礼,“是我失敬了”

这会张伍长是他的上官,杨明赶忙扶着他的胳膊。“伍长过誉了,败军岂敢张扬。”

张伍长不以为然,杨明是真正上过战场厮杀过的人,还是从那样的修罗场中捡回来一条命的,这份能力和胆量就已经是非常人所能及了。

杨明写好书信后,拿着信件拜别了张伍长,军中有固定的时间来回送信,届时可以将信送回去。阿婆和小满识字不多,这封信是送给二丫的。

第48章

时过半月,官府发出了公告,说是抓到了流寇,不日将要问斩。不明就以的百姓纷纷庆贺,吵嚷着要去观刑。

二丫听到这一消息时,才最终确定自己心中所想。那些所谓的流寇恐怕也是不知道从哪儿抓得流民充数的,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城中流民的问题,也顺带绞杀了流寇,可谓是两件大的功劳。

二丫想到那个木牌,若是在行刑的时候揭发官府,转念一想二丫又觉得不能冲动。许城是冀州下辖,这件事情会不会也有州府的手笔?想到端午龙舟节那位讲话的知府,二丫一时有些拿捏不准。

雪冬拿了一封书信过来,“二丫,有个消息。”

二丫见她过来,让出一块地方让她坐下,“快说说。”

雪冬神色轻松,将手中的信件和一个布包交给她,“是他托人带来的信。”

二丫接过来,并未立即拆开,“从凉州传信到这儿需要多久?”

雪冬思衬,“走驿站的话得半个月,不过这封信走得我们的路子,只五六天。”二丫小心地拆开,不想他这一封信竟还托了人。

信中说明布包中的银两是给阿婆和小满的,麻烦二丫送给她们,又说了两句凉州风貌,末了还加了一句以后和她一起来看大漠风光。

二丫浅浅笑着,吐出一口气来,听闻信来的这么急,她原以为是有急事要办,现在松了一口气,将布包收好,寻个时间送过去。

雪冬见二丫将信装回去,疑惑道“你不回信吗?”

二丫装信的动作一滞,快马加鞭送回来的信,不回的话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你倒提醒我了。”

二丫将信收好,到书案旁提笔要写,蘸了墨水却不知道该写点什么,略一思考,告知了他安心,东西不日将会送到阿婆手中。想到他心中介绍了大漠的风光,二丫这儿倒没有美景可以介绍,只在后面加了句,万事平安。

万事平安,既是报备这边一切安好,也是希望他一切平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