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猜猜谁是同缘师(3)

作者:清上书手 阅读记录

这些地方总有些死去的生灵误打误撞进入,被念洄发现,遣回黄泉路,因为太过美好,这些生灵便带着一些短暂片段进入下一世,在千百年的时间里,诗词描绘,口口传颂,便成了人们口中须臾缥缈的仙山,有神仙存在的昆仑,有不老之说的蓬莱。

两扇门内念洄的人选也不同。

散谴门内念洄人选规则无定数,全凭死后个人造化,有时是老人,有时是生前某些人家里的一株草成精。还有些超出了谢洄之的理解范畴,令人颇为震惊。

若非是过于不甘不忿,勾起众人怨恨之人,那便是因缘际会集聚所有人的怨怼之人或之物。

散谴门内不得入生人,就连缘神进入也只以灵魂存在,且只有念洄能感知到缘神。

而化运门内,大多是当地村长或极有威望之人云云。比起散谴门生人难存,此门内便不同了,缘神进入,也和去往人间他处并无不同。

两扇门的散门方式不同。

若为散谴门,有两种方式,一种叫点换,是直接以香火抵散。周缘寺供奉的香火用来维持天道,也保谢洄之长生,神力不散。

前好些年,谢洄之一直以这种方式散门,从这头进入,香火点化,再推门而出,便算是渡过门内众生了。只是近些年,香火短了一块,北方的香火一直不旺,香火不够,点换之法便容易出岔子,刺激念洄,伤己伤人。

另一种,就是谢洄之以灵入局,过念洄平生,从内破局,散去散谴门。

若为化运门,则直接入门,散去部分运道,此门与外界的间隔便会就此消失,颇为方便。

简单论之,散谴门是牢笼枷锁,化运门则是隔绝独存。

请各位认真食用“那些不得不知道的某大陆两三事”,食用完毕,故事便要开始了。

第2章 与君初见

南方,夏国,广乐城,苏云街。

正逢春日,柳枝依依,青砖黛瓦的一排排阁楼顺着青色柳枝一同摇曳过天际。绵绵细雨过后,那青色更翠,水波更漾。不远处的钟声和梵音隐隐传来,烟雾缭绕,与黄墙赤瓦、千山远黛交织着,宛若一副水墨画。

这是夏国都城最热闹的街,繁华却又古朴典雅。

街头包子铺冒出的白烟腾腾窜上天,绕着粉墙黛瓦一圈又一圈;打铁铺的火星飞溅,橙红的铁水滚烫入模具凹槽,铁锤重落,铁花飞上师傅光洁有力的背膀;成衣店门口的女子袅袅款款;再往远看,粮庄、古玩店、首饰铺、茶肆、画船、酒楼各个开得红火,烟火味十足。

顺着街头,一眼略去,熙来攘往,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从者如堵。尤街中那更甚。

街中开着一家店,名曰孟水都。

一家酒楼茶馆,楼有七层,外群层叠栾、飞檐挂结;内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黑红刷面,通体贵气。

“吱呀”,孟水都七楼的某间窗格被人推开一条缝,隔着随风扬起的薄纱间,显出一张清冷绝色容颜,却一双杏眼恰浓,中和了那份清泠,又显出几分娇润来。

祝清晏顺着缝朝下看,果不其然,又瞧见那一身白衣,如着服丧的魏徐言摇着扇子,对着孟水都门口的迎客小厮虎视眈眈。

“公主,又是他!像只报丧鬼一样,整日目光阴冷瞧着我们店,把好运道都吓跑了。”身旁的侍女西楼愤愤说道。

窗格被人猛地放下,与窗沿碰撞,发出咔哒一声,关窗之人此时心情颇为不佳。

孟水都如此黄金地段,自然是人人眼中的肥肉。这群人里面,就有一奇男子。丞相之子魏徐言。

人言道,财不外露,仇不外显,孟水都开在黄金地段,这地界,眼馋的人多了去了,个个恨不得将幕后之人饮血啖肉,好接过这块肥肉就此赚得盆满钵满,明面上却还是对孟水都掌事以礼相迎,除了这魏徐言。

这是妙人儿,更是奇人儿。

他整日站在孟水都对面,手持柄扇,左右踱步,目光时而惊羡时而不善,扇子越发摇得快,恨不得在脸上刻上两字,“吾的!”。

最终每每以忍无可忍踹门前石狮子一脚,揉着手腕,打道回府终结,日日如此。

但这孟水都从不如了魏徐言之愿,开在他家酒楼入画郡对面,越开越红火热闹,衬得入画郡略逊一筹。

不过,且不论这主人背景如何,光论菜品服务,堪称京城一绝。

厨子是从各地聘请来的名手,各菜品一应俱全,店内更是齐聚全天下的时兴玩意,就算是同行业打擂台,众人也不得不感慨一句“妙地!”。

“大宝。”祝清晏清泠的声音传出窗外,随即窗外显出一倒立着的头颅,“公主,属下在。”

“安排马车,我要去趟周缘寺。”窗外的男子应了一声,转瞬消失在窗外。

祝清晏虽贵为公主,却也是要从小拜神的,在她眼中,那是一座眉眼温润、俊朗无边的神像。

周缘寺里供奉着那世间唯一真神,缘神。此任缘神,道号相了。

相了,相了,熟读史书的人对这个名字格外熟悉。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说如今这位缘神,就是千年前谢朝被处死的那位太子之字。

但无法证实。越是无法证实的东西,越被世人所推崇。

凡间的师傅们没瞧见过缘神真容,却也不妨碍什么。因为不论雕刻成何种模样,神像自被放上那一刻,便千人千面了。

再加上史书中那位太子画像失真,越发难以印证了。

如今乐广城内周缘寺里供奉的那一座神像,是十几年前刚重塑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