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劳模知府(37)

作者: AgedTea 阅读记录

--------------------

思考ing,如何合理且不突兀的引出大高后的存在。

今日份雁回声回归……

啊,中央这边的篇幅也会增多,因为要收束前面的线以及,为后面做准备。

姚大人什么时候能回云中府,还有支线等着他去做啊喂!

支线会有周檐的姐姐!

每次写文都在盼着能写到他们登场。

重读ing,前面感觉怪怪的。

标记:修文改前面部分

第21章 落霞官乱语落霞事,探虚实身险真相迟(十六)

月挂枝头,乱云飞渡,今夜难太平。

雁回声顺着地图去到最里一进的书房。

白日里,此处静谧安然,边上一排翠竹点衬,颇得几分隐逸闲趣。可如今入了夜,竹影婆娑,最易藏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书房没有上锁,雁回声轻而易举推开了门。

他借着月色勉强探索,耿琨的书房与别家别无二致。

进了门,入目先是扇山水画屏风,左右各有空间,他朝左侧瞄了眼,左侧布局简单,似是茶桌,供休憩之用。他只简单看了眼,便转身进了右侧。

右侧进去置了张红木书桌,雁回声用手一抹,蹭了一层灰尘,书桌后靠整排书柜,一格空了出来,专放瓷器文玩。

书桌上的一干用具摆放齐整,雁回声来回看了几遍,并未找到可疑之处。

他把目光转向书柜。

最顶格的书柜放了些卷宗,雁回声走过去,他微微踮脚,伸长手臂,从高处取下那摞卷宗。

光线实在昏暗,但雁回声没带火折子,只得作罢,认命将卷宗放回原处。

可余光不经意瞥见摆放的瓷器。

说是瓷器,或是用瓷人更为妥当。

瓷人怀抱琵琶作演奏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雁回声凑近观察,看这做工质料似是白瓷,白瓷洁净如玉,薄如纸,质量上等,常见于京都官宦家中收藏。

可这瓷人说不出来的怪异。

雁回声仔细打量着,终于找到怪异之处的来源。

瓷人抱琵琶的方式。

当朝琵琶以南音琵琶为主,经过数年演变,演奏方式以及流派都有所不同。

瓷人的怪异在于,身着前代服饰,抱得琵琶却是竖抱。

竖抱琵琶的方式在本朝才逐渐普及,而在前代,多是以横抱琵琶为主。

雁回声皱着眉,他伸手拨弄。

没成想那琵琶是个可活动的机关,雁回声将琵琶拨横。

似乎并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没有话本故事里“轰隆隆”的山洞突然开启。

但他极其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细微的声响,像活扣机关发出的声音。

雁回声绕到书柜面前,重新审视,他忽然发现一道罅隙,就在书架中央。

他眯着眼,双手抓住两旁的隔栏,用力一拉。

书架一分两半。

“山洞”是不会主动跳出来的,还得靠自己动手。

这个空间极黑,伸手不见五指,若贸然进去恐怕会有风险。

雁回声还在权衡利弊,哪不防听见门口传来声响。

是谁!?

难不成是耿琨,他大半夜来这作甚!?

来不及再作进一步思考,雁回声转头踏入那方空间中,迅速关上了门。

门一经关上,外面的机关又自动复原。

来者并不是耿琨。

姚温打着蜡烛,方才小范叮嘱于他,开启暗道的机关是一个琵琶。

临行前,范饮溪愁眉苦脸,“姚大人,我没进过暗道,您这番切记要小心,若有危险就赶快回来。”

姚温知晓这是小范真心实意担忧,“无妨,我总不能开门撞鬼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端着蜡烛,蹑手蹑脚走入书房,来时专门去看了耿琨那边,耿琨已然和衣睡稳,眼下便是最佳时机。

姚温按着范饮溪同他说的,找到了那个小机关,他瞧着瓷人,心中却生出不安。

白瓷质乘上品,而这瓷人雕刻精美,恐怕价值连城。

耿琨一个县令怎会有得起这物,哪怕他亲戚是段嘉玉,京官的俸禄支付京都的房价都够呛,哪来的余钱……

但眼下不是想这个的时机。

姚温按下心中的疑惑,上前拨弄瓷人。

他拨弄好了瓷人,寻思应当会自动开启。

于是他在那静静等了半晌……

怎么没动静……

姚温皱着眉,他端了蜡烛细细查验。

这才注意到书架中间有道缝。

啧,这机关做都做了,何不做个全自动的,他这时隐隐怀念起严逸微了。

工部尚书虽领尚书一职,但闲暇时素爱摆弄研究机关零件,当初他在京师的房子也是请了严逸微帮忙设计。

扯远了,姚温叹了口气,他把蜡烛放到桌案上,自己则尝试徒手掰开书架。

“轰隆”一声,书架被他掰开来,姚温拍去手上灰尘,复端了蜡烛,朝那黑黝黝的空间探去。

烛光昏昏,暗道乍一打开,仅可窥见一点明光。

他端着烛台小心翼翼踏进暗道,回头打量着暗道的门,似在思索是关上还是开着。

罢了,关上为妙,到时从里面应也有机关打开。

姚温这么想着,又把蜡烛放了地上,抬手关门。

关门一瞬起的风摇曳了烛火,隐约笼出一个人影,只是姚温并未察觉。

他拿了烛台,一边打量着周围的墙壁,一边仔细着脚下的路。

暗道的路虽铺了地板,但仍崎岖不平。两侧是用于照明的烛灯,暗道较狭窄,一人过正好合适。

行至一处,眼前却开阔起来了,这又是一个空间。

上一篇: 招惹天然黑之后 下一篇: 捕星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