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劳模知府(84)

作者: AgedTea 阅读记录

“嗯,那时我沿路乞讨,走到一家时,只见浓烟滚滚,门从内踹开,我躲在暗处,便看见出来的几人腰上的佩剑都有这个纹样。”

徐易说话时,避开了杨约的视线,他简短概述完,便迫不及待问道:“看先生的反应,先生是认识这个纹样吗?”

杨约叹了口气,“我知晓的也不一定全面,你真的要听吗?”

“要。”徐易毫不犹豫道。

“纵览历朝历代,皆有不受正常官衔限制的机构,或隐秘于世俗,或揽杂活而混试听,此之天子亲领之心腹爪牙。”杨约悠悠道。

徐易皱着眉,“先生所说,岂不是锦衣卫?”

杨约仍是摇了摇头,“锦衣卫领官衔而直接效命于陛下,它是暴露在众人视野中的情报机构,但本朝还有一个组织……”

“我不知这个组织从何而来,也不知它具体的成员与职能,但它无异于锦衣卫的影子,专替皇家清理那些无法搬到明面上铺展开的事情。这个组织挂靠在拂衣阁下,查不出任何蛛丝马迹。”

“拂衣阁……”徐易琢磨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他问道:“既然知晓是拂衣阁,为何不查下去?”

杨约理了理袖子,好整以暇道:“一来,拂衣阁是制衣铺,查来查去都是正常的买卖交易;二来,知晓这些已然是极限,若是再往深处打探,极其容易惹祸上身。”

他点点徐易的额头,“有的时候,好奇心太重并不是好事。”

“你们只把今日所见的都烂在肚子里,我与你说得这些话也是,切记不可外传,保不齐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他叮嘱道。

徐易点了点头,“先生所言甚是,我自然不会乱说的。”

杨约抿着嘴,多问了一句,“你可知他后面去哪了?”

徐易摇头,他与姚温出来后俱是慌忙往人多的地方跑去,并未注意安乐王的动向。

杨约似是联想到了什么,好半晌,他望向窗外那轮明月,悠悠长叹,“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天象如此,风雨将至……”

徐易看向杨约,掩去眸中复杂神色。

是夜,林鸟惊飞,残灯枯华。

杜府门上挂了两盏灯笼,散着惨白的光,门内静悄悄的,依稀能闻见血腥味。

渗出门外的血借着夜色的掩护,无声诉说着今夜的遭遇。

这是一场静默的屠杀,悄无声息的开始,悄无声息的结束。

*

没过几日,杜家被满门灭口的事情在京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负责办理这个案件的大理寺已然贴了告示,说明杜家乃是被江湖寻仇,甚至还贴出了凶手的画像与悬赏。

只等将逃犯缉拿归案。

于是全府上下几百条人命,只一句轻飘飘的江湖恩怨而揭过。

朝上对此又是另一种看法。

杜御史没了,总要有人来顶替他的官位,都察院中当属小高蒙受皇帝恩宠,于是有心的便隔三岔五去高游家造访送礼。

高游被弄得烦了,索性闭门谢客。

果不其然,望后的某日,皇帝便提拔高游为新任左都御史。

领了新的官职,高游便更忙的晕头转向了。

与此同时的书院里,也有学子耐不住八卦的心思,谈及杜家惨案时,或是言之凿凿定论杜家是被对家杀害,或是兴致冲冲搜集更多相关的信息。

姚温和徐易则是避而远之的,自从上次书坊之事后,他们便敏锐地觉察到这其中的波涛诡谲,背后牵扯甚多,又岂是哪一家寻仇如此简单直接的定论。

不过逝去的终将被人遗忘,而后几载春秋过去,尘归尘,土归土,再多恩怨终会化为云烟。

糊里糊涂,几碗茶酒下肚,说些家长里短,又过了一年。

--------------------

“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出自《尚书·洪范》

今日份小剧场送达

问:如果你只买了四杯咖啡,而领导来了五人该怎么办?

姚温(体贴下士但读错题目型):什么?一般我会主动说不喝,然后让给其他四人

周檐(没有钱买咖啡型):何必买呢,两条雀巢泡好拿五个试吃纸杯装得了

高游(倒反天罡型):活是我干,应该是他们给我买五杯咖啡才对

徐易(审时度势型):按照官位大小分,最后一个官位小也作不了妖,打发个实习生去便利店买就行,记得全走公账

第48章 极目所尽十里红妆,风光无限诡谲暗藏(三)

靖元二年的冬末,终于迎来了终测。

几乎是按着会试的流程来走,虽然此前这些学子们都已接受过一轮又一轮的测试,但真的到了这一天,连平日里顽皮捣蛋的也神色严肃,终测关乎着殿选的名额,前两名可直接参加次年的殿选。

皇上也格外重视这次终测,甚至在开考前一日亲自光临无涯书院,勉励各位学子。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公布榜单的那日,众人挤到书院的告示榜单前,心急如焚地等待着榜单的张贴。直到书院的杂吏将榜单张贴好,诸生皆下意识往第一第二的位置瞄去。

自右往左,第一写着徐易,而第二则是姚温。

结果既出,也就意味着这二人拿到了直接殿选的名额。姚温平日在书院中成绩优异,拿到名额无可厚非,而让众人纳闷的是徐易,这个不知哪来的穷小子,却径直拿了第一名。

一旁的杂吏得了明示,见学生们脸上多有不服之色,于是道:“诸生若有对判卷有疑惑者,可将考卷送至斋长处由斋长进行处理并解答。”

上一篇: 招惹天然黑之后 下一篇: 捕星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