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13)
冯氏见杜良镛有些伤感,知他在仕途上有些灰心,就安慰说:“等咱们家文哥儿将来中举东华门唱名,老爷可要开宴庆祝的。”
杜博文也乖巧,立刻说:“爹爹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光耀门楣。”
杜良镛这才笑起来。
冯氏招呼杜从宜:“你三姐说你整日不出门,你们这个年纪正是爱热闹的事情,等初二过了,跟我出门赴宴,出去见一见同龄的人。”
杜从宜听在耳朵里自动翻译成:你初二跟我去你二姐家,到时候让人家看看你,要是看上了你,将来就是你二姐的助力……
杜从宜乖巧点头,心里警铃大作,她攒钱的速度还是慢了。
晚上她就不再遵守之前说的,不熬夜的习惯了,灯下继续打底色,开始渲染了。
因着今晚要守岁,惠安也不好教训她,等过了子时睡了,旁边的惠安试探问:“四姐不喜欢大娘子?”
杜从宜:“怎么这么问?”
惠安斟酌着开口说:“我跟在四姐身边这么久,从没见过你喜欢什么东西,不论是吃食还是首饰,或者衣服,也看不出来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大娘子今日提起带你去出门,三姐儿倒看着挺羡慕的,也不见你开心。你是有什么顾虑吗?”
杜从宜沉默不语,心说,我有什么好喜欢的?家里过的不算宽裕。
吃食就这样,鱼要有鱼味,羊肉要有羊肉味,全凭食物本身的味道,腥膻难以下口,我只能吃素,正在长身体的年纪,被迫保持这个苗条身材,我也很不容易的。
再者,穿衣首饰,我什么世面没见过?还在乎你们那点家当?也就是我落魄了,现在寄人篱下……
她最后也只是叹了声气,听得惠安眼睛发酸。
心里可怜她孤身一人,总之两个人彻底聊劈叉了。
第006章 我和你说
杜从宜心里其实很焦躁,但面上丝毫不敢显露出来。年初三她还是硬着头皮和冯氏出门走亲了,幸好这次带着杜从珍,她们姐妹两可以作伴。
杜从宜生的高挑白皙,但并不奢华,甚至十分素净,但因为新年,冯氏特意让裁缝新裁了红色的新衣,杜从珍坐在马车里一路上看着杜从宜,都惊讶:“四妹穿红色真真好看。”
杜从宜低头只是笑笑不言语,仿佛是害羞了。其实心里更担心了,好看就能卖个好价钱,怎么办呢?
第一站到了冯氏娘家,众人见礼后,果然一群人围着夸杜从宜生的好看,冯氏十分开心。但毕竟是冯氏娘家,大家说话还自在一些。
第二天继续走亲戚,去的是冯氏的表姐家,然后杜从宜见到了冯氏的二女儿杜从蕊,生的十分泼辣干练,甚至有几分王熙凤的意思,大约是家中长媳,说话做事都很有章法,见了杜从宜就赞:“我四妹真真是才貌双全,把今天所有小娘子都比下去了……”
听得杜从宜心都沉底了,这话听着怎么这么不吉利?
她只是笑,一句都不敢说,像个木头美人。冯氏则是和杜从蕊母女在前面边走边聊,杜从宜和杜从珍跟在后面,三姐老实,只是有点小虚荣,和她悄声说:“二姐姐戴的八宝珍珠项链,颗颗有这么大……”
杜从宜看到了,心说她头上的头面可比脖子戴的那八宝珍珠项圈更贵。
杜从宜懵懵懂懂点头,杜从珍也只当作她不识货,和她科普今日来的客人,两位郡主,两位侯夫人,总之今天来的都是贵客。
杜从宜头都不抬,杜从蕊给母亲指了指都亭侯夫人马氏,低声说:“今日第一次带小四出来,让大家见一见,然后我回去再和祖母分说。”
她嫁的是都亭侯的姻亲伯爵府刘家,她家里的老夫人,和都亭侯府的老夫人是姊妹,她相公虽然是庶出,因是老夫人带大的,十分受偏爱,相公的胞姐就嫁进了都亭侯府。
这次也是因为都亭侯府的三郎君听说去年城外跑马伤了腿,影响了亲事,这才没办法,朝门第低的门户相看,杜从蕊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妹妹,并给母亲去信,母女两人努力促成这桩婚事。
三郎君虽然腿疾,但是侯夫人的幼子,侯夫人十分疼爱。能进都亭侯府是妹妹们的造化,杜从蕊是真心这么觉得。
冯氏拍拍女儿的胳膊,安慰她:“三姐儿性格绵软一些,小四性格其实十分刚强。只是你父亲已经给三姐儿定下了张家。”
杜从蕊不以为意说:“刚强又如何,嫁人不就是看门第,看身份。将来金尊玉贵,她一个逃难的流民出身,侯府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她会记得咱们的好的。”
冯氏点点头,杜从宜隐隐约约听着,心里发寒,这是什么鬼道?
她真是还不完的债,磕不完的头,封建余孽真真该死。
汴京城的贵族子弟们都十分热衷打马球这项危险的运动,城外跑马,练习马球其实很危险,这位侯府公子是因为马上摔下来腿坏了,才来找门第不高的女子,就这样都仿佛像是赏赐……
穿过游廊就进了花园里,里面正厅里人很多,她跟在冯氏身后偷偷观察着,里面坐在上首的几位夫人,其中一位一身褐色衣裙,十分贵重,只有她一直在细细打量面前的小女生。杜从宜猜应该就是她儿子。她四处环视,今天带年轻女孩子来的人家不少,这样她也不显得突兀。
杜从珍反而没什么顾虑了,见了人就笑,还嘴甜,更显得杜从宜十分木纳。
好看归好看,但是太过木纳,反而不如杜从珍讨人喜欢。
姐妹三个跟都亭侯夫人见礼,杜从蕊笑着说:“见过大伯母,这是我两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