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鸳鸯佩(178)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谁也见不着他了。

他也很光棍,和宗瑞称兄道弟,日日让赵吉来给他送饭,官家不就是故意让他当这个靶子吗?他可以当,但赵吉也要在跟前走动。

治国安邦的策略他不想学,怎么识人也难。

就如那位范德范大人,始终不肯买他的账。

二月初八,他和赵策请假,要回家看望祖母,赵敬给他托人递了消息,说祖母病重。

赵诚为了请假,简直声泪俱下,陈情表背诵的流畅自然。

赵策看着他‘惺惺作态’,难得问了声:“当真是上了年纪,你祖母是不是周老大人的幼妹?”

赵诚也不知道他怎么会想到这里来了。

依旧答:“是,祖母的哥哥确实是周大人。”

赵策叹了声:“朕有些印象,是个慈爱的人,宗瑞,内库取一支五十年的参,宣张三元一起跟着去看看。”

宗瑞看了眼赵诚,见他直气壮,都没刚才态度谦恭,他看的都无奈了。

赵诚犹豫之后还是谢恩了。

赵策没好气:“你倒是不客气,滚吧。”

赵诚臊眉搭眼挨了顿呲,也不生气,起码赵策这个人嘴贱,但是心胸还是有的。

他前脚走,后脚赵策就感慨了一句:“倒是个孝顺的。”

宗瑞听的心惊肉跳,赶紧说:“官家调教的好,小赵大人只是性情桀骜。”

赵策冷哼:“他什么时候听话,才是怪了。”

赵策知道,赵诚这种早慧的人,是难受制于人。他也知道,起初他是真的计划好,让赵吉接任,他几乎没有动摇过。

尤其太子走的那夜,他连着几夜没合眼,不知道往后的路该怎么走。

可下定决心,等到大宗正将赵诚带到他身边,他想起这个人了。

赵诚一看就是那种聪明而擅长偷懒的男孩子,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类孩子了。

可惜太子和赵吉都不聪明。

太子性情阴柔,少有活泼的时候,赵吉腼腆单纯。唯独这个赵诚,一点就通,聪明的过分了,可又善于装傻,朝中的事情他大约是都明白,每日在他面前装成傻子。

人就是这样,总有恶趣味,恨不得每日骂他一顿,让他紧一紧皮。

相处久了,也平添了些乐趣。

甚至心里也会动摇,最初的决定,真的就是正确的吗?

不,他不确定。

只是还需要看看,一切不着急,一切都不急。

慢慢来。

第097章 兄弟夜话

赵诚像吞了苍蝇一样,领着宗瑞和那位御医回了家。

离家好几天,等再回来居然觉得家里都陌生了。

宗瑞进了端王府送药,不到半天,相熟的亲戚们就都知道了。

人是赵诚带回来的,赵诚也解释不清楚了。

老夫人是春天感了风寒,发热难退,赵诚守在床前问:“还冷吗?”

老夫人睁开眼,看着他,糊里糊涂问:“淳直啊,你舅舅劝你三思,北上的路不太平。你不能只顾着自己……”

赵诚听的皱眉,这是烧糊涂了,他回头仰望着外面的人,问:“张太医,祖母这是?”

张三元这两日被宗瑞盯着住在端王府里,对赵诚自然和和气气说:“大人,老夫人是年事已高,难免损了心神。暂且稳定着呢。”

她能把赵诚当成他父亲,只是有点恍惚了,因为赵诚一进门就来了正院,还穿着官服。

赵敬劝赵诚:“回去先换身衣服,休息休息,祖母这里有我在。”

陈氏今日也在,杜从宜走之前和她说了声,但没亲自去打招呼,她就有点小心眼生气了。

这会儿见了赵诚还是有点生气,只是今日长辈们都在。

张三元也不敢用猛药,只是温和滋补的药用了,赵策这个人不吝啬,宫中的药不要钱似的,宗瑞又是个会察言观色的,等一剂药下去,等了一个半时辰,老太太短暂睡了会儿就醒了。

再醒来果然精神气看着好些了,见大家都在,还感慨:“老了,不中用了。连累你们也不安生。”

邹氏抚着她起来,用被子裹着她,赵宗荣和赵敬父子就站在窗前,赵诚反而坐在前厅的罗汉床上,见宗瑞还是不肯回去,就问;“你今晚也住我这里?”

宗瑞笑的像个弥勒佛:“小赵大人说笑了,既然老夫人情况稳定了,老奴也好回宫和官家复命。”

赵诚看了眼里间,眼神制止了其他人,自己独身送宗瑞出去了。

等他再回来,屋子里的人散了一些,只有大房的人在了。

见赵诚进来,赵宗荣就问:“宗大班回宫了?”

“是。”

“官家打发人来的?”

“是,我同官家告假,说祖母病了,回来侍疾。”

赵宗荣却不接受他的说辞,只说:“家里用不着你来侍疾,你该本本分分当差。”

赵诚:“……”

好嘛,你也是个大聪明。

赵宗荣这个人就很矛盾,他如今只是个五品少监,仕途跟着父亲一样,早已经没指望了,但是他儿子出息,二甲第四名,开了年再门下省听差,将来是有大出息的。二儿子听说和郭奉有了交情,得了中军总领郭奉的赏识,将来也不会差。他沉寂的心思,又上来了。

侄子更是成了官家近臣,虽然赵诚这个时候有些敏感,京中的传闻他有耳闻,但还是觉得不可能。

官家是个性情刚直的人,不可能越过祖宗礼法,轻易就定下过继宗室子弟的。毕竟后宫若是有出,也未可知。

赵敬见赵诚一直在招待宗瑞和张三元,这会儿见祖母精神好些了,又催说:“五弟累了一整日,先回去休息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