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鸳鸯佩(228)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之后再没碰画笔,她开始频繁研究机械,画废的纸一沓一沓,又让来宝到处去找矿石,找硝石,找煤石。

她彻底回归到工科,开始研究这些从前根本不在意的东西了。

入冬后人都不爱出门,赵诚走后,赵昭月跟着杜从宜学画也停了,扬州传来消息,赵昭云生了儿子,母子平安。

杜从宜在老夫人的院子里听着一家人热闹,屋子里的花草长势好,因为老夫人这里有炕,陈氏就把孩子放在老太太的炕上让人看着,和杜从宜说:“我之前太忙,没来得及修东暖阁,祖母这里是真的好,冬日里睡也暖和。”

老夫人笑说:“若是觉得凉,就把孩子带过来放在我这里,等开春暖和了再抱回去。”

陈氏:“他闹人的很。夜里不好好睡,闹的您也睡不好,再说了我们屋里装壁炉了,暖和着呢。”

她是万万舍不得把孩子送到老夫人这里教养的。

老夫人也不强求,邹氏见杜从宜一直不说话,看了几眼。年底周家人来了一趟,汴京城因为北方的战况,气氛不太高,大家都心里惶恐,若是挡不住北方的铁骑,那可怎么办。

周家说,吕顺没挡住,端王府的两个子弟都在北方,能召回就召回吧。

前一日老夫人刚收到赵恒的信,赵恒说赵诚出城东去了,他自己可能要绕路回京了。

老夫人一整日都没说话,大约是担心赵诚和他爹爹一样,一去不返,埋骨他乡。

第125章 战前

杜从宜单纯是不知道赵诚的境况,南北书信隔绝,实在是没办法,再说这种时候她也写不出什么信。

她只做自己的事情,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对信念很执着,她少有彷徨或者是多愁善感,或者遇事就病倒的状况。

她反而是焦虑之后,就会冷静,事情越大,越冷静。

来安在赵诚走后撑了半个月,就病倒了,但是她完全没事,直接让惠安把院子管起来。

惠安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性格,这次也知道轻重,日日陪着来安,说话也变得和声细语了。

杜从宜反而每日和来宝出城,她做的事情别人很难解,她也不解释,发给北方的信也迟迟没有回音,她也不等待,赵诚是个聪明人,知道事情轻重缓急。

连着将近一个月,她每日早出晚归,汴京城的第一场雪来的时候,她还在城外试验,最原始的。

改良过很多次,每次的试验都需要花很多时间。

按照最佳配比,若是引爆,引起伤亡,其实需要的体量非常大。

她只是在初级试验阶段,来宝这次听到声音,吓得面无人色。因为这次杜从宜用三十公斤做实验。直接把实验计量加大了三倍。

杜从宜也不确定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而且她绘制的攻城机械,结合起来的设备,没有赵恒之前的班底,造不出来。他们寻不到最顶尖的工匠。

所以她只能初步将配比好,然后一同给赵诚送去。

城外飘雪的时候,杜从宜心里还在想,北方人不惧严寒,河水上冻,骑兵如履平地,更挡不住。

来宝看了眼时辰:“咱们该回去了,要不然惠安会骂人的。”

杜从宜:“让麻二尽快收拾好,把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平整,小心别人问起。尽快送到北面去。”

麻二离得老远,一路狂奔过来,杜从宜这个女主人,真不是一般人。一个人出行上路,做的都是离经叛道的事情,麻二一直觉得赵诚都不同寻常,但他夫人毫不逊色。

杜从宜见他浑身是土,整个人都灰头土脸的,皱眉说:“我之前和你们嘱咐过了不要靠近,那个不是闹着玩儿的,会死人的。”

麻二刚才离得近,声音还又些抖,结巴说:“我没想到,威力这么大。”

杜从宜:“连着这么久,我只能配比出来,但是怎么改进,怎么用,其实我不知道,需要你们大人操心。”

麻二立刻说:“大娘子放心,这趟我跟着去,务必把东西送到大人手里。”

杜从宜:“好。你早些回去吧。”

她回家有些晚,一进院子,惠安就急匆匆冲她来说:“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正院已经催了几次了,赶快去!姑爷不在家,你也不能随心所欲,小心老夫人罚你闭门思过……”

杜从宜面无表情听着惠安唠叨,也不说话,换了件衣服,带着惠安就去了正院。

走到路上,见府里的女婢们到处祭扫,她才想起明天是冬至。

今晚小辈都在老夫人院子里用饭。

只是她来的晚,就等着她了。

老夫人问:“这是刚回来?你们院子里说你今日去城外通天观求平安符去了,这个月,你日日出门,快把汴京城的庙都走遍了,何苦这样,若甫是个稳妥性格,你不能这么煎熬着过日子。”

杜从宜没办法,由想的太充分,这会儿都不好应声,幸亏爆破试验的差不多了。

其实威力没有多大,除非用吨级别,要不然只是威慑。

她脑子里乱糟糟想着,嘴里应付说:“明日就不出门了,冬至天冷,还有家里也要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了。我母亲前些日说是不放心,想来看看我。”

老夫人听着立刻说:“那再好不过了,你们姐妹几个都是伶俐人,多过来坐坐。”

一屋子女眷们坐在一起,壁炉的火烧的旺,屋子里暖洋洋的。

陈氏就坐在她身侧说:“你看你,都瘦了。”

赵昭月说:“五嫂平日里常常半夜都在书房里看书,十分勤奋。”

邹氏:“我让你认真练字,你就知道推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