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30)
因为没有家世地位,赚钱才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杜从宜才要潜心赚钱,要给自己很多保障。
但事出突然,还没等她忙完,好好的马球赛出了乱子,杜从宜考虑后先下手给杜家送回了消息说听闻城里不安静,相国寺闭门谢客几日,她可能要在相国寺多留几日,请杜良镛和冯氏放心。
事实上冯氏这会儿还真顾不了管她,因为老大又回娘家了,听闻两个妹妹婚事,尤其是不相干的杜从宜的婚事,居然堪比一步登天,她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回来专门论来了。
本来二妹的婚事就比她好,她心里不舒服,结果这会儿老三、老四,更是节节高升。又一听老三去了老二家里,杜从薇一猜就有猫腻,立刻问:“母亲,你和我说实话怎么回事?好端端的,她怎么去了老二家?难不成老二要纳妾?”
冯氏立刻喝止:“你胡说什么!”
杜从珍这个事情,能做不能说。
冯氏向来不言语,全凭杜从珍自己去努力。这件事若是成了,对二姐时有好处了,这件事她有私心,但最重要是三姐和梁小娘自己是愿意的。
老爷的故交张家夫人原本确实看不上老三,张夫人上次说得分明,当时态度颇有些倨傲,说等明年儿子高中后,一切都不晚。
冯氏虽然气恼,但也无法,平白被人羞辱一顿,也是心里有气,尽管老三不是她生的,但这样平白让人看不起她一样不舒服。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老四和端王府的亲事定了,张家又巴巴送帖子来相邀起看灯会,冯氏特意没有去。
张家那边估计自己也心虚,暂时没了下文。
第015章 冯氏
冯氏这这会儿也焦躁,事情若是一个处不好,杜家的名声也要跟着坏掉的。不知蕊姐儿那边是不是安排好了,若是珍姐儿争气,能入了都亭侯夫人的眼,把这个名分定下,将来对蕊姐也能分忧,蕊姐在罗家并不轻松。
冯氏忧心想着,当娘的就是这样,一颗心分成几瓣,每一个都要操心。她又安抚大姐儿:“你二妹在府中艰难,自从上次小产后,迟迟不能有孕,再加上想家,家里就让老三去伯府陪陪她。她在府中又婆母、妯娌相难,只好仰仗老夫人宠爱,可这些远远不够的。你府中简单,一向是凭你做主,无人敢为难你。我心里也放心些。”
杜从薇放下茶杯,嘟嘴;“我嫁了一个穷司差,有什么可放心的?还有什么好为难我的?若是能入高门,我难道不愿意吗?二妹、三妹就不说了,那老四凭什么?说句难听的话,她一个野种,母女两走投无路被爹爹收留,反而夺了咱们家的气运!真真是母鸡插上毛,成凤凰了!”
冯氏谋算仔细,但也知道不可逆天改命,阴差阳错的事情那么多,谁能说不准呢?
杜从宜母女的命运不济,她是知道的,也从没把那个张娘子放在眼里,即便老爷多有疼爱,那张娘子始终都是淡淡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人的命运,就是这样,既然人家有这等运气,就不可强夺。
“那是你爹爹和人家定下的,当初老三已经说定了张家,家里只有老四没有亲事,不给她,难道给你?”
杜从薇听着就来气:“母亲糊涂,张家有什么好?何不将老三送进端王府?我也未尝就不可!”
冯氏想起那场阴差阳错就心烦,“胡吣什么疯话!你爹爹吃醉了酒,不光和人说了幼女,家中排行第四,更说了是张娘子带来的幼女,视若亲女。若不然京中那些人家对咱们家多是诋毁。就安平郡主寿辰,京中贵人们都想见见老四,且已经过了明路了。你歇了心思吧。”
杜从薇也是趁一时口快而已,她口口声声嫌自己夫君穷,但是让她弃了她又舍不得,这两年每每回娘家的闹事,好脾气的夫婿也屡次来接,夫妻两感情其实还不错。
她吃着瓜子,放下撇嘴:“算了,母亲自己做主便好。”
结果晚间,杜从蕊送来消息,说伯府罗家老夫人带着她和老三去了都亭侯府。
杜从宜对这些一概不知,她的临摹已经选好了,裱糊的手艺,至今还在练习,只剩最后裱框镶嵌,每一步都重复很多遍,不厌其烦,连惠安都学会了简单裱糊。
但是惠安这几天十分勤劳,每日出门卖包子,偶尔得了赏钱,居然已经攒下两贯钱了。
这是完全靠着她自己赚来的巨资,而且还方便了她每日出门聊八卦,每日在州桥夜市里和东西邻居们一起胡扯,这日回来,她居然带来一桩生意。
“四姐儿,我今日听说,那官家被人射箭重伤,朝中相公们都大乱了……”
来宝听的骇然,杜从宜也诧异,但是一想又知道不对,城中街上一样热闹,夜市都是一样的。可见是传闻。
“惠安,你哪里听来的胡话?”
杜从宜也说:“没事,不过是传闻,城中不安稳,我们晚些时候回家。”
惠安有滋有味说:“住在外面,其实也挺好的。”
来宝嘟囔:“不是你说,要住在大树之下,才好得庇佑吗?”
要不然也不能一意孤行签了十年契约卖身给张娘子。
惠安伸手吓唬来宝一下后才落寞说:“当年你屡次闯祸,官人病成那样,我只靠着做绣活儿赚不到养活你和给官人治病的钱,何况那泼皮屡次纠缠于我,当然不同了。如今攒了银钱,也可给你说亲了,等你成家了,我自然也就放心了。”
来宝听得心酸不已:“那还是先将你嫁出去为好。你的嫁妆我攒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