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鸳鸯佩(44)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她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守法的好公民,和连颂这种法外狂徒做朋友有压力,但不至于指责他知法犯法。她自己除了缺钱的时候,她才去走钢丝,其余时候还是能做个守法公民。

反正在她眼里,连颂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法外狂徒。

她是真的冤枉连颂了,连颂对她是真的欣赏,也是真的喜欢,寻常的假画,根本不会送到她眼前,欣赏一个人才,就是不惜财。

尤其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

杜从宜进游廊,连颂就看到了,他发现杜从宜每次来进了宅子从来不打量,只管走自己的。她和别人都不一样。

他心里觉得好笑,笑问:“你今日好闲情!”

杜从宜站在院子里,试探问:“少东家今日请我来,是有什么事?”

连颂浪荡自在,靠在榻上,似没骨头一般,她从来不喊自己的名字,向来管自己叫少东家,其实只有他自己亲信才这个叫他。

他笑着:“并无什么事,只是请你喝杯茶而已。”

杜从宜听的好笑,多任性的人。而后觉得自己防备心过重,每次心里都觉得连颂找她都是为了干坏事。

这个朋友处的一点都不坦荡。

她和连颂一条绳上的蚂蚱,彼此都知道底细,就是将来有什么事发,也是跑不了的那种。

这种时候,还故作什么姿态。

故而她大大方方笑说:“可惜我是个俗人,并不爱喝茶,辜负了你的美意。”

连颂大笑:“那就喝酒吧,总有一样喜欢的。”

杜从宜进去后就坐在他对面,然后提要求说:“我倒是挺喜欢听那位崔行首弹唱。”

连颂越发觉得她有意思,只管笑说:“这个简单,翠微,去让崔娘子带着琵琶来。”

不过片刻间,那位女子抱着琵琶果真来了,杜从宜揶揄笑他:“我以为她是哪家坐馆的行首,结果却是你养的娇娘子。”

连颂笑着解释:“实非如此,是她自己惹了祸事,让人送到我这里避祸来了。可不是我养着的。”

崔行首垂首丝毫不敢插嘴,杜从宜并不十分懂这里的曲子,:“就唱上次的曲吧。”

说罢身边有美婢端着饮子进来,正值初夏,果汁盛行,她听着曲儿,坐在窗口吹着风,实在惬意。

连颂转头看她,见她倚靠在椅背上,窗外有风吹来,她微眯着眼睛,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团光晕中,半眯着眼睛认真听曲儿,十分享受,仿佛午院里的微摆的绿牡丹,从容大方,美得有些不真切。

哪里是那些循规蹈矩低头敛首的小娘子可以比的。

崔娘子看着连颂盯着杜从宜出神,心中更是惊愕,等一曲终了,杜从宜果汁也喝了,曲儿也听了。站起身说:“谢少东家招待,今日十分尽兴。我这就要回去了,家里管的严,咱们下次见。”

连颂在她回头那一瞬收回视线,复又变成浪荡风流模样,笑着说:“改日,再请你喝酒。”

杜从宜大笑:“一言为定。”

她出门几步,然又回头问:“不知少东家可知,杭州寻常产业,作价如何?”

连颂登时被问住了,而后诧异:“怎么?你要杭州置产?”

她笑笑,眨眨眼:“未尝不可。”

连颂的七窍玲珑心瞬间活泛,笑着说:“这个好说,待来日,我路过杭州,替你打听一二。”

他说的是打听一二,其实已是认定她会去杭州。

她和所有官家小娘子不一样,她渴望自由,自己攒钱,有自己的想。

总之一句话,她不该被困在内宅。

杜从宜从这里出去,然后看了眼赵诚给的地址,没想到他买的铺子,居然在繁华处,而且时两间二层小楼,前门脸和后面院子完整。

来宝都惊讶说,这处宅子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贵。

她这会儿满意了,那草包美人果真办事得力,才真的回家去了。

回去后惠安已经将房间里翻的乱七八糟。

她看着惠安翻出来张娘子的那口红木箱子,里面是张娘子的所有遗物,她不喜欢翻看旧人的东西,所以一年多时间从没有打开过。

惠安一边,一边说:“也不是惦记她的东西,只是旧东西还是要翻出来晾一晾,小心生了虫。”

杜从宜也不反驳,只是看着,见她拿起一个螺钿漆盒,她还好奇问:“这是什么?”

惠安笑说:“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她说着翻开盒子,杜从宜一眼看到盒子里的那块五龙玉佩,还有几封书信,还有一对婴孩的赤金手镯,一个金项圈双龙携珠,十分精巧。

惠安不识字,所以看着东西,笑说:“必然是她留给你的东西。都是些好东西,你们家从前怕也富贵过。这兜兜转转,你能进端王府,说明你命里确实贵重。”

杜从宜心里惊疑,这种东西不就是认亲才用得到吗,张娘子百般留着,只能是‘她‘的。

那‘她’究竟是谁?

她最后还是没有打开书信,张娘子身上的秘密太多了,抖落开了对谁都没好处。她人已经去世了,那些就不关她的事,她不会过问的。

等惠安将里面的东西清楚,和云雀说:“晾一晾,去一去霉气,下个月都带带走的。”

杜从宜听着惠安忙忙碌碌安排,惠安身上有种生机勃勃的活力,她好像对去端王府的生活充满希望,仿佛离开这个院子,她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连带着杜从宜也被她感染了,跟着自己的东西,翻出来很多她练习的画稿。

她的家当最值钱的不是衣服首饰,而是她的颜料和那些贵重的纸笔,那些玉石刻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