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69)
这会儿看着店铺也不觉得激动。
杜从宜看了眼柜台里的首饰,来宝还在介绍最近的生意,杜从宜问惠安:“我教你做一种绒花,你做不做?”
惠安:“啊?”
来宝问:“她怎么了?”
杜从宜轻描淡写:“没事,可能累了吧。”
惠安看着她,似乎在说,你捅这么大篓子,就不怕收拾不了吗?
杜从宜才不关心,只管问:“你学不学?”
惠安:“学!”
杜从宜说是教她,其实自己也是个半吊子师傅。
两人带着上好的丝线、工具包,然后回家等杜从宜画好花样子,才能开始。
惠安现在对她说什么都不反驳了,她真是个能把天捅破的人,惠安现在就怕她出去闹事。
等晚上回去,赵诚已经出门了,杜从宜想起今天的事,还是带着惠安去了趟老太太院子,听说大伯母和大嫂婆媳也已经回来了。
说到底是她在别人家里闹事了,在不在,反而成了其次。
总之还是要给都亭侯府一些面子的,这个面子需要端王府去送。
所以她见了老太太就说:“祖母,我今日惹大祸了。”
老太太已经听邹氏讲过了,邹氏言语中对她很是喜欢,老太太就笑着问:“这是闯什么塌天大祸了?说来听听,只要不是把天捅破了,我都替你挡着。”
瞧瞧,这种善解人意的老太太,谁能不喜欢?
杜从宜就将今日的事情给老太太讲的清清楚楚,然后也十分坦诚说:“我态度这么强硬,其一有为我三姐撑腰的意思,其二也是为我自己,我确实恼怒,我们是杜家女儿,姐姐若是过得不好,我就是再好,也脸上无光。我虽不是杜家亲女,但也知道要感恩。出门在外,我们的名声,也是父母的名声。”
老太太点点头,一直静静听她说完,才说:“就这件事,你做的没错。有脾气也应该的,起因还是他们府里管教不严,内宅毫无规矩,仆从们闹出来的乱子。你吃吃亏在年纪小,辈分小。但处的是没错的,剩下的有你大伯母,你不用操心了。”
老太太笑着说:“至于你早早溜回来,这样,我明日让人去给都亭侯府老太太送一份礼,事情不大,不用怕。至于以后,再遇上这种事情,也不用这么闹,真遇上不长眼睛的,躲开就是,免得自己吃亏。”
这才是大女主的样子,说话做事不徐不疾。
第035章 惠安
老太太说完只是安慰让她别往心里去,而后叹息:“我年纪大有我在呢,没事的。说到底是她们亏在先,你的脾气倒是干脆,你和你小娘进杜家的时候多大了?”
杜从宜:“十二岁吧,我不太记得了,当初发高热大病了一场。”
这就是和聪明人说话的好处,互相抬举,互相给面子,和和气气把事情处了。
老太太仔细瞧着她的眉眼,总是觉得哪里眼熟,但又说不出来哪里熟悉。
按照邹氏说,她和杜家几个女儿明显不一样,这不是冯氏教养的功劳,难不成冯氏不教自己女儿,反而单独教这个和杜家没关系的继女。
只能是天生的。
杜从宜陪着老太太聊了会儿,把今天的事彻底处干净了,才回了院子里。
回来的路上惠安问:“今天的事,真的没事了?”
杜从宜:“当然。我这不是上下打点完。”
惠安:“你这算什么打点?也就是老夫人心慈。我今天真的以为你要完了。”
杜从宜笑起来:“不就和人吵一架,我怎么就完了?”
“你名声完了。”
杜从宜:“拨开表象,看本质。你觉得今天因为什么?”
惠安:“那个贱蹄子骂咱们家,但是那只是个不懂事的女婢,交给人家主人处就行了,这才是体面做法,你闹到侯夫人的贴身嬷嬷给你跪下,就是很大的事。哪有你这么办事的?”
“那她为什么非要给我跪下?都不肯直面我的问题,去请三姐姐?”
惠安卡壳了。
杜从宜看着她的眼睛,很认真说:“因为她没,因为从他们夫人到罗三,府里上上下下,都看不起三姐,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她就要用自辱的方式,将我拖下水。无取闹的人,最喜欢用这一套,自辱一番,将对方拉下马,她自己是个下人,无所谓,但我身份不一样,不可能不在乎名声,就是吃定我顾忌身份。但身份和名声,是最没用的东西。只有自己的感受最真实,只要你觉得别人冒犯了你,那么不要怀疑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对,肯定是对方错了。”
惠安安静了一会儿,却说:“好歹毒的婆子。”
但是又补充:“你的道好霸道。张小娘是多好的性格,怎么就生出你这么霸王的性子?”
杜从宜根本就当没听见:“我其实不是生气她骂人,只要态度好,我不会找茬的,是她们把人三六九等。我在她们眼里就是九等,虽然她们嘴里说着伯爵夫人,但眼里其实并没看得起我。一个女婢敢呵斥我们,你觉得当真是女婢不懂事,还是内宅所有人其实都是这个态度?三姐姐是小门小户出身,那也是他们侯府明媒正娶的。我就是要告诉她们,想说人坏话,背着人就是了,但是别在我面前管不住嘴。”
惠安丧气:“说来说去,还是对你名声不好。”
杜从宜扭头看她问:“你觉得我名声不好?”
惠安:“我当然知道你好,那外人……”
“外人干我什么事?我身边的人觉得我好就行了,我又不和外人过日子。”
惠安听得她这么大胆的话,都脸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