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94)
年初风波,东西府相公全都罢免,如今当前的是林汝为的父亲林副相总领西府,东府相公是河东出身的张文饶。
十几年前的旧案,不好找。
第049章 罗家
赵诚本来也不想打听杜从宜的身世了,这种事情问不问都意义不大,结果杜良镛多嘴了一句:“张小娘一口吴乡软语,偏偏四姐是汴京城口音。两人说话也不影响,就是家里人听着闹笑话。”
赵诚看他一眼,没说话。
老丈人喝醉了,难免说话失了分寸。
他才让周全将人背上马车,送回去了。
等他回家,杜从宜已经早早回来了,他还诧异:“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杜从宜:“咱们府里今年送出去的月饼,成了汴京城一景。我二姐今天才托我帮她烤一些,她留着送人。”
“中秋都过了。”
杜从宜:“中秋是过了,但是端王府的礼盒又没过时。”
赵诚确实没注意,没想到今年端王府的中秋礼,这么受欢迎。
杜从宜今日中午去的,把礼物给了杜从蕊就回来了。
罗家真是个是非窝,复杂程度远超杜从宜的想象,就那么一会儿功夫,她就见识到了。那位罗夫人说话十分刻薄,杜从宜觉得她不是杜从蕊的对手,因为杜从蕊的能力比她高,起码笑着把事情办了,不像她一边做一边破防,一边诅咒还骂人。
罗家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庶子庶女还不少,杜从宜代表老夫人出面的长孙媳,管家权的三分之一在她手里。
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种修罗场,杜从宜一点都不想沾,就算她跑得快,依旧被罗夫人剐蹭了几句:“哟,这位就是当日在都亭侯府大闹的端王府的那位孙媳吧?瞧着就爽利,我们府里今日若是招待不周,可千万担待,闹出什么乱子了,大家都丢脸,你说是不是?”
惠安没好气:“我家伯爵娘子最见不得狗眼看人低的做派。”
惠安的气派比她大多了,她笑了下都没说话,罗夫人被气的不轻,杜从宜告辞了两句,赶紧领着杜从蕊的人赶紧走了。
是非窝,真的不是好地方。
汴京城今年中秋礼,端王府确实大出风头,邹氏这种完美上司,都没想到陈氏和杜氏两个小年轻,事情办的这么漂亮。
以至于她走到哪里都备受欢迎。
当然她今日没有去都亭侯府,她领着儿女回娘家去了,她父亲人在淮南,母亲和哥哥就在京中。
娘家的嫂嫂和她笑称:“你们府里今年也热闹了。”
邹氏笑说:“有两个小辈能办事,我也轻松。今年的中秋大都是她们办的,我反倒没做什么。”
她娘家嫂嫂问:“倒没看出来,小门小户出身,做事情蛮漂亮的。那日都亭侯府的事情我听了一耳朵,有些骨气。”
邹氏:“我瞧了眼,姐妹几个,就她最有骨气。大约……不是杜家孩子,和那几个不太一样。”
“不是杜家的?”
邹氏笑说:“本也不是什么秘密,当初定了亲事杜家就给来了信,和后院公爹说了,公爹就把信给了我们家老夫人。信中解释的清楚,不是家中庶女,是随家中小妾一并到的杜家。老夫人觉得这缘分来的莫名,不一定是坏事。杜家也是守礼本分的人家,而且信物都交换了。这亲事就成了,谁也没有节外生枝。人看着是个聪明的,也少是非,和老五也处得来。”
娘家嫂嫂笑着说:“可见是桩好姻缘,你们家五郎那可是汴京城有名的好样貌。”
邹氏却说:“杜氏容貌配五郎,毫不逊色。”
说的娘家嫂嫂都有点好奇杜从宜了。
“是吗?”
两人闲聊着,院子里的孩子们玩闹,赵昭月是个调皮性格,中秋节的兔子灯,月饼,小玩具都是赵诚给她送的,赵诚这人也闲的,好不容易去一次店里,见不得人家木工闲着,就三两句让木工造了一大箱子积木。
木工也是老实,笑呵呵说,这有什么累的,搭把手的事儿。
他回来就给小孩子们散礼物,从来不空手。
邹氏两个孩子都小,中秋礼物这不就有了,赵裕年龄大一点已经十岁,玩的少,赵昭月才八岁正是爱玩的年纪,玩具走哪带哪。
“这是我五哥给我做的,你们想要等我回家和五哥说,他要是有时间了,肯定会答应我的。”
姑嫂两个听着赵昭月‘耀武扬威’炫耀她的玩具,邹氏无奈:“她这一辈她最小,哥哥们宠着她,五郎给她做的花灯,都能用到明年,这又惦记上了新玩具。”
嫂嫂笑说:“女儿外向,你们家五郎倒是好性格。”
邹氏回想了一下,五郎从前也不是这样的,纯直是纯直,但也鲁莽。
自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像突然开窍了,人也稳重了,做事说话都十分干练。
外面小孩子们都玩闹开了,赵昭月开始分发她自己的月饼,和点心,就是不一样。
罗家热闹,杜从宜虽然提前走了,但是为了给杜从蕊取东西的,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其他宾客来的晚一些,杜从蕊今天出尽风头,凡事来罗家的客人,今日回家都有礼盒,礼盒还是端王府的。杜从蕊指明了,这是她妹妹送她的礼盒,今年端王府里的点心出彩,这就是她的脸面。
而杜从珍今天来罗家赴宴,是代表她婆母都亭侯夫人。
母女三人聚在一起,杜从蕊忙的脚不沾地,冯氏看着杜从珍,好似比上次见胖了一点。
“怎么样?都亭侯府都好吧?”
杜从珍对冯氏,是很感激的。要不是冯氏成全,她不可能进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