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郡主想要什么都会搞到手(165)+番外
谢玄奚温声答:“看我将要过门的妻子。”
他的小妻子。
谢玄奚咂摸着这几个字,只觉得满腔爱怜与喜悦快要从胸膛里溢出来了。
崔宝音红着脸,将刚买来的炸元宵喂进他嘴里,声音低低地道:“你闭嘴吧。”
夜色如水,街上行人散了不少,但仍然热闹,沿街的香药铺子,茶坊酒肆,客栈食店,都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还有叫卖新鲜龙眼荔枝的,水晶脍科头细粉的,就连元宵也做了三样,煮的炸的冷淘的……
崔宝音走马观花一般逛着,忽然见着一盏栀子花灯下立着一位女子,两人目光相接,那人抿唇笑了一下,崔宝音亦对她轻轻颔首,以表示意。
注意到她的动作,循着她的目光,谢玄奚也望见灯下的人,偏过头向她问道:“那是谁?你认得?”
崔宝音咬了口炸元宵:“算是有过一面之缘?叫徐瑶簪,父亲在翰林院做官。”
谢玄奚若有所思地垂眼。
翰林院,姓徐,莫非是徐瑞的女儿?
如果他没记错,皇上升了户部侍郎黎宣做尚书,补的是冯衡的缺,如今户部侍郎的位置空下来,便是徐瑞与孟惟清在争。
原本有摄政王举荐,孟惟清升任侍郎是板上钉钉的事,谁料半路杀出来个徐瑞,背后又有范阳卢家支持,是以皇上一直权衡不定。
“怎么遇见的?”
崔宝音不高兴地看他一眼,烦不烦啊,一直问来问去,一份炸元宵她吃了一刻钟都还没吃完,尽回他的话了。
她捏着竹签在炸元宵上戳来戳去,一边戳一边将几日前发生的事说给他听。
谢玄奚默了一瞬。
倘若真是徐瑞的女儿……
在这个节骨眼上,撞到宝音跟前,她是想做什么?
他眼睑微垂,摸了摸她的头发:“凡事要多小心,别太轻信于人,知道吗?”
崔宝音听不下去,又往他嘴里塞了一只炸元宵。
她又不是三岁小孩,况且,她可是在宫里待过的,见识过的魍魉手段,哼哼,说不定还不比他少。
谢玄奚还是不放心,晚些时候回了府里,又将苍叙召来:“去查一下徐瑶簪这个人,应是翰林院徐瑞的女儿。”
第89章
过了上元,街上撤了彩棚花灯,定京城又恢复成平日里的模样,高门院墙上遮覆了黛瓦一整个冬日的积雪,和街边桥下河面上经久不化的浮冰都逐渐消融,又是一年春日了。
崔宝音为这时候已经等了许久,从上元后便让香云居,霓裳坊的绣娘们进府里来裁新衣,春辰、半见、扶光,茱萸、芙蓉、孔雀,总之什么颜色鲜嫩就要什么颜色,什么纹样热闹就要什么纹样。
等两家的衣裳送过来,裴信姝邀她出城踏青的帖子也跟着到了,同行的自然也有贺初窈。
三人分别坐着家里的马车出发,到了朱雀街上遇着,崔宝音掀起帘子看了看,“怎么我们一道出来,就阿姝你的马车最大?”
裴信姝抿唇笑道:“知道我要出门,外祖母特地让我坐了她的马车。”
“难怪!”贺初窈探出脑袋,“这么大的马车,你一个人坐着肯定无聊吧,不如我们俩过来陪你,正好路上也说说话。”
崔宝音一听,立时放帘子,下了马车。
她上到裴信姝的马车里,挨着她坐下,歪了歪头,仿佛有什么惊天大发现似的,指着她道:“你今日手里竟没拿书!”
随后而来的贺初窈也看了看:“居然是真的?”
裴信姝看了看她们,无奈道:“马车颠簸,看书容易头晕眼花。”
崔宝音“噢”了一声,又问:“我们今日要去哪儿?”
她说着,捻了块糕点,咬下一口,便又捻了块给贺初窈:“你快尝尝,这个好吃。”
贺初窈接了糕点,却没吃,一言难尽地看着她:“你就没看阿姝帖子上写的地方?”
帖子上有写地方?
崔宝音不记得了。
她摇了摇脑袋:“没有呀,我就看见她约我出去玩儿!”
裴信姝捏了捏她的脸:“我包了拂玉台,我们过去给你钓小鱼炸来吃。”
崔宝音最近喜欢上了吃炸小鱼,从定国公府到崔家再到宣平侯府和贺家,总之谁家都得了她送的炸小鱼。
有时候几人写信,问她最近在做什么。她回信也说,在吃炸小鱼。
崔宝音听出她话里的调笑之意,也不生气,反问道:“真的吗?”
裴信姝忍俊不禁:“真的。窈窈会骗你,难不成我还会骗你?”
拂玉台在定京城外三十里处,周遭一片多名山古寺,又有春荫河流经,园中蓄水为池作湖,确可泛舟垂钓。
几人到了拂玉台门口,便见着粉白的院墙外已有花枝次第,桃杏如锦,杨柳如烟,中间夹杂着几树早开的玉兰海棠。
另有几人等在外头,见她们过来,为首一位身着绿裙,容色秀丽的少女便迎上来,看向裴信姝婉声道:“臣女见过平阳郡主,今日臣女约了好友出城踏青,到此才知附近园林馆舍都已有人定下,无奈来此拂玉台,不知可否向郡主借一片地方,暂容我等歇脚?”
她说罢,惴惴看向裴信姝。
附近的园林馆舍多是夫人们宴饮之处,又或是贵女设春宴之地,她们去那些地方,双方皆有不便,唯独拂玉台,只得平阳郡主三人,她与好友们乘兴而来,终不甘心败兴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