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刑(探案)(247)
李希言被他禁锢在怀里,淹没在他的气息中。
“在外面呢。”
容朗装出流里流气的样子,摸着她的腰:“美人儿,这儿又没人。你就从了我吧。”
“从了你?”李希言忽然抬起头,嘴角扬起,眼里闪过一丝戏谑。
容朗才没注意到对方的坏心思,反而还被她少见的笑颜迷得五迷三道的。
“嗯……”
李希言笑着仰起头。
锋利的眉眼因为弯起的弧度变得柔和,轻轻吻上去。
“唔!”容朗一下有了反应,“姐姐!你怎么……”
红晕蔓延到了耳根,浑身都是烫烫的。
真是让人欢喜的掌控感。
“啊……”容朗俯身,将下巴抵在她的肩上,“怎么办……我遇见女流氓了。但是,我好喜欢噢……”
李希言偏过头在他的脸上印下一个牙印。
刺痛让浑身的酥麻感越来越重。
容朗有些喘不过气了。
“啊——”
“来人啊!”
“死人了!”
“快!”
突来几声惊呼。
二人立即分开。
容朗抬手捂住脸,大口大口喘着气。
这样会把人吓死的。
李希言也已经恢复了往常的模样。
呼喊声已经点亮了两边的人家。
李希言看着还披着衣服就往声音来处走的人们。
“过去看看。”
声音来处就在前面左拐的一户人家门口。
确实是死人了。
一具尸体已经躺在了地上。
腹部被刺中,流了一摊鲜红的血。
而刀……
一个青年像是失了魂魄一样站在旁边,手里握着一把还在滴血的匕首。
虽然手里身上还沾着血,但是这人从头到脚的打扮怎么看都只是个略有余钱的普通人的模样,甚至他的脸上还带着害怕。
而且……死者的一看就是个大汉,而这个握刀的青年却只是很普通的个头。
“康大!你怎么……”
“这是怎么回事啊?”
李希言走上前,拿出令牌。
“绣衣司。”
简短有力的三个字让围观的人群安静了下来。
拿着匕首的男子一点点回过神来。
他浑身一抖,哭着跪了下来。
“大人饶命!大人……我……”
他身后的女子也跟着跪了下来。
“大人!我夫君他不是有意的!真的不是……”
等二人哭够了,李希言才说道:“起来回话。”
夫妻二人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
“李希言指着他们身后的房子:“你们是这儿的人?叫什么名字?”
“草民康河。”
“民妇娘家姓魏。”
“死者是谁?”
青年回答道:“不认识啊,草民根本不认识他。他是贼?”
“贼?他进你家行窃了?”
“是!草民今晚睡得正香,忽然听见了奇怪的动机,一睁眼就瞧见有个黑影在草民家的柜子面前摸来摸去,草民当时不敢动作,眼见着他都把我家夫人的步摇拿了起来才忍不住呵止了他。”
青年一脸后怕。
“没想到这贼人胆大包天,当时不立即逃走,还反而朝着草民扑了过来。草民随手一抓,抓到了匕首就与他缠斗了起来。那贼见势不好就要跑,草民一时脑子发热就追了上去。等追到门外,他反身过来攻击草民,草民……一不小心就……”
他已经说不下去,捂着脸泣不成声。
“魏夫人。你呢?你夫君和贼人搏斗,你看见了吗?”
“民妇是他们打起来后才醒来的,当时民妇只看见夫君拿着匕首追了出去……等民妇穿好鞋跟出来的时候,那贼已经被……”
李希言眼神在二人身上来回打了个转。
“他偷了什么了?”
“首饰,我亲眼看见的,是我夫人陪嫁的一支金步摇。”
李希言上前,从尸体的衣襟里翻到了一支金步摇。
“是!这是民妇的!”
李希言没有急着还给她:“这是证物,要之后才能交还你。”
魏氏点点头,即使眼神还黏在那金步摇上,却没有再说什么。
“你们这里的坊正呢?”李希言对着人群询问。
“这儿这儿!”
人群里挤出一个白胡子老头儿,面色红润,脸含笑意。
“下官何城见过李少使,”
“叫人去县衙报案了吗?”
“下官的儿子已经去了。”
“这死者你认识吗?”
坊正飞快看了一眼。
“还真认识……此人是隔壁坊的人,是个爱偷鸡摸狗的闲汉,被隔壁的集市抓了好几次。叫什么吴老六?”
问了这么久,围观的人开始了窃窃私语。
“不会是要给康大定罪吧?”
“那也太冤枉了吧?”
“是啊,这捉贼嘛,又不是故意的。”
“是啊!”
“你们可别乱说,按照律法,这哪怕是杀了入室盗窃的贼也是要判刑的。”
李希言正准备进屋查看,听见这话就停下了脚步,看了过去。
说话的是个四十多岁的文士,一把山羊胡保养得油光发亮。
她提高了音量。
“陛下在去年已经下令,‘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
“大人此言差矣。‘违令有罪者,依律定罪。?’,若是真要判起来,还是要按照律法来。”
“会改变的。”李希言没有多言,踏入了屋内的一片漆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