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刑(探案)(284)
瑞王这才反应过来。
“那她怎么……狄澄有那么厉害?”
“她把狄澄弄死,毁尸灭迹都行。”
瑞王终于面对了现实。
“那她为何要……”
“多半就是她早就知道那个狄澄和于娘子的事儿,故意设的局。不然狄澄再蠢也不会在御花园就和人苟合,事发时,万太妃也不会那么巧合就在附近。”
李希言说完嘱咐道:“这事儿你别说出去,她也不容易。”
“我知道。可是……她就不怕绣衣司的人说出去吗?”
“知道她有武功的人都和卫川关系好,为了搞黄她和狄家的婚事,我们都不会说出去。”
“那卫川知道吗……”
“不清楚,谁知道他怎么想的……”李希言转移了话题,“你今日又跑出宫做什么?”
瑞王动作变得忸怩起来。
“我来找椒椒姐……你知道她现在住那儿吧?”
李希言冷眼看着他,不说话。
“我就是想着她……她不是才来嘛,给她挑了些东西……”
“她不知道你的身份吧?”
瑞王低头:“不知道……”
他隐隐约约感觉得到,一旦知道了他的身份,椒椒姐就不会理会他了……
“她家亲戚是太府寺寺卿的那个继室夫人。”
“嗯……我去问她……”
“不需要你照顾。”
“你就是不愿意让我见她!”
“男女授受不亲,你以什么名分去?”李希言提醒道,“小殿下,陛下马上就要封你为太子了。”
瑞王一下没了声音。
“说来。”李希言忽然问道,“你当时为何要离宫出走?”
《礼记》载:“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褅,秋曰尝,冬曰烝。”
本朝遵循了周朝的礼仪,每年四时的第一个望日皆有祭祀。
而今年夏礿的祭祀格外隆重。
只有因为今年还有三年一次的祫礼。
祫礼是指将被毁庙的祖先的牌位移到太祖所在的太庙中,作为配祀的对象,与太祖共享后人的祭礼。
是而,在刚刚被修葺了的宗庙里,放着几个崭新的牌位。
大臣们只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
康王、衡山王、辽王、渤海王、梁王……
五个“逆贼”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宗庙中。
前面,重重吊垂的帷幕下,皇帝正在上香。
太祖高大的坐像四周点满了蜡烛和油灯,神像就这样俯视着他们。
他们不敢有什么异议,也不愿意有什么异议。
大家都是先帝朝过来的人,对于五王叛乱的事情只觉得惋惜。
祭祀的流程完毕,皇帝转过身,一旁的皇后也站到了他的身边。
“先帝向来仁德。康王等人虽然犯下谋反的罪行,但是终究是先帝的亲叔叔和亲兄弟。人死账消,都是一家人,想必先帝也不会再去计较他们的过失。”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
先帝仁慈?
他但凡当初多做点人事,五王也不会被逼得谋反了。
当然,这到底是个好理由。
众人只附和道:“陛下圣明。”
皇帝解释完合祭康王的等人的理由后,才让人开始读祭文。
祭文最是冗长,人人都听得眼皮子打架。
李希言垂下头,悄悄眨了眨眼睛,也算是偷个懒。
困……
正在这时,一道吱呀的异响让她瞬间清醒。
什么声音!
她抬起头,神像已经摇摇欲坠,正朝着前方倒去。
而前方……
“陛下小心!”
一声惊呼,所有人混沌的脑子都醒了过来。
“陛下!”
“爹!”
“阿爹!”
李希言想要冲过去,可是神像已经倒了下来。
帝后二人都被砸中。
整个太庙瞬间乱作一团。
“快!”瑞王拽住一个护卫,“先搬开神像。”
护卫们一下找到了主心骨似的,合力去搬神像。
神像搬开。
帝后二人皆趴在地上,而地上……还有一摊血。
瑞王立即上前,皇后撑着左手爬了起来,头上的钗环掉落一地,右边袖子上都是血。
“陛下……陛下。”她拉住瑞王,满脸仓惶,“陛下好像被砸中头了……”
“这些血?”豫王面露担忧,看看皇帝又看看皇后。
“是陛下的。”皇后靠在瑞王怀中,右手照常甩动了一下,“陛下……”
果然,如她所言,皇帝在地上一动不动。
“太医!快传太医!”
紫宸殿外。
大臣们跪成一片,大气都不敢出。
皇帝昏迷了……
而他们所听到的风声……
册立太子的诏书还没有宣读。
如今又有两位皇子……
殿内的气氛也好不到哪儿去。
皇帝安静地躺在床上,呼吸很轻。
皇后坐在床边,一身狼藉也没有去清理。
他们是夫妻,他出了事,她怎么顾得了其他?
豫王和瑞王一左一右站在床前,神情是一样的焦急。
寿王坐在椅子上,一脸焦躁,不住地望着,
汉王急得在旁边走来走去。
而容朗此时站得还算远。
他和李希言站在殿门口,在门缝中观察着大臣们的动向。
太医摸了又摸皇帝的脉象,犹豫了许久才下了定论。
“陛下被砸中了后脑,怕是需要休息多日才会醒来。”
皇后急切问道:“多日?具体是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