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刑(探案)(291)
她掩唇而笑,像是得胜了一样缓步离去。
五月初五。
皇帝还没有苏醒的迹象。
没有了容朗,瑞王在政事开始逐渐变得力不从心。
这让他变得急躁。
汉王和寿王为了容朗求情不成被他禁足在府中。
若非豫王求情,怕是二人也要挨上几板子。
宫城内外的布防也被他天天调动,闹得武将们心生怨念。
就连户部都开始闹着没钱了。
而在这一日。
宫中为了端午举行的宴会并没有停止。
大臣们的脸上出现了忧虑的表情。
怎么这个瑞王……肖似祖父?
先帝带来的阴影就这样被勾了出来。
瑞王主持宴会自然是坐在最上面。
他垂着头,脸色并不好看。
而皇后也根本就没有露面。
“瑞王殿下。”户部的郭尚书忽然上前拿着一卷竹简走到最前面。
他并未行礼。
瑞王将手上的酒杯重重一放。
“郭尚书不会行礼吗?”
“礼?”郭尚书扬了扬手里的竹简,“有人篡改圣意还稳坐高堂算是有礼吗?”
这话的指向太过明显了。
宴会霎时间安静了下来。
瑞王黑了脸。
“郭尚书这是何意?”
“豫王安,既贤且长,聪慧敏博,温恭孝友,温仁宽明。可册为皇太子,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郭尚书将诏书朗朗读来。
空旷的空地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已经有敏锐的人悄悄打量起了四周的情形。
这是……要造反啊!
第146章 对峙 瑞王还是沉得住气的。 ……
瑞王还是沉得住气的。
“伪造诏书是死罪。”
郭尚书丝毫不惧:“是啊,伪造诏书是死罪。可是,到底是谁伪造诏书呢?瑞王殿下,论德行,你对自己的亲叔叔都如此刻薄,哪里比得上豫王殿下宽仁德厚?论才干,这几年豫王殿下辅佐陛下,政绩卓著,而你呢?自你监国以来,我们户部都要拿不出粮了!等到年尾,这些大臣的俸禄都发不出来!”
“假诏书是哪儿来的?”
“自然是陛下的亲笔诏书。豫王殿下,才德兼备,还是长子,立他为太子自然是正统。”
瑞王起身去抢:“拿来!”
郭尚书毫不客气地躲开。
“瑞王!你和皇后矫诏篡权,还不快快伏法!”
他一声怒斥,忽起来杀喊声,宴会场地被一群手持长刀的士兵围住。
而为首者就是一直未到的豫王。
“二弟。你不要再错下去了。”
“大哥?”瑞王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你为何要谋反?”
豫王温和的神色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淡至极的表情。
“我没有谋反,是你在谋反。”
中书令挺身而出:“都带兵围宫了还不是谋反?放你大爷罗圈屁的诏书,老子中书省都没见过的诏书是什么诏书!”
他撸起袖子,比武将还要粗蛮几分。
“老子活了一辈子啥事儿没见过。今日老子就站在这儿,看你们那个不怕死的敢动一下!”
其余的大臣虽然不满瑞王最近的行径,但是对此时变了模样的豫王更生忌惮。
犹豫之间,大部分持中不言,而三省的宰相是打死都不认诏书的。
皇帝所有的重大诏书,都是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覆核,尚书省执行。
立太子的诏书明明确确写的就是瑞王的名字!
门下侍中为人要文雅些。
“我们门下省接到的太子诏书上确切写的是瑞王殿下!陛下在商议立太子之事的时候,几位亲王以及三省的官员俱在!还有……宋国公!”
宋国公慢悠悠站起来。
“虽然瑞王殿下冤枉了老夫的外孙,但是,陛下确实说的是立瑞王殿下为太子。”
“什么长子?!”一个大胡子文官站出来怒斥,他是太常寺的少卿,自然是从“礼”的角度入手,“瑞王殿下才是嫡长子!你不过是个卑贱婢女所出的庶长子,还论起大义名分来了?”
宰相们连同皇帝的亲外公都没有站在自己这一边,豫王却没有任何动摇的意思。
他抽出刀。
“杀!”
“杀什么?”
熟悉的声音伴随着马蹄声响起。
抽刀声戛然而止。
帝后二人骑着马带着一队人马缓缓而来。
皇帝不是昏迷了吗?!
此时的皇帝却面色红润,丝毫没有病色,反而是一直看似康泰的皇后右手已经被纱布裹着。
豫王手里的刀一下掉在了地上。
突然出现的皇帝,震慑了他身后的士兵。
他是皇帝,更是大晋的战神。
无人敢在他的面前动武。
“爹,娘。”瑞王没有一丝惊讶,垂首站在一旁。
“你可真是有本事,连皇宫的护卫都调得动了。”皇帝停下马,“拿下。”
身后的士兵猛然冲向豫王的队伍。
聪明的大臣们都往皇帝身后躲。
只有中书令老当益壮,捡起一把刀将准备逃跑的郭尚书扯了过来。
刀架在郭尚书脖子上,他激动得直蹦哒。
“乱党!乱党!”
皇帝所带的人都是正经的精锐,不过片刻,豫王身后就只剩下数十人。
他摔下马,用刀撑起身体。
“外面呢?我外面还有五千人马,你防的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