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刑(探案)(296)
她是不太怕热的,每次要等到皇帝回来才会在殿里多放冰块。
今日是想着李希言走过来肯定会很热,才将殿里弄得清凉不少。
“没有,只是……最近没休息好。”
“是因为小六儿现在老去你那里捣乱才弄得你没法处理公事吗?”
捣乱……
一想到容朗懒皮狗似的,在值房里……
李希言脸红了一下。
“没影响……是最近事情有点多。”
皇后想到了豫王,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许。
那个孩子是她的第一个孩子。
虽非亲生,却终究还是感叹。
“殿下。”穆司记带着一排婢女走过来,“按照您的吩咐,头面和摆件都整理出来了。”
皇后暂时收拾心情,兴致勃勃拉着李希言瞧。
“虽说成亲那日都是规格内的九树花钿冠。可是婚后若是需要去什么场合也不能落于人后。你可以不穿不戴,但是必须得有。”
婢女将盒子依次打开。
最前面的几套头面看的人眼花。
都是赤金累丝,要么镶嵌着红色的宝石,要么做工极其精巧细致。
“这几套摆在那儿就行,后面几套……”
皇后手上一指。
后面几套头面看上去素净不少,多是以白玉珍珠为饰。
“都是好东西,不会被别人比下去,而且你穿戴起来又轻松些,没那么繁复。再后面的那些花里胡哨的簪子和手镯你肯定不太喜欢这个模样,送人最好。”
她顺道说起了皇家为数不多的亲戚。
“宋国公家里最麻烦不好相处的就是他本人,他家几个儿子儿媳包括女儿都是好性子。”
皇后让人给她端上冰凉的酸梅汤。
“这时候热气散了再喝些凉的就不容易伤胃。”
“谢殿下。”
皇后一边瞧着她喝酸梅汤,一边说道:“再差的性子也会被这个怪脾气的老爷子给嗟磨出来。唯独有一个……”
“二夫人?”
“你知道?”
“听关姐说起过。”
“关校尉?关校尉可是个大度之人,她怎么惹到关校尉了。”
“关姐只说‘前倨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皇后一脸赞同。
难得有人陪着她说闲话,她也颇有兴致。
“你可知道宋家大娘子的女儿?”
“杨照月?”
“二人很是不对路。”皇后说起那一桩往事,“当年,胡家大娘子也就是先太后的亲姐姐初嫁杨家,生下了照月和照星。一家人本来也算是和睦,没想到那杨郎君因为是户部郎中,恰巧挡了姜家的道再加上他和国公府的结亲,就被害死了。”
李希言见过杨照月几次,是个随时都笑着的人,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过往。
“杨家出了事,宋国公急忙把女儿外孙外孙女接回了家。出了这种事,家里谁不觉得孩子可怜,对两个孩子都是不错的,唯独她!之前见着大娘子嫁得好就百般讨好,后来别人孤儿寡母归家又各种为难。”
“宋国公都不管的吗?”
“他呀,外强中干罢了,对二夫人那种来阴的人,是应付不了的。”
“所以,之后,大娘子再嫁给卢国公,她又换了一副嘴脸?”
皇后点头:“你以后见了她就知道了,心眼儿多又没脑子的。把她当个笑话看。她要是议论你一句,你直接骂回去都行。这人是个欺软怕硬的性子,最怕硬茬儿。”
“臣明白了。”
皇后一边闲话一边给她好好理了理几家亲戚的事情。
李希言有些奇怪,二人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时间,皇后怎么忽然操心起这些来了?
只是,到底是好意,她也当作听八卦一样听个有趣。
“今日给你说这些是有缘由的。”皇后瞧了一眼外面没有那么烈的日头,“陛下怕热,过几日就准备去行宫避暑,到时候这些人都是要去的,第一次打交道,那些人免不了试探为难。”
李希言微微点头。
皇后拍了拍她的手背:“你也别紧张,真遇见不长眼色的,直接过来告诉我就是。”
她当了这么多年皇后,也不是白当的。
“臣,只怕做得过头。”
“既然喜欢招惹别人就要承担后果,你该如何就如何,别顾及其他。这成亲后亲戚带来的麻烦都算在他们男人头上,让小六去收拾。”
李希言忽然想到了正月十五那晚容朗对着宋国公胡言乱语的事情……
头疼!
一个宫女走进来。
“殿下,陛下让人传话,晚膳已经在等风亭摆好了。请殿下和李少使移步。”
等风亭。
这里是皇宫里夏日最清凉的地方。
白日的烈日都被旁边的山遮挡住,还面对着一大片湖,凉爽的风也吹个不停。
皇后和李希言到的时候,皇帝几兄弟连带瑞王已经坐在亭子里等着了。
一见皇后来了,皇帝立即起身迎过来,其余几人也站起身。
“孩儿见过母亲。”
“嫂嫂有礼。”
“怎么走路过来的?热不热?”
“不过几步路,也免得宫人们还得抬轿。”
容朗黏糊多了,拉着就不放手,语带委屈。
“大哥狡猾极了,若不是张锦说漏了嘴,我还不知道你在宫里呢!”
皇帝“啧”了一声:“某人不是不稀罕吃宫里的饭吗?”
容朗别过头:“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