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刑(探案)(298)
李希言也打听过那位刘夫人的为人,风评不错。
“你住在范家可还习惯。”
“还好。姨夫是个修身齐家之人。虽然我姨母是继室,和原配生的孩子有些生疏,但是相处得还是不错的。”
“生疏总比如同仇敌的好,本就不是亲生的,能有个面子上好看就不错了。”
“是啊。我还没来的时候还很担心姨母的处境,看她过得不错我也安心了不少。我和姨母已经说好了,等过几日我就搬出去住,长久住在别人家还是不好。”
“正好,你们三人能就个伴儿。”
张萱说道:“也是你姨母本身就不是心术不正的人。她不像有些继母总想着算计原配的孩子,双方自然相处得好。你看像是姜家,一天到晚闹得多难看。”
说到姜家,容朗来了兴趣:“哪个姜家?”
“就是前段时间才升任户部侍郎的那个姜侍郎啊。我听最近认识的一个大夫说,他家可乱啦,今日这个中毒明日那个小产。”
仇人过得不太好,容朗很是开怀。
“想必也是那姜侍郎自己,管不好后院的事情。”
“是呢!我听那个大夫说的。那个姜侍郎特别好色,还喜新厌旧。他家夫人在的时候还好,前几年他夫人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就开始挑继室,挑来挑去,姜府前前后后抬出去十来个人……”
死了十几个?
李希言由衷道:“他这个夫人很厉害。”
“是很厉害,他现在这个夫人原来在他家做婢女,后来给他做了良妾。不知怎么……一下就成了夫人。听说,他家夫人现在正撺掇着姜侍郎把家产给幼子呢。”
刘椒沉吟:“我倒是见过那位夫人,看上去相貌平平。竟然能让好色的姜侍郎如此……看来确实是个内秀之人。”
张萱皱皱鼻子:“京城的人啊,都一个赛一个的有心眼儿!”
“我没心眼儿。”周霍讨好一笑。
李希言别过眼,不想再看。
缺心眼儿吧。
如张锦所说,一个半时辰后,马车才停下。
行宫确实凉快,一下马车就像是换了个季节似的。
张萱快言快语。
“那些文人雅士来云霞山其实是为了避暑吧!”
一行人恰巧被安排住在一处。
范寺卿自然要领着家眷来拜见。
“下官见过王爷。”
他个头不高,矮墩墩的,看上去就是个随和的性子。
“范寺卿免礼。”
“李少使安好。”范寺卿和善地和李希言打了招呼。
这个人……
是个万金油。
和谁都不起冲突。
李希言自然和他关系还算不错。
“也是缘分,刘娘子竟然和我是好友。”
范寺卿自然知道自己夫人娘家侄女的事情。
“是缘分呢,这孩子一路上进京多亏有李少使护着。”
“这位就是夫人吧。”李希言是有意要为刘椒撑腰,免得她寄人篱下被人看轻。
“见过李少使。”刘椒的姨母和她样貌一点儿都不像,是个瘦条条的柔弱模样,她朝着李希言行礼,“还没谢过李少使回护椒椒的恩情。”
“既是朋友就没有这样客气的说法。”李希言扶住她,“您是长辈,不能这样折我。”
范家的子女将这些收入眼底,对这位客居家里的亲戚也不免多了几分小心。
夫人惊异于她的和气,但是也大大方方地和她说起了话。
“听说李少使和王爷的好事将近?真是郎……天作之合的模样。”她咽下那句郎才女貌。
这对儿更像是女才郎貌……
这话夸到容朗的心坎里了。
他满意点头:“到时候还请范寺卿一家来喝杯喜酒。”
“那是下官的福气。”
一行人一边说这话一边往里面走。
行宫的路边全是树,空气都透着一股干净的气味。
被热了一个月的众人不由都松了口气。
范寺卿胖更怕热,也玩笑道:“这才是人能呆的地儿啊,京城里把人都热得冒烟了。我每日去上值,都要带三身换洗衣裳,随便动一下就汗出如浆,实在是难受。”
忽然,前面传来一阵喧哗。
“怎么回事?”
谁敢在行宫里吵闹!
容朗的脸沉了下来。
他平日在外人面前本就是有些疏离的模样,这发火的样子更是让引路的宫人心生畏惧。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听声音,好像是户部姜侍郎家那位白夫人?”
容朗阔步向前走了几步。
不远处,几个人正在争执着什么。
“在吵什么!”李希言呵斥道。
那群闹作一团的人这才觉察到其他人的到来。
李希言扫视了他们一眼。
牵着四岁孩子的妇人应该就是白夫人,长得确实普普通通,只能算是清秀,唯独下巴上长了一颗美人痣,很是显眼。
她身边的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应该就是姜侍郎的长子,在国子监任主簿一职,确实生得文质彬彬,看上去就满腹诗书的模样。
另外一个和他五官仿佛,只是神情怯懦些,年纪更小些,应该是姜侍郎的其他儿子。
“妾见过王爷,见过李少使。”白夫人紧紧搂着孩子,开口就是认错,“是妾没有规矩,请王爷李少使息怒。”
还真是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