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吗?是来自女配的清脆打脸(9)
秦芳惊讶地瞠大双目,下意识扯了扯赵大雄衣摆,后者也反省过来,正要说几句安慰的话,谁曾想赵小雨反应更激烈:“爸!你凶我!她才回来几天,你就说我不懂事!还凶我!怪我说你们更疼浅予姐吗?你们不就是这么做的!在你们心底,你们更希望浅予姐是你们亲生的吧!行,我知道了,我走!”
出了院门,赵小雨没跑多远。
因为她知道嫉妒盛浅予是最低级的手段,只会惹来亲生父母的厌烦,久而久之更偏向那个养女。但谴责亲生父母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愧疚自己的偏心,会更加偏爱自己以此证明,到时候即便对方更优秀如何?
她才是赵家真正的女儿。
果然,没多久,秦芳便找到她,抱着她痛哭:“小雨,你这是挖妈的心啊!你是妈的亲生女儿,妈肯定是偏向你的啊……”
赵小雨见对方哭得太凄惨,拍了拍她背脊,小声安慰:“妈,你别哭了,我就是气不过。我对浅予姐没意见,但是你们所作所为,让我觉着我当初就不该回来……”
“没有没有,该的。你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是我的骨血啊!怎么就不该了?”
赵小雨这才舒了口气,这样才是对的。
哪有父母不偏亲生孩子的?如果不是当年那个护士,她就是父母既生又养的唯一骨血,盛浅予的存在……本身在赵家就是多余的。以后渐渐老死不相往来,才是最好的结果。
13岁就上大学,还是清大的孩子可不多,盛浅予填了志愿成功被录取,还没入学就成了学校风云人物。
但,她似乎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
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她都泡在图书馆。泡了大概有一年时间,以为该沉寂下来的省状元,又火了一把。
全科满分,同时专攻农业和战机两个方向。
她的动向得到实验室师兄师姐们的关注,接着便被请去了实验小组做项目。
不过半个月的功夫,造出小成果来,成功让农科院和战机设计研究所看中。两边都放出其他时候不必她守在学校,只要参与考试就能拿到毕业证的重诺。
盛浅予纠结再三,最终选择了农科院。
她的导师问及原因,盛浅予:“华夏现在最大也是最急的问题是解决温饱,不然也不会召集兵团、知青上北大荒进行建设。只有人民同志吃饱了,才能有脑子去想去做,才会有更多人建设美丽未来。
高考完,我四处走看,发现民以食为天太重要了。所以我想先进农科院!解决华夏眼前根本问题。”
导师被说得格外热血沸腾,没有细想她口中那句“我想先进农科院”是什么个意思,而是拍了下她的肩头,感动道:“全国日报刊登你那番采访后,我也买了一份,在个别同志谴责你放空话,国外嘲讽你的言行时,他们都忘了你才13岁!未来的路还长得很!老师信你能做到!对于个别同志谴责你的,你别放在心上!他们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国家的威风!我们祖国真正缺的,就是你这般有志气的大好青年!只要有这个劲头!成功是必然!”
盛浅予平时话很少,也鲜少与周围人交流,就给导师造成这孩子属于孤僻天才的错觉。没想到这番交流下来,导师才知道自己思想有多狭隘。
之后,每次只要周围人提及盛浅予,导师便第一个站出来说这孩子思想正,有远大抱负,是祖国的未来。
一开始,导师觉着盛浅予必定会成功,等到多年后,后者成为家喻户晓的伟人,导师才忍不住惊叹她的能力,远远比自己想象中强大。
盛浅予入农科院的手续办得很快,但进展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第9章 60年代大院假千金(9)
农科院里有宋家人。
是宋佳女的大伯宋金城,不巧,对方是带领她的研究小组组长。
她不管是资历还是年龄,都差一大截,所以只以边缘助手的身份在参与实验项目。
有人欣赏她,就有人不服她。
她不是金子,做不到人人喜欢。
那些不服的,不喜她的,多是年龄上来才爬上科研人员的位置,还因为能力问题,无法往上升,当然,其中也有运道元素。
盛浅予被当杂役般使唤,不是去倒水,就是帮忙递东西。她没有任何怨言,只是安静地做事,看着实验进度。
渐渐的,他们小组对她有所改观。
“年龄小是小了点,但人家是真的认真,还很安静。”
“没给咱们带来任何麻烦……”
“得了吧,她才多大,我们这般大的时候,还在读初中呢。就算进了农科院,谁不是从基层开始做起的?不能因她年纪小就多有照顾吧?”
……
盛浅予撞破过这样的闲言碎语,都是视若无睹地借过,走了,仿佛这些人讨论对象不是自己般。
这样清冷的性子,倒让讨论的人满脸涨红,他们都二三十出头的人了,居然去讨论人家一个十四岁的小丫头,别说她有没有能力进农科院,进他们科研小组,光是这份心性,他们也比之不及。
于是,这样的讨论声越来越小,直至有些人即便心里不满,但嘴上再也没说过诋毁的话。毕竟以他们的身份,当那连自己都看不起的长舌妇,是掉价的行为。
知晓此番后续的宋金城在老宋家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远在军营的陈舟也听闻了这件事,特地打电话到肉联厂,挑的是她下班的节点。
盛浅予虽然没正式参与科研项目,但了解到是与番薯培育有关后,脑海中汇聚相关知识。在脑海中进行相关实验,推翻再重创,失败后再接再厉,反反复复。还要考虑这个时代科研进度的合理性,不能一次性创到最高点,引人怀疑不说,还改变了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