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186)+番外
她难过的恨不得投河自尽,然后去黄泉陪伴女儿。
要不是肚中有了孩子,只怕她都哭瞎了眼。
自然,对待第二胎,也更为小心。
生怕肚中的孩子,跟女儿一样,胎里没养好。
活不到长大。
与王桃花家相同的场景,在马春霞家一同上演。
两家一个是做竹签,一个是做竹筒。
都在院子里忙的热火朝天。
日子不好过,天上总是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长得都特别慢,搁往常,这个时候的糙米都长到腰间了,又或者开始出穗了,可田中的糙米不过才长到小腿间,偶尔还有几根被日头晒得枯死的。
绝望的情景,让江家村乃至整个连山镇,都心有不安。
所以有了赚钱的机会,两家人都玩命的做。
导致村里人都在地里浇水锄草时,只有江福宝家,马春霞家和王桃花家的地里没人。
五个妇人围在木桥边。
时不时的扫视着江福宝家的田地。
“你们说,她们三家干啥去了?张氏一家倒是情有可原,我每天都见到他们坐牛车去镇上,江守家跟他大孙子一早来浇了趟水,偶尔傍晚也能看到他们。
可春霞家竟然也不见踪影,我方才路过,瞧着她家大门关的死死的,也不知道在里面干什么,还有那王桃花家,一早去山脚下砍了不少竹子哟,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家要坐竹筏呢,这河里水都要干了,能飘起来吗?”
一个长期在村口大树下出现的妇人好奇的问出声。
她半开着玩笑。
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
“哈哈,杏姐姐哟,你说话真损,这两天你没来树底下,你怕是不知道哦,马春霞她向来跟张氏玩得好,这不,张氏一家在镇上开铺子了,立马就给了她家一个赚钱的活计。
马春霞天天窝在家里做竹筒,也不知道做来干啥,反正张氏买了不少,我那天吃完饭去马春霞家溜达,寻思打听打听,问问她到底赚了多少银子,谁知道她直接把我赶出来了,真是气死我了。”
另一个头上包着麻布头巾的妇人回道。
说话时,她用手扇着风,本就晒得焦黑的脸蛋,被热的黑里透红。
看着像猴子的屁股。
有些返祖。
“竹子这玩意又不值钱,山脚下哪哪都是,顶多赚个几文钱呗,铜板就铜板,还银子,张金兰那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指望赚她的银子?下辈子吧!
她就是那貔貅,只进不出的,要她掏银子,她估计会跟马春霞拼命!若是肚子能憋老大,只怕她屎都舍不得拉呢,成日的吃那些好东西,可不把她心疼坏了嘛!哈哈哈!”
第三人说完。
几个妇人笑作一团。
五人窝在木桥旁。
闲聊的声音越来越大。
在河边打水的陈秋菊悄摸听的清清楚楚。
自从分家后,她大儿子就带着一家搬走了。
家里的活计也没人干了。
洗衣做饭就交给小儿媳和外孙女,可地里的活计,光老头子一人也不够啊,没办法,老两口带着小儿媳和外孙女们一起过来侍弄。
几天下来。
陈秋菊就老了好几岁。
她脸上的沟沟壑壑也越来越深。
瞧着更加刻薄了。
五人聊得起劲。
倒也没注意到她。
聊到日头西斜。
田间耕耘的村民都陆续回家了。
五人也散开。
各自朝家走去。
彼时,百里之外的长安镇里。
方家的府邸上方飘着一团白色的烟雾,伴随着香味被晚风轻轻一吹,弥漫在整条巷子里。
路过的行人无一例外的都张开鼻孔,仔细闻了闻。
“真香,谁家做饭了?”
“哎哟,好像是羊肉的味道,不对啊,咋还有香料味,谁家这么奢靡,用香料做饭,得富成啥样啊。”
“你这鼻子真尖,我只闻到了肉香,不说了,我要回家吃饭去了,我娘子做菜也好吃呢,早上离家时,她说今晚要烧辣椒炒肉,我得赶紧回去。”
“瞧瞧,刚成亲的就是不一样,恩爱的哟,啧啧。”
“......”
一对相熟的好友,在巷口分开,一个往东走,一个往西走。
但凡有人路过这条巷子。
都会为了香味驻留一会。
一墙之隔的方家后院。
丫鬟家丁们围在一起。
有的添果木炭,有的串肉,还有拿着刷子刷油的。
各自分工干着活。
与江家的欢声笑语不同。
丫鬟家丁们无一人敢发出声音。
第162章 氛围
方家规矩森严。
买来的下人都是签了死契的,加上前头那批被发卖,他们一个个的为了保命,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生怕一个不小心,得罪了主子。
小命就没了。
然而烧烤吃的就是氛围。
安静的后院,让云岚的食欲骤减。
“娘子,这劳什子烧烤闻着真香,怪不得你和孩子们昨天为了吃这顿饭,那么晚才回,为夫算是知晓了。”
烤好的串,被丫鬟端到石桌上。
方严恒随手拿起一串猪肉。
他与家人一样。
不吃羊肉。
为了口感,丫鬟们每串一粒瘦猪肉,都会用一粒肥猪肉隔开。
肉串上的肥瘦猪肉,像是黑白棋子,紧紧相连。
方严恒咬了一口,男人的嘴巴大,一口下去,半串就没了。
两种肉在嘴里混合。
一个烤的焦脆,一个咬下去软软的都是油脂,口感妙极了。
方严恒不自觉的眯起眼睛。
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