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躲匿(52)

作者:梨圆 阅读记录

“原本毕业典礼过后,我想出去玩的,她都点头答应了的,却在第二天的时候变卦,偏要我跟着回港城。”

当晚,因此事,舒浅还与闻芷兰吵了几句。

“我答应了她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安心的回来跟着爹地学习还不行吗?”

“到底还要我怎么做。”

黎岑瑶打断,“等会儿,先休战,去个洗手间。”

今天什么节日都不是啊。

舒浅轻叹一声,微微咬唇,目光落在腹部。

她做完人流手术后,真的可以回到过去的生活吗?还是说,她内心深处,真的渴望回去吗?回到那个冬日严寒,夏日酷暑,风餐露宿的生活吗?

这个问题,她现在给不出答案,得交给三天后的自己,亲身面对这一问题。

……

不远处,一辆藏匿在夜色的宾利车,正悄无声息的停靠路边。

车座上的男人漫不经心地笑。

他的舒浅,怎么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骗人呢?

第26章

舒浅出门的时候,发现沈和易的车已经停靠在门口。

故意装作没看见,但他的电话已经打来。透过车窗,他的言语轻喃,顶着同事们的目光压力下,舒浅只好上了车。

本想径直坐车后排座位,但车门一打开,就看见陈列的杂物。舒浅收紧手指,瞬间明白他的意思。

必须要她坐他的身边。

舒浅叹了口气,不明白这个人怎么甩也甩不掉。

“出发。”他说。黄朝上来之后,整个手术的进度像坐上火箭一般,沈和易和他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差着将近二十易的临床经验。

黄朝手疾眼快,迅速夹住了那根破裂的血管,同时出声提醒:“麻醉医生,我们在出血,你注意一下出血量。”如果出血太多,就要去和血库拿血。

黄朝说:“这个人易纪大了,该拿血就早点拿吧。”

护士问:“那你们明天开几台?”

巡回护士有固定的房间,她明天仍在这里,常易做杨组的手术。

沈和易说:“本来排了3台,现在应该是2台。”

护士无语:“老杨最近怎么回事?疯了吧?”

舒浅提醒他们:“病人还醒着。”

回头一看,病人快要从手术床上坐起来,双目炯炯有神,一脸八卦的模样。

护士赶紧把他按下去:“不要乱动,小心掉下去。”她快去回忆,确认自己没说什么“不该说”的话,重新变得底气十足。

核对完病人身份信息后,舒浅开始上麻醉,和往常一样,她今天的上级让她自己搞定。

一般来说,房间里有两个麻醉,一个推药,另一个扣面罩,但是舒浅一个人也能干完这个活。

她用四头带固定氧气面罩,给病人预吸氧,这个过程叫做“给氧去氮”,是为了让病人有充分的氧储备。

在插好管连上麻醉机打机器之前,病人有一段时间没有呼吸,所以麻醉前的预吸氧非常重要,充分的“预吸氧”可以帮麻醉医生争取更多的插管时间,也能减少缺氧对病人的损伤。

“帮我计个时。”舒浅快速地推了药,等病人自主呼吸消失后,用手托住了病人的下颌,使面罩紧紧扣在病人的口唇上。

沈和易以为她在和自己说话,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坐在手术室控制屏旁边的护士已经熟练地点开电子面板,开始计时。

护士往病人的方向看了一眼,“已经倒了,可以导尿了,是个男病人。”

时间长的手术都要给病人插导尿管,手术室有个心照不宣的规定:男病人外科来,女病人护士来。

这个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长实在太违反人的生理了,可是在临床上,似乎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要是谁表现出不适应来,并不会得到理解,而会得到一句不适合临床的评价。

沈和易并没有诉苦的心思。好吧,他只是……在深夜被这么突如其来的关心了一下,人有点破防。

不过沈和易也不可能对外说主任的坏话,只说:“第2台刀的瘤子大,到后面越靠近神经、血管,做得越慢。”

舒浅没戳穿他,说:“还好帮你们拆台节省一点时间,否则你们不是要超时?”

手术结束时间超过晚上十点半即为超时,超时的组要罚钱,还要停半天刀。

作为麻醉人,舒浅对此不说“喜闻乐见”,也很难有什么同情心。

谁叫他们(外科)排了这么大的手术?如果没有能力开两台,只排一台大刀或者两台小刀不就行了?一次两次还好,一直这样……整个麻醉科都被搞得疲惫不堪。

麻醉按台数算钱,一台神经外科的麻醉费比一台骨科也多不了多少,可是骨科一天能做十台关节镜,快的组也就到下午六七点;而神经外科一天最多两台,有些大手术的能一台做到半夜四点。

科里都没人愿意做神经外科麻醉了,赚钱的事情先放到一边,手术时间长,实在熬人,宁可少发点钱早点下班。事实是钱少活多教授脾气大。

更可恨的是,有时候这些脑外科知道一个房间做不完,却抱着有房间可以拆台的想法来排手术:两边同时进行,不就不会超时了吗?

于是原本祸害一个房间的麻醉,变成了祸害两个房间的麻醉。

舒浅说句心里话,她从前在这读专硕的时候,就不怎么拒绝拆台,一是资历轻没资格,二是抱着互相帮忙的态度……今天她帮别人拆台,明天别人帮她拆台,总归是为了一个科室(麻醉科)的人早下班。

她最恨又菜又爱开的外科。

上一篇: 张书记家的姑娘 下一篇: 小雨夹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