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下人(144)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到这会,她终于又是个真真正正的人了,是比雇工人更自在的平民百姓!

赵家禾看她发怔,猜到她的心事,逾矩将手搭在她肩上拍了拍。

小留立马转身,让远一点。冯稷也调转头,先爬上了院墙。

巧善没拿这东西,将递东西的手推回去,欢欢喜喜说:“你收着最稳妥。”

“回去再细看。”

她用力点头。

此地不宜久留,先翻出去,和墙外的人会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处。

原定是小留在家守着她,但人不在自己身边,到底不放心,赵家禾又把她带上了。

小留和阿大守着板车在墙外接应,刀疤子和姜十二在墙内。小留告诉她:院子里除了冯稷和他,还有三个早到的帮手。

用箱子抬起来不方便,丧家麻布多,一包袱一包袱送出来,凑够半板车就往外运,没一会又拉着空板车回来继续接。

他们干活,巧善没闲着,记了包袱数量,再按着包袱大小,估计了大银锭的数目。只剩最后两包别的不好算,这个先撇开,等他出来,她便报了银两总数。

赵家禾笑着点头,冯稷等人陆续出来,最后三个竟然是家安他们。

太好了!

银子不用拉多远,先存去后巷——赵家禾交代姜十二在这买了最不起眼的一间,算是狡兔的第一窟。

赵家禾先说了这些银子的用途,再按规矩,要给他们发钱。

习武之人,讲的就是一个义气,好锄强扶弱,听说他要拿去帮人,都推辞了。

巧善突然插一嘴:“至少一人拿一个,有此义举,总该留个凭证。”

赵家禾有些意外,但没反驳,点头附和,给家安使了个眼色。

家安忙说:“也好!”

家岁和家康跟上。

果然,剩下的人又都愿意了。

巧善一直在看他的脚,赵家禾悟了,在最后两包里挑一个拆开,一人再来一大把碎银,强塞给他们。

她在墙外等那会,因为担忧,一直盯着墙上。有人翻出来,她总是先看到搭上墙的脚,前几个穿的鞋又破又旧,有的补了几处,有的任它破在那。外头的百姓不好过,他们这些人也没好到哪去,横竖是要拿去帮人的,先从身边人帮起才对。

家安他们以前跟着他没少得好处,他们不差这点,但冯稷跟师兄弟们苦了好些年,到今年才跟着挣了点辛苦钱,舍不得花用,落魄惯了,才会不在意鞋破不破。同行的家安不要报酬,他们就是再缺钱也不好意思收。家安起了个头,他们才不会拒绝。

赵家禾见姜十二等人欢天喜地,转头去瞧巧善,无声夸道:好……人……王。

银子太沉,人力有限,挎一包送出去,要跑很多个来回才能送完,人多趟多,容易出事。先藏一半在这里,院子里有旧谷桶,下边铺银子,垫上稻草,再铺上熏鱼块。酒糟坛子底下藏一些,沉下去后就看不到了。

这些事只要说定了就成,留给他们去办。赵家禾拿上了那包没拆的散碎银子,把所剩不多的那兜给她拿着,而后带她散钱去。

城北最穷,全是老巷子,破破旧旧。隔墙往里抛碎银,小的丢两粒,大的一颗,随手抓,随手甩。

最后再是自家,也往里扔一两粒,留着明早做“惊喜”。

“那些大的,往后兑成米粮回来贱卖。直接散银子不好,各家有了钱,又想着囤粮,米价只会越来越高。”

她听懂了,用力点头,盯着他胸口说:“从今往后,我们就不是奴婢了?”

“没错。王姑娘,接着。”

他伸的左手去怀里摸文书,没递,先抛出右手藏着的礼。

“这是印章?”

有印章的都是体面人,她从没想过自己也会有,激动不已,来回摸着上边的字。

人……王……女……子。

“好人王?”她忍不住笑起来。

他一本正经道:“这个名号,除了你,谁也配不上!”

“不,还有,还有太太,还有你,梅珍,冯兄弟,小留……好人太多了,数不完。”

“我们要次一等,只有你没私心,才能称王。”

她是个实诚人,实实在在说:“我也有私心的。”

“那我不管,我认识的人里,只有你最善,凑巧又姓王,可见是天注定。你说过我见多识广,最会来事,那这事要听我的。”

她捂着嘴偷乐,仰头看一会被云遮盖的月亮,松开手感慨:“今晚的月亮真好!”

哪好了?

他失笑,来来回回打水,给她送到门口。

小留送完银子,翻墙进来,脸上汗多,手又脏又湿,便抬起胳膊去擦,等收拾好了,喘息平稳了,再走过去回话。

原本待在院中的禾爷突然飘到了跟前,压低了声说:“一身臭汗,不回家梳洗,跑这来做什么?”

来洗澡啊!

噢……

小留懂了,原路翻出去,悄无声息地走了。

赵家禾走到西屋,开门,再略用力关上。

等她洗完把门打开,果然问:“方才是小留回来了吗?”

“嗯,累了,歇下了。”

“那好。再帮我打点水吧,我洗衣裳。”

“你先擦头发,别乱动。”

他把盆搬出去倒了,再回来提水桶,打水回来时,偷摸把外衫捡走,带到外边去洗。

她一眼认了出来,急得丢下帕子跟过来抢。

“快回去,头发丝要赶紧擦,不能吹夜风,老了头疼。”

“我……怎么能让你洗衣裳?叫人瞧见,会笑话的。”

“笑话什么?笑话我比他们多一样本事,还是笑话我会疼人?”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卧闻青梅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