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卧闻青梅落(127)

作者:燕攸 阅读记录

似乎有话想说。

“本王不喜旁人吞吞吐吐,有话直说即可。”

太医支支吾吾,“臣斗胆问一句,王妃是否……落过胎?”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流涌上来,重重压在心口处,他差点喘不上气来。

他死死扣住梨木方几,方几从中开裂。他声音发颤:“何时的事?”

“具体时间臣不得而知,只是方才在寿宁宫给王妃把脉时发现异象,遂多嘴问一句。”太医抬手擦额头上的汗,“只是推测而已,殿下只当臣未说过。”

——

“阿延你去哪了?”郑妤听到开门声,懒洋洋睁开眼睛,撩起纱帐往外瞧。

灯已熄了大半,隐约可见珠帘外的模糊人影,茕茕孑立,分外凄清。

郑妤扶着枕头坐起来,正准备下床,且听李致道:“方才去书房处理点事,你躺着别起身。”

她含糊应声,躺回去,视线随李致走动而移动。他去浴室待了许久还未出来,她望着扑闪的灯烛,听着烟花爆竹声,昏昏欲睡。

除夕夜要守岁……不能睡……不能睡……郑妤嘀咕念叨,拍拍自己的脸保持清醒。

须弥,纱帐掀开,她惯性往里挪,李致却隔着被子拦腰阻止。李致躺到里边位置,搂住她道:“说过不要为我温席,又不听话。”

“我本意也不是给你暖床,睡在外侧才能发觉你回来嘛。”她翻身面向李致,轻抚栽满忧愁的眉,“我们有孩子了,你不高兴?”

他捉住她的手,在手背上落下一吻,道:“高兴,怎么会不高兴。可看你辛苦,便觉得它不来更好。”

“哪能这样说 ”郑妤涨红了脸,娇嗔道,“我跟你行房也辛苦,你怎么不说不来更好……”

“嗯?只有辛苦?”李致啼笑皆非。

“当然不是,怀孕同理。”她牵起他的手放在小腹上,“我是它的娘亲,为它辛苦一阵,理所应当。”

“燕燕,学着自私点,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孩子也好,我也罢,都不值得你赴汤蹈火。”

最难的莫过于此。他可以用冬虫夏草改变她弱不禁风的身体,却无法改变她事事以别人为先的性格。

李致不敢去想,她在丹阳那七年,过的是什么日子。通过远谟传回来的只言片语,他知晓一二便心疼不已,若知晓更多,他只怕会将温、曹两家赶尽杀绝。

她落过胎,远谟不知,竟连解霜也不知。

李致环住她的腰,手掌在后背轻轻摩挲:“燕燕,我有事想问你,若你不想说,可以不回答。”

“你想问丹阳的事?”郑妤坦然自若,“没什么不能说的,我和他曾有过孩子。”

李致手一顿,问:“他知道吗?”

“不知。”郑妤淡然道。

搬去郡府后第三日,她便怀疑自己怀孕了。那时他们因为曹氏闹得不可开交,因此她有意隐瞒。

有一日回来,正巧解霜不在,她去井边打水,未想自己没法承受一桶水的重量,险些掉进井里。她张开双臂卡住井口,腹部撞上井壁,落胎了。

后来,她病了好长一段时间,自此身体落下许多毛病。

“都过去了。”郑妤释然,一笑置之。”

李致听她说完,一言不发,只是将她抱紧了些。

“太学那边……”

“我会安排。”

窗外烟花绚烂,她依偎在他怀中,想着未出世的孩子,恍然如梦。

所谓圆满,大概莫过于此吧……

昭庆二年正月初十,卫武侯自请赴兖州任都督,引起诸多不满。

宣朝九州一百三十六郡,若卫武侯出任兖州都督,则与宣京接壤的湘、梁、兖三州都督,皆为李致亲信。

暗中包围宣京,说李致没有不臣之心,谁信?

是以朝堂之上,包括诸多口口声声称自己属于燕王党在内的官员,皆持反对意见。

对此,李致并不意外。追随他的人,约有四成慕名效忠,有一成随波逐流站队,剩下一半,有赵太傅的同窗与门生,有出于崔、齐两家的亲信。

真正唯他马首是瞻者,屈指可数。但那又如何?齐舟出任兖州都督,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堂上莫衷一是,李翊讪讪望向他求助。李致抬眸浅笑,并未响应支援。他相信李翊能看清局势。

“肃静。”李翊冷脸皱眉,小手一抬,朗声道,“卿等顾虑着实荒谬,朕与皇叔血脉相连,他的亲信即是朕的亲信。皇叔所作所为,皆出自赤诚之心,此心天地可鉴,望诸公,慎言。”

帝王仪态学有八分像,句读重音拿捏准确,是当皇帝的好苗子。

“皇叔我表现如何?”刚下朝,李翊便来得意扬扬来邀功。

“甚好。”

李翊得了他的夸奖,笑得合不拢嘴,即刻讨价还价道:“那今日的策论能否减少一篇?”

见他犹豫,李翊睁大水汪汪的眼睛,撅起小嘴,扒着他的手晃来晃去。

“你皇婶教你的?”李致反握住半大手掌,单手将李翊整个人拎起来掂了掂,“可以,皇叔近来要去一趟汝南,那三道五日就由太傅来督促你的课业。还有……”

“皇叔放心,朕,一定会好好保护皇婶和弟弟。”李翊将手负于身后,肃然正色道。

“是妹妹也未可知。”

“那皇叔喜欢弟弟还是妹妹?”

他不答,李翊便一直追着他问。李致无可奈何,喃喃道:“喜欢燕燕。”

——

春雨细如尘,霰雪纷纷。妇孺对坐,同享元宵。

碗中团子圆滚滚,郑妤一手托腮望向茫茫雪幕,一手执汤匙搅拌,神情恹恹。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雪落青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