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卧闻青梅落(132)

作者:燕攸 阅读记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郑妤不知该继续问孟幺,还是改问温昀被贬的缘由。

温寒花做事谨慎,此等冤假错案,断没有逃过他的火眼金睛之理。莫非有意包庇?那更不可能,温寒花何等光明磊落,岂会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郑妤沉着脸,目不转睛盯着李致看,李致淡定自若与她对视,瞧不出半点心虚的模样。

“你干的?”

“是,他成日在你我跟前晃,我嫌他碍眼,于是仗势欺人,将他贬谪出京。”李致大方承认,反问,“你要为他打抱不平么?”

“妾不敢。”郑妤白他一眼。

李致存心捉弄:“我听说,柳家姑娘也跟去丹阳了。”

“不关我事。”她趿着鞋移到侧座,抓住坐垫的穗子,愤懑撕开。

酸不死他!她不过跟温寒花远远说两句话,又醋意大发拿人开刀。怙势凌弱,作威作福,她以前怎没发现,他心眼竟这般小。

小心眼的人凑过来,捏着她后颈道:“卫武侯在兖州孤立无援,我才打发人过去支援。他也配让我吃醋?”

“我几时说过你吃醋?此地无银三百两。”郑妤嗔怪回头瞧他,他直勾勾盯着她的脸,薄唇抿成一条直线。

脖颈凸起处上下游移,他的视线随之上下飘动,一会落在她唇上,一会落在她腿上。

晚春微风燥热,吹得人也燥热。两人视线交汇,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水润珠光,醉眼迷离,那不安分的手隔着衣衫,捏一下,揉一下,掐一下,隔靴搔痒。

纤纤小腿离地两寸,宛如柳枝婀娜摇曳。绣鞋松垮垮挂在足尖,瞧着要掉下去,却一直挂在远处晃荡。她偎在他臂弯里,咬紧下唇压抑声响。

他正襟危坐,衣冠楚楚,凤眸目不斜视望向正前方,端的一副正人君子的做派。

马车蓦然颠簸,他闷哼一声,稍稍用力捉紧她的腰。食指挤进腰带下勾缠撩拨,郑妤搂住他微微坐正,扬起脸,含情脉脉望着他。七分爱慕三分仰慕的眼神,他向来招架不住。

“燕燕,别这样看我。”他喑哑轻叹,覆住她的眼,“我……非君子。”

郑妤拨开他的手,歪头眨眼,伸长脖子咬住他耳垂,哼道:“我知道,殿下是……欲求不满的……衣冠,禽兽。”

舌尖舔舐耳后痣,李致连声闷哼,呼吸愈发粗重。

“燕燕……别闹。”他嘴角笑意渐浓,轻掐臀上软肉警告。

她虚坐在他掌中,愈发肆无忌惮。他耳根通红发烫,烈焰焚烧过后,留下一粒灰尘。郑妤好奇伸出手指,按住他耳后的小小黑点拨弄:“这是,痣?”

“有点眼熟……”她自言自语。

李致低声笑道:“你记性好,看什么都眼熟。”

“是吗?我在哪见过……好像是红的。”

“红的?”李致在她耳后轻点,“在这。”

顺着他点的位置摸去,她的耳后确有沙粒大小的凸起。郑妤倒吸一口凉气,她耳后没有痣,那这颗自己都不知的红色小痣,从何而来?

江水,帆船,湿衣,泡发的躯体,难以辨认的五官……记忆如潮水涌来。

郑妤叩击车身,道:“潘简,去刑部。”

翻开女尸的卷宗,郑妤准确找到那一页,指尖掠过“红色小痣”一词。李致立时猜出一二,遣人去把韦雪带来。

“启禀殿下、王妃,臣瞧着此物像红砂。红砂研磨成粉后,辅以饭粒等物,具有黏性,风干后不易脱落。但此物贵重稀有,多用于点缀首饰,点在皮肤上,臣倒是第一次见。”

“此物产自何处?”郑妤和李致异口同声问。

太医答道:“兖州庐江亭县。”

正在此时,岁稔匆匆来报:“殿下,探子回禀,在亭县发现朱氏踪迹。”

亭县西郊山谷,刺耳的笑声惊醒鸟雀,乌鸦展翅划破夜空。

腐臭弥漫山岗,两名士兵搬着奄奄一息的女子,用力一抛。且听哐当一声,只剩一口气的女子凄厉惨叫,没过多久便咽了气。

士兵瞪着死不瞑目的尸体,吐一口唾沫骂道:“晦气。”

“又死一个,这个月第六个了吧?”另一名士兵嘀咕道,“听将军说朝廷查得严,如今人不好捞,让我们收着些。先前送来那些娘们,一个赛一个弱,一天到晚寻死觅活的。当时我就想着,不如多找几个年纪大点的,风韵犹存,还省得收拾。可如今,老的也不中用了。”

“你可少说两句,将军的事,岂容你我妄议。”士兵拍拍手上的灰,回头一看,身后空无一人,“张羊,死哪去了?”

他骂骂咧咧转身,身后突然飞出一个黑影,士兵来不及呼救,便已身首异处。

黑衣人从尸体上摸出腰牌,看向坑里。

“将军,人还有救。”

将军点头,将腰牌抛出去:“你们两个,穿上他们衣服,混进他们营地。其他人,撤。”

消息传回宣京,李致阅后交给潘简,派给他一队人马去接。

潘简接过字条,含泪跪道:“殿下大恩大德,潘简没齿难忘。”

“你谢错人了,本王不喜欢多管闲事。”

潘简会意,转向郑妤磕头:“当年我和弟弟走投无路,王妃为我们觅得安身之所,恩同再造。王妃菩萨心肠,今为我二人寻回生母,潘简愿为王妃,赴汤蹈火。”

“我不需要你赴汤蹈火,你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郑妤伸手扶他,潘简巧妙避开,她察觉背后那人目光,讪讪收回手,“快去接人吧,别耽误了。”

回房路上,郑妤忧心问:“我们贸然把朱氏带回来,不会打草惊蛇?”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雪落青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