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闻青梅落(145)
说罢,他瞟一眼孟幺,对柳如湘道:“柳姑娘,本王的人带走了,剩下那个你捎回去,有劳。”
李致牵着她走到马前,莫名顿足回首。他似笑非笑盯着站在温昀跟前之人。
那是成日蹲在各大酒楼门口讨饭的王麻子,郑妤几次往他碗里放铜板,故而有点印象。
王麻子摸摸后脑勺,回头一看,兔子似的蹿至温昀身后,扒着他后背探头探脑。
“你方才说什么?”他一字一句道。
王麻子整个人躲到温昀身后,摆手否认:“我什么都没说,没说。”
“他说‘你媳妇水性杨花,跟你成婚后与人私通,沈屠户亲眼所见’。”离他们最近的光头转述道。
意味不明的目光落在她头顶,旋即移向光头,最后落到温昀身上。
温昀闷不作声看向别处,王麻子探出头来,怯怯道:“燕王殿下,我们不是胡说八道,沈屠户说得有根有据,两年前,她和您身边的侍卫……”
不待王麻子说完,李致意味深长“哦”了一声。
“这女的跟温大人在一起时就私通奸夫,指不定如今还勾三搭四,您眼尖儿心亮堂,可千万别被她骗了。”
腰间的手紧了紧,李致垂眸望着她,挑眉道:“昭武八年七月二十,在旧忆街?”
王麻子嘴巴张成个圈:“您怎么知道?!”
李致微微抬头,负手轻笑道:“那你所谓的奸夫,正是本王。”
郑妤闻言一怔,难以置信仰望李致。薄唇一张一合,吐出的每个字她都认识,却无法拼凑成具体意思。
“本王与她曾有婚约,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婚。后来丹阳重逢,本王对时为人妻的她念念不忘,屡次威逼利诱,她抵死不从。于是本王灌醉了她,才有你所言之事。”
谎言真假掺半方能颠扑不破,若非确信“威逼利诱”纯属子虚乌有,他亦未曾灌她酒,郑妤只怕自己都要信他鬼话。
“真相便是如此,本王不想再听到关于王妃的任何流言蜚语,还望各位,适可而止。”
瑟瑟秋风呼啸而过,红鬃烈马听在丹阳郡府外。郑妤被李致抱下马时,仍在混沌之中。
及至进了屋,郑妤回过神来,道:“殿下您这一通乱扯,把脏水全往自己身上泼,不怕遭人唾骂?”
“我素来不在意闲言碎语,倒是你,可怪我擅作主张坐实罪名?”
郑妤凝眸想了想,摇头。
在庐江之行前,若李殊延这样做,她定要恼,然庐江之后,尤其目睹柳四娘杀夫后,关于名节,她已然看淡了。
女子失贞,情愿也好,被迫也罢,旁人并不在意原委,只在意结果。
柳四娘是受害者,但人们不同情她的遭遇,反而踩在她的脊梁上,庆幸不是自己遭遇这种事,庆幸不是自己的亲人遭遇这种事。
他们不劝阻屠户,不斥骂掳掠女子为妓的罪魁祸首,却对柳四娘指指点点,将她所受的一切伤害归咎于她貌美的皮囊。
男子如此,女子亦如此。
“燕燕,你又走神了。”李致伸出五指在她眼前虚晃。
郑妤回之一笑,道:“想了一下柳四娘,不知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李致道:“你心里已有主意,自然按你想的办。”
郑妤问道:“若我想让柳四娘光明正大活呢?殿下可愿为我破旧制、改律法?”
“绝无可能。”李致斩钉截铁。
“若我求你呢?”
“你不会。”李致笃定,“我能帮你的,只是将此案定成普通杀人案。”
郑妤莞尔一笑。他若色令智昏的如此地步,她定会失望透顶。
上位者享民众之不可享的权力,偶有亲眷作奸犯科,往往他们会出手相护,以致冤假错案频发,沉冤难昭雪。
诚然,统治者制定律法的初衷,是维护民间安定以维持他们的统治,旨在约束民众,而非掣肘自身。
党同伐异,争权逐利,他们哪个人手上不沾满鲜血?但权力是水,能将血迹洗得一干二净。平头百姓没有水,但凡手上沾染一滴血,便会落入恢恢天网之中。
柳四娘在众目睽睽之下杀了沈屠户,若此次为她破例,等于变相宣布杀人可以不偿命,势必引起市井动荡。届时消息传开,律法威严失尽,隐于暗处的暴徒将粉墨登场,挥着大刀招摇过市,官府无法义正言辞对其判刑,如此恶性循环,人间终将沦为屠宰场。
世间规则即是如此,凡能通过息事宁人解决的事,绝不容闹得人尽皆知。沈阿嫂违背了规则,故而逃不掉惩罚。
“想不清楚的事容后再想。”李致抚平她紧皱的眉。
“殿下,我好像……有点理解你了。”郑妤说不出具体理解哪个点,但从这一堆乱绪中,仿佛将他看得更清楚了些。
虽她未说清理解什么,但李致已然悟出几分。她大抵理解他的自私冷漠,虚伪狡诈,以及身处高位不得不具备的——大局为重。
“燕燕,不必勉强自己。纵使我有千百种理由,我对你造成的伤害,无可磨灭。”他撩起郑妤垂落眼角的发,别到耳后,“你愿意回头看我,不是我有多值得喜欢,而是你勇敢宽仁。”
郑妤潸然泪下。
——
秋冬更迭之际,郑妤病了,城西事宜转由温昀和柳如湘安排。
柳如湘每日踩着点来同她说最新情况,找到这个人谁的家乡,把那个人送到何处安置,以及这些人回家后,家人的态度转变……事无巨细,一一跟她说清道明。
绵里藏针,粗中有细,郑妤对柳如湘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