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落青松(103)

作者:得白 阅读记录

“给朕传了个加急折子,又不写明何事,”奉元帝举起案上一本奏折,饶有兴致道:“说吧,什么事非要面见朕。”

“回陛下,臣风雪前来,只为梁老将军暂代禁军统领一事。”

江淮景既敢呈折,自然绞尽脑汁想了借口的,此刻面对询问,自然也能坦然应答。

奉元帝闻言眉峰一挑,“哦?这事年前不是有了定论?”

江淮景道:“若只是代职之事,臣自不会这在时候烦扰陛下……”

奉元帝见他迟疑,便道:“但说无妨。”

“掌管禁军是重权之职,梁老将军代职是无奈之举,只是暂代终究不是实职,万不该擅用职权。”

江淮景用余光看了看奉元帝的脸色,并未参透什么,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年关之际,禁军安防责任重大,在此繁忙之时,梁老将军竟还能调换其中各职要员,实在很难让人不多加琢磨。”

话音落下,沉默片刻。

奉元帝忽而一笑,“江协办在吏部当职是不是委屈了些?”

江淮景周身一僵。

奉元帝道:“不如将你调去御史台好了。”

江淮景猛的跪下,“臣惶恐。”

奉元帝啧了一声,“这是作甚?起来。”

江淮景未动,叩首道:“臣不该越俎代庖,臣知罪。但臣身在朝中,效忠陛下,心怀社稷,当直言上谏,切不可为自保起身,做无能鼠辈。”

他说罢又叩一头,“今日谏言梁老将军,非臣结党营私,也非越职监察。恰因臣在吏部当值,在这年关之际才比御史们早些知晓。”

接下来便是好一阵儿沉默。

奉元帝静静地与他僵持了半响,终是忍不住开口道:“梁统领所为,皆由朕授意。”

江淮景愕然抬头。

奉元帝皱了皱眉头,“你这反应,假了些。”

江淮景被一言道破,脸色略变。

奉元帝抬手示意他起身,“你冒雪进宫,为的无非两件事。其一,想证实梁统领的行径是否得了朕的准许;其二是想旁敲侧击下除夕那夜后事如何。”

江淮景讪讪道:“陛下料事如神,臣自觉惭愧。”

奉元帝笑笑,“朕所说的这两件事,第一个你已有七分笃定,不过是个进宫的借口,至于第二个……其实再等上半日,也能知晓。”

日昳之际,京都四品上的官邸皆收明旨入宫。

梁颂年本在府中等江淮景,没等来人,倒是等来了圣旨,他思忖片刻,便匆匆换装入宫。

马蹄雪印,寒风开路。

圣旨虽下达至京都各府邸,但特意强调了离宫城远居及年迈者不必入宫,其中大部分人觉出事态非小,不敢怠慢。

是以,御书房前人头攒动,并未少了几个。

梁颂年到了之后,一直在不动声色的寻江淮景的身影,直到被众人召进去,他才后知后觉过来,人压根儿就没在外面。

“众卿平身,”奉元帝抬手一挥,便道:“年底封印,想必诸位心中明了,若非要事,朕今日不会明旨召各位前来。”

众人心中各有所思,无人言语。

紧接着,曹征便得奉元帝授意,将昨日康王子女于宫内遇刺,敏华公主重伤,刺客被伏自裁等一系列事宣出。

众人无不震惊,唯梁颂年疑云满布。

奉元帝拍桌怒道:“除夕年宴,宫内行刺,诸位听听,这究竟是多大的胆子!”

众臣私语声起,有人上前进言。

“陛下,派死士于宫内刺杀康王子女,是何居心,昭然若揭,依臣看,此事幕后之人,定与裴逆案脱不开关系。”

不等奉元帝作出反应,又有人道:“臣不以为然,此事现状过于明显,或有刻意制造的可能。”

“刻意制造?”有人高声驳道:“若不是狗急跳墙之举,又怎么会胆大包天到去宫中行刺?”

“宫内行刺之举,非寻常祸事比之,放眼京都谁有这个本事和胆量?!”

“哦?”奉元帝眉峰一挑,“魏御史此言是意有所指?”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

魏御史眉头紧皱,似是十分纠结,须臾间,他身侧双拳握紧,在众目睽睽下扑通跪地。

“年关下,臣本不该谏语连连,原想着年后上奏,但今日事发在前,臣明言也未尝不可。”

众人之间,有几个敏锐者猜到了端倪,顿时提了一口气,其他人则是满是困惑不明所以。

奉元帝盯着地上的人,淡淡开口道:“既然心中有备,早晚并无区别,说吧。”

魏御史抬头道:“臣方才所言,却有偏疑。其人种种举止,已然越过本职权能,更有结党营私之嫌,一手遮天之势。因而,臣愿以身家性命参上一本,只盼除国之巨蠹,还朝堂之清明。”

言之恳切,无人不心惊。

奉元帝静默片刻,忽然摆了摆手道:“既如此严重,魏御史不如先呈折子,待朕看后再……”

“陛下!”

魏御史泣声道:“中书令之威势,人人闭口不提,可在这殿中的无数双眼睛里,谁人又看不到?!”

第56章 谏言

◎“朝堂之上,只有君臣,没有父子。”◎

窗户纸捅破的那一刻,满殿众人表情各异。

奉元帝闭上了双眼,似是不想面对。

梁颂年知道林仲检没来,便扭头去看林氏兄弟,正好撞见林知珩欲上前,随即被林知瑾拽住胳膊的画面。

他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便听奉元帝那边说道:“魏御史如此激愤,是想要朕怎么做?”

“废相,彻查。”

魏御史神情坚定,却用了好大的力气才吐出这两个词,他说完便叩头在地,不肯起身。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