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落青松(164)

作者:得白 阅读记录

梁颂年道:“当局者迷,可以理解。”

林知瑶思绪不断,突然拍掌道:“齐氏父子肯定更早就知晓!”

她跳脱太快,梁颂年猝不及防,却仍笑着点头道:“应当是最早知情的,我后来有和齐明玄通过信,北疆旗帜和苏云峥假扮所需铠甲,皆是他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

言罢,梁颂年将诸事全盘回想一遍。

“你我、父亲母亲、两位兄长、苏氏兄妹、齐氏父子、江临川……想来除了陛下和岳丈这两个执棋人,我们这些个棋子,都是在后面才知晓真相的,这倒真是一盘险局。”

林知瑶感叹道:“如此情况,还能这般配合,实在是惊险又难得。”

夫妇二人聊了一路,甫入府门,下人匆匆来报,俩人对视一眼,知晓大事来临,忙整了衣冠,疾步赶往前厅。

前厅之中,宫使伫立等候,见二人前来,清了清嗓子,展开明黄圣旨宣读:

“皇帝陛下制诏。梁林夫妇,品性纯良,忠君爱国。值宫变之际,果敢坚毅,护佑皇室,功不可没。朕心甚慰,特封梁颂年为大理寺卿,望卿秉持公正,护我朝律法威严;封林知瑶为三品诰命夫人,彰其贤能慧智,扬我朝女子风华。另赐蜀锦五十匹,瓷器三十件、南珠二十颗,御酒十坛、园林一处,以资嘉奖。钦此!”

夫妇二人跪地,齐声道:“臣/臣妇叩谢皇恩!祈愿陛下政通人和,福寿康宁!”

言罢,梁颂年起身,双手恭敬接过圣旨。

金花银花上前接赏,因举止同步,便见二人抬手间,镯子滑落腕处,一金一银,巧丝绞缠,归属却与她们名字相反,倒为这场景添了几分别样意趣。

待赏赐接下,使者离去,金花又禀道:“适才主院李总管来传老爷的话,说是今儿个时辰不早了,叫哥儿姐儿们都别去扰他清静。还说若有孝心,明儿个家宴早些去主院。大爷和二爷那院也得了通知。”

林知瑶微微颔首,“知道了,剩下的你安排罢。”

金花应下,领众人散去,片刻之间,喧闹的院子只剩下夫妇二人。

林知瑶心生捉弄,朝梁颂年福了福身道:“见过大理寺卿。”

梁颂年却苦笑一声,摇头叹道:“陛下这论功行赏,当真随心。”

林知瑶笑道:“怎么?觉得自己德不配位?”

梁颂年立刻正名道:“陛下慧眼识珠,为夫实至名归!”

林知瑶撇撇嘴,“那是点谁呢?”

梁颂年答非所问道:“你且猜猜岳丈病休,谁暂代了中书令之位?”

林知瑶瞧他这副模样,略一思索,心中便有了答案,嫌弃道:“你这反应,也太好猜了。”

梁颂年一副难以言说的表情,长长叹了口气。

林知瑶忍不住‘扑哧’一笑。

梁颂年忽的想起什么,话锋一转道:“对了,敏华殿下……”

未等他说,林知瑶心领神会,截断话头道:“假的。”

梁颂年奇道:“你就这般笃定?”

林知瑶扬眉不语。

梁颂年眯起眼睛,“又是你的主意?”

林知瑶笑道:“我哪有这本事叫公主假死脱身?”

梁颂年微微一愣,明白过来,“竟然是太后娘娘……”

林知瑶点了点头道:“前阵子听到敏华公主薨了,我和母亲当真吓得不轻,后来得知苏氏兄妹功过相抵,被陛下派去镇守东境,永不准回京,便猜到了前后因果。”

梁颂年摇头叹道:“你啊,你啊,脑子未免太灵光了些。”

正说着,忽有风来。

梁颂年神色一紧,下意识地将林知瑶揽入怀中,薄责道:“这天越来越冷了,干什么站在院里闲聊,走,进屋去。”

话音未落,便见几片柳絮悠悠飘下。

直至一片落在林知瑶额头上,冰冰凉凉的触感瞬间蔓延开来,她才惊觉这个季节可没有柳絮,是雪,下雪了。

林知瑶眼睛一亮,随即唇角轻扬,拉着梁颂年跑进屋内,从柜中翻翻找找,终摸出一物。

“险些忘了,给。”

梁颂年甫见此物,便想起他离京前,林知瑶曾笑语盈盈许下诺言,怎奈后续风雨飘摇,诸事繁杂,竟是此刻才收到。

他愣愣接过香囊,触感细腻,纹样精致,其上雪落青松之景栩栩如生,显然是用了无数心力绣成。

欣赏过后,梁颂年方问:“为何绣这个?”

“我前些日子读了几首新诗,其中有一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甚是喜欢,觉得这意境似你我经历重重磨难,依然保持初心,不为所动。”

林知瑶说着顿了顿,转而苦笑道:“可刚刚接下圣旨,便觉得是我格局小了,这诗中意境何止你我二人。”

话未尽,意已明。

梁颂年心中有感,未及言语,便听林知瑶又道:“还有就是我绣工不佳,先是斟酌了好久绣个什么,后来在母亲的指导下又改来改去,这其实…前几日才完工。”

梁颂年莞尔道:“何苦如此苛责,出自你手之物,于我皆是珍宝。”

林知瑶拿出玉制香囊球,抱怨道:“你这手艺堪比能工巧匠,想来耗费不少时日,我既收了这般用心之礼,如何敷衍了事?”

梁颂年心中虽暖,却不失理智,挑眉问道:“斟酌了数月不成?老实交代,之前干嘛去了?”

林知瑶被戳破,也不再佯装,“你离京在外之时,咱们不是通过信嘛?”

梁颂年恍然道:“回信神神秘秘的,又说香囊不绣了,又画鬼脸。”

林知瑶俏皮追问:“那你懂了没?”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