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落青松(61)

作者:得白 阅读记录

林知瑶停住脚步,转头看他,“你对我还有所隐瞒?”

梁颂年眉眼含笑道:“我对夫人是有问必答,但夫人不问的话,那我还真是说不好会不会啰嗦了。”

林知瑶并不打算将这话当成个玩笑听,追着梁颂年问道:“你肯定是有事瞒着我对不对?快说!快说快说!”

“随便说说,夫人何必较真儿!”

“才不是!老实交代!”

脚步轻踏风起,嬉笑渐远渐淡,又渡过一日安宁。

人证回京,由钟路等人押解至刑部,林知瑾的病仿佛也随之痊愈,次日便出府亲临诸事。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他择人任用毫无忌讳,且不说党争各派,就刑部、户部这两个众矢之的的部门,仍有人领职介入此案。

因物证暗账上呈后,并未向外昭示,缉拿抄家全凭林知瑾命令。

虽主要彻查两部,却闹的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生怕是被连带。

林知瑾本人却不以为然,坦然当上假-币案主审,把控所有流程与决策,承上启下,并向皇帝直报案件进度。

陈育德路上经历两次暗杀,早已视死如归,本想着进京后一股脑儿交代自己所知晓的一切,不成想竟被晾在大牢两天没人理。

“林中丞。”

幽暗甬道传来狱卒的声音,陈育德从牢房墙角连滚带爬至外栏,张望着人影走到了自己面前,才确定刚刚不是幻听。

“罪臣参见林中丞。”

陈育德折腾数日,整个人消瘦了不少,狼狈不堪匍匐在地,却仍坚持行礼叩拜。

林知瑾居高临下看向他,莫名怅然,遂眼神示意狱卒打开牢门,又摆了摆手将其屏退。

“陈县令可知我今日为何来?”林知瑾边说边走了进去。

他环顾四周,实在破败简陋无处落脚,便抬手清清了石床边角杂草,坐了下去。

陈育德跟着他的行动,跪行过来,“罪臣知道难免一死,也不想再做怜求,唯有配合而已。”

林知瑾听言一哂,“你觉得我要你协助查案?”

陈育德诧异抬头,满脸疑惑。

林知瑾道:“想必你已知晓我先一步携账本回京了,物证在案,还比不上你一人之言?”

陈育德刚欲开口,便听林知瑾又道:“还是你觉得除账本之外,还能再供出些隐情。”

陈育德猛地一惊。

林知瑾道:“康王年龄大了,前些年犯的错也不至死,如今更是迁了封地去那荒凉处。想来陛下也不想将案子结到他这无用人身上。”

短短几句话,已经将陈育德听的脸色入纸般苍白,周身寒意四起,额头渗出颗颗汗珠。

“可裴氏已尽数伏诛,提与不提,又……”

“余党未尽,诸多隐情未揭,以一族灭而定案,众口一词的结论,翻出重审又如何?”

“重…重审……”陈育德脑中思绪大乱,以至口齿不清,整个人就像丢了魂儿一样。

林知瑾依旧淡定,面上冷若冰霜,声音更甚,“陈县令是聪明人,若死前肯做将功抵过事,就算保不了自身,也能为族人降些罪。”

“可……”

陈育德本不想多嘴,可又清楚错过了此刻,也许到死也是个糊涂鬼,硬是咬着牙问了出来,“翻旧案,查过往纠葛,恐怕牵扯出当下朝堂多位大臣……”

“陈县令是在为我林氏所忧?”

林知瑾坦然直言,又想起了曾经两人在承阳时的对话,轻蔑地重复当初之言道:“我属御史台,乃中枢监察,上审人主之衍谬,下纠臣僚之邪佞。”

他说着又续道:“今蒙陛下看重,命我主审此要案。莫说牵扯党争各派,就算我林氏亲系涉足其中,我仍要秉公办理,才好给陛下交代,还朝堂清净。”

话已至此,陈育德就算再愚钝,也该有所反应,他不可置信望着眼前人问道:“当初你们是有意停留承阳?”

“是,”林知瑾并不否认,“我与户部诸位大人们,最后要去的地方本就是承阳县,只是和灾民撞到了一起确是意外,”

陈育德仍是想不明白,“可你们究竟怎么就确定是承阳……”

他说这话音一滞,猛地反应过来,“你们并不知道,只是在赌!”

“出发巡查前确实暗查过许多,也是选了几处要地去看。终无所获的时候,倒是有些人心中有鬼,忍不住要销毁证据,方才有了后续这些。”

林知瑾说完顿了顿又道:“灾民北上我不曾有疑,反而是以此当借口逗留下来,毕竟是最后一处地方,总要是低调谨慎些。至于陈县令你的言行举止,起初也是耿直为民,我差点儿就要被蒙蔽了过去。”

“是梁特使,是因为他才对我有所怀疑?”

陈育德不明白道:“为什么他一来就让林中丞如此信任?”

林知瑾道:“他无凭证,也只是对你有疑,我开始并未取信他,更是将以上种种皆瞒于他。”

陈育德今日偏是要问到底,“那是为什么?”

“灾民,”林知瑾道:“他来承阳前特意去查了灾民北上路径,以及为什么大面迁徙却止于承阳。”

陈育德颓然失去了气力般瘫坐在地。

林知瑾继续道:“陈县令是怕那些背后藏着的人为了自保不择手段吧,所以才不惜将提刑司透露给我。”

陈育德失神儿片刻,再开口时,声音暗哑而撕扯,“那些人亲见了裴氏的下场,也算是死里逃生。如今隐患还在,他们自是不择手段,若不是林中丞和诸位大人滞留承阳,承阳的结局只会是疫病焚城。”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