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落青松(69)

作者:得白 阅读记录

“你掺和太多,存在感太强,着实混淆视听。”江淮景非要噎了他一句,才道:“你也不瞧瞧什么时辰,朝会早散了。”

这两人自对上眼,就你一言我一语叫别人插不上话。

而在场唯一的旁人,在此时,可算寻到个话口,赶忙上前一步。

“原来这位就是吏部江协办,在下刑部提刑司钟路,早闻大人盛名,今日得见,果然不凡。”

钟路这头说完,转向另一边,接着道:“不成想两位关系竟如此要好,梁兄真是给人惊喜不断。”

他说罢,两人都想开口反驳,钟路却是更快说道:“已是未时,在下回刑部还有些事,两位既然这么巧遇见了,钟路就先行一步,不打扰了。”

“欸——”梁颂年伸手要拦的时候,钟路已经闪身走了出去,只扬手挥别道:“他日得了空,换我请梁兄吃酒!”

江淮景看在眼里,忍俊不禁道:“这人谁啊?避嫌避的还挺快。”

梁颂年望着钟路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转头白了江淮景一眼,“人家刚才不自报身份?你是脑子不好还是耳朵不行?”

“谁问你这个了!”

江淮景嘴里也不饶人,“狗嘴吐不出象牙,怪不得人家跑得这么快。”

“跑了也是因为你这个不速之客!”梁颂年懒得再跟他拌嘴,直接转身走了。

江淮景往早没了人影的方向看了一眼,又抬头看了眼聚贤楼的牌子,不解地跟上梁颂年。

“你单独约提刑司的人吃饭做什么?你又要搞出什么事?”

梁颂年脚步不停,“真要有什么事又怎么会让你遇到,少瞎琢磨人了。不过是我承阳一行对他颇为欣赏,得了空请他吃酒罢了。”

这话说的直白,也没什么再深入探究的必要,江淮景还是更关心假-币案的走向。

“你可知今日朝会如何 ?”

“所有证供都落在了已灭的裴氏身上,众臣一堂各执一词。提翻案的想继续揪出朝廷巨蠹,提不翻案的或有牵连心虚。今日定是炸开了锅,没个结论。”

江淮景一笑,“你倒是心大,丝毫不忧翻案能否。”

“虽未明旨,却成定局,临川兄不也看得清楚。”

梁颂年长叹了一声,“过了今年,朝廷旧人更是少之又少了。”

第37章 秋猎

◎“女子亦可猎肥兽!”◎

枫叶全红了的时候,梁颂年夫妇收到个无法拒绝的请帖——太后寿宴。

梁颂年离京多年,为踏入京都政坛已是挖空心思,再无旁的工夫去闲打听深宫内苑之事。

所以当林知瑶同金银花着手准备行李简装的时候,梁颂年全然看懵了。

“不过寿宴祝贺,你还要在宫中小住不成?”

主仆三人皆是一顿。

林知瑶反应过来后不禁一笑,走向梁颂年道:“请柬上没提就罢了,怎么与你一起查案的同僚也没提过?”

梁颂年不解,“提什么?”

“当然是太后寿宴。”

林知瑶解释道:“她老人家深居内苑多年,想来也是闷够了,便与陛下商量着将秋猎提前些,让她老人家也跟着去鹿安山小住几日,与晚辈子弟女眷们一起热闹热闹。既是在禁军范围内,又能让太后开怀,陛下自然就应允了。”

她说罢,又若有所思道:“你离京五年,太后寿宴改了三年,不知道也正常。”

梁颂年消化着其中变化,汗颜道:“且不说理案多忙,就算闲下来空谈,哪个会去扯上太后寿宴事来与我聊?”

“也是。”林知瑶撇了撇嘴,转身又随金银花接着选随行的物件儿去了。

梁颂年定定地望着林知瑶的背影,思绪不觉间飘离。

自那夜沉默后,他总觉得他们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很微妙,具体怎么微妙,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可能是双方心里清楚隔阂在哪,却都不敢主动的挑开。

以至于没有冷战,也没有再进一步,就这样莫名的原地打转。

在这个秋季停滞不前的除了他们二人之间的界限,还有假-币案的走向。

一场谋逆至灭族的重案,提起来都是要心惊肉跳的地步,若是再翻到明面上来,这京都又何止是政坛轰动。

所幸太后大寿并秋猎事宜,朝廷上下以此为由,将重心转移,也算是在连日惶恐中缓口气。

丹枫迎秋,橙黄桔绿。

皇家出游只有气派,没有奢华。

旁臣望族自然更要低调轻简,同日不同处,共赴鹿安山。

宰相府举家赴宴,马车按辈分前后而行,也颇为浩大,慢悠悠走了好半响,到了地方才各自散了。

梁颂年在官场也算两进两出了,遥想刚回京时参加永安侯府宴的场景,竟已物是人非,诸多变化。

如今的他不比当初,虽赶不上林知瑶的游刃有余,却还是有互相赏识能聊得来的同辈。

临时围建的场子热热闹闹各有各话,大家十分默契的规避官场政事,尽扯些天南海北的轻松话题。

梁颂年间歇之余,视线穿过人海去寻林知瑶的身影,不成想正迎上对方的微微一笑。

不过转瞬即逝的对视,梁颂年却无心眼前闲谈,心不在焉的思绪早就不知道飘哪去了。

“林姐姐!”敏华进场就目标明确的跑来。

林知瑶不回头也知道谁在喊她,遂转身无奈叹道:“小公主殿下,首先呢,咱们在外面,这人多耳杂,您还是别折煞我了。再者呢,咱们在外面,这人多眼杂,公主是什么身份,可不容这样疾行乱跑。”

敏华倒是相当无所谓,“我一向自在,母后哥哥知我秉性,旁人若是闲的无聊要去嚼舌根子才是自讨苦吃。”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