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落青松(98)

作者:得白 阅读记录

如此短暂的寒暄,就算旁人见了不会多想,可梁颂年很难一扫而过。

明知梁安仁要务在身,不得饮酒,还要以酒相拦。面上笑颜寒暄,实则低声轻语,想来这片刻之间,也足够交代任何事了。

梁颂年酒意上头,看着眼前画面,脑海中却闪回了那日相府院中,撞见了梁安仁与兵部齐尚书同行而出。

银花和庆晨正纳闷儿这夫妇俩,怎么一个赛一个的发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金花话别归来。

她只扫了一眼四人,便巧妙的开口打破了沉静,“庆晨,去将马车牵来。”

梁颂年骤然回神儿,后知后觉的问林知瑶道:“母亲呢?”

林知瑶眨了眨眼,堪堪回道:“公公今夜当值不能离宫,婆母回去也是一个人,便被太后留下了。”

虽听着合理,但梁颂年还是皱了皱眉,思忖半响,直到上了马车,才犹疑着问道:“敏华怎么了吗?”

林知瑶视线凝在微微晃动的车前帘上,许久才接话回道:“敏华为救康王子女,左肩膀被刺伤,幸未伤及心脉,已经救下来了,我走时她还没醒。”

这个消息就算林知瑶不说,梁颂年第二天也会通过各种途径知晓,所以她干脆利落将重点坦白给他。

可她不知,自己的这番言论,让梁颂年本就凌乱无序的脑子,更加蛛网层叠。

失言半响后,梁颂年终于寻回自己的声音,“怎么会?皇宫大内怎么……”

“是啊,怎么会,”林知瑶喉咙忽然涌上一股莫名的酸涩,“宫里怎么会真的出现刺客……”

梁颂年一怔,抬眸看她,“什么真的假的?”

林知瑶大半天的自持与镇定在此刻彻底崩盘,紧接着便一股脑儿向梁颂年说出来龙去脉。

从敏华与苏云薇之间的情意,到太后发现端倪、苏云薇避嫌回府,再到敏华离宫躲去英华公主府,她携苏云薇登门寻人……

那日,林知瑶与敏华和苏云薇两人绞尽脑汁,所出的主意,便是演一场苦肉计。

说来其实很简单,无非是借康王进京的事,引发一次刺杀,而敏华挡之。

想着受些皮外伤给太后看,好让苏云薇这个贴身护卫有机会回到敏华身边。

经过她们连日商议,最好的时机便是在除夕年宴,只是此事并不能闹上台面,不能在康王夫妇身上做文章。

思来想去,宴会席上,康王夫妇定免不了应酬缠身,儿女在身边看得再紧,也是能有可乘之机的。

毕竟皇宫大内,安防尤重,又敏华亲身作饵,谁也不会想到有什么图谋。

正因此,连林知瑶和敏华也不曾想过,她们的计划竟然预判了一场真正的刺杀,更是没想到会阴差阳错的到如今的局面。

林知瑶断断续续,从路上说到屋里,待梁颂年听完,天边已经泛起光亮。

“这不是你的错。”

梁颂年良久沉默后,叹息道:“是巧合,谁也不会想到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

“可是如果没有我,敏华就不会……”

“若真如此,康王的子女今夜必定遇害。”

第53章 转折

◎太后娘娘传召苏二小姐,即刻进宫。◎

长乐宫所有人几乎彻夜忙碌。

太后更是时时向太医询问敏华的情况,可太医言语间的含糊,令她心慌意乱,忍不住落了好几次泪。

梁老夫人看在眼里,思绪骤然被拉回了五年前,随即心痛如绞,仿佛再次经历当时的丧子之悲。

她眼角含泪,什么话都没说,只静静地坐在昔日姐妹身边,无声的陪她度过这缓慢又煎熬的一夜。

期间奉元帝来过,想必是知道了此事细节和敏华伤情,并没有多询问太医或旁人,只宽慰了太后几句,继而在敏华床边静静望了一会儿。

次日晌午,敏华终于恢复意识。

她迷迷糊糊的要了水喝,随即又倒头睡过去,再过了半个时辰,才算是真正清醒过来。

太医重新把了脉,说是情况已经稳住了,后续按时按量服药,慢慢调理休养即可。

太后这才放下心来,吩咐人去准备吃食、煎药,直到听见敏华虚弱的声音传来,她又赶忙去了床边。

“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这会儿敏华才喝过水,仍觉口干舌燥。

她下意识抿了抿唇,脑子混沌着,不知怎么就脱口问了句:“母后,儿臣是不是差点儿见不到您了?”

敏华失血过多,尽管换了干净的衣衫,也挡不住她苍白的脸色,太后看在眼里,无不心疼。

“傻孩子,说的什么话,有母后在呢,不会让你有事的。”

敏华低头凝视自己被缠了一层又一层纱布的伤口,瘪了瘪嘴道:“母后,我好疼。”

太后听到这话,心都揪起来了,她握着敏华的手紧了紧,眼圈也红了,“母后知道。”

“母后……”敏华思绪渐渐恢复,欲言又止。

太后敏锐的意识到了什么,却并不想戳破她的心思。

“雪容,去催下膳房。”

太后说着便要起身,敏华与此同时,用力拉住即将抽离的手,又喊道:“母后。”

“别说了,”太后沉了口气,声音放柔了些又道:“你先养伤,其他的之后再说。”

敏华仍不撒手,她仰起头,目光坚定道:“母后,我已经想好了,什么时候说都没有什么区别。”

太后闭了闭眼,似是不忍。

敏华毫不犹疑道:“我知此事不能随心所欲,遂不求奢望,只想回到曾经那般,儿臣便知足。”

太后听罢,沉默了好半响,才终于吐出两个字,“不行。”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