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夜(124)CP

作者:余酲 阅读记录

这天下班乘电梯,顾盼提醒道:“虽然拿奖金很开心,但你作为年上还是劝你家小狼狗悠着点吧,如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别赚的赶不上花,万一把咱们公司折腾倒闭了,我该上哪儿找工作去?”

陈仅认为她说得很有道理,回去的路上向梁辰提起,劝他房子买小一点,反正就两个人住,白天还上班,买背阴见不到太阳的房子都行。

梁辰几分无语:“都已经降低到五十平一室一厅的标准了,再降下去干脆买个一室,吃完饭桌子一收铺床睡觉,主打一个极限空间利用率?”

陈仅竟然认真思考了一下:“也不是不行。”

“……”

最后到底拿下套一百来平的平层,洋房顶楼带阁楼,赠送的露台正好可以当作露天花园。

楼盘是自家开发的,开盘时卖得一般,后来不知道是谁传出风声,说集团老总本人即将入住,人群忽然蜂拥而至,把售楼处挤得水泄不通。

“我早就说你能带动销量,这就叫明星效应。”

接到卓翎电话的时候,梁辰正在梁家的别墅里打包自己的行李。

那边的房子是精装修交付,拎包即可入住,他早已迫不及待要和陈仅搬进新家。

“那我可谢谢你了。”梁辰说,“我们家隔壁还空着,要不优惠价八折卖给你,让你和简言之共筑爱巢?”

卓翎在电话里大骂他小气,帮他这么多忙连套房子都不肯送:“你自己筑巢去吧,我宁愿住我的酒店里。”

挂断电话,梁辰把手机一扔,继续收拾。

有人从外面进来,是陈仅抱着一箱东西:“吴妈说这些是你母亲的遗物,问你该怎么处理。”

冬日午后,洒满阳光的房间里,两人坐在木地板上,一起开启尘封的回忆。

梁辰母亲的遗物不多,有几本诗集,还有几册日记。

日记的内容不便翻看,陈仅随手拿起一本翻开,看见一篇名为《绿色的变奏》的诗里有这样一句——

一场小雨泛着绿光

它飘啊洒啊仿佛在风中

在它后面是虚幻的乌云

灰色的屋顶和树林

这段的旁边,有一副用铅笔绘制的图画,描绘的正是诗句里的场景。

终于找到了梁辰爱读诗和善于绘画的原因,陈仅不由得扬唇微笑。

箱子的最下面压着一份文件,梁辰打开看,先是拧眉,然后若有所思地问:“当年资助你的慈善基金会叫什么?”

陈仅说了个名字,梁辰顶着那份文件的抬头,忽而笑了一声。

陈仅凑过去看,那文件竟是一份转让协议,上面的基金会理事一栏写着的是梁辰母亲的名字。

原来梁辰的母亲才是这个基金会的创立人,基金会在她的手里发展壮大,得到社会各界的捐赠,帮助许多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看一眼转让时间,梁辰心里便有了数。大约是在梁霄寒进入集团,把父亲“打败”的时候,连母亲一手创立的基金会也被梁霄寒一并夺走。

而这个时间点正是陈仅受资助的第二年,他还能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梁霄寒来到他们村的小学,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说到这里梁辰就心里直冒酸水:“他是在做面子工程,可不是为了去看你。”

陈仅笑着说:“我知道。”

说完忽然意识到什么,转头时正好和梁辰对视,两人想到一块儿去了——既是受资助的第二年才转让,也就是说当年决定资助陈仅的并非梁霄寒,而是梁辰的母亲。

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因缘,两人相视而笑,具是心间震颤。

好像命运的齿轮早在那时候就已开始转动,往后的每分每秒,他们都在朝着对方走来,一刻也不曾停息。

农历十一月二十四,宜搬家。

都是新时代的年轻人,迷信也只信一半,梁辰挑了个良辰吉日,陈仅问要不要查一查乔迁的讲究,梁辰大手一挥说不用,人住进去就行。

偏偏是个工作日,两人下班后随便煮了锅面吃,就撸起袖子投入“战斗”。

堆了满屋的纸箱还没收拾完,多是梁辰的衣物和书本。陈仅第二次帮梁辰整理衣服,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弟娃的衣服怎么这么大。

快收拾完的时候,梁辰一拍脑门,说差点把它忘了。

两分钟后抱着一盆花进来,原来是那盆山茶花,梁辰担心放在玻璃花房里昼夜温差大,会影响它明年开花,特地抽了空去把它搬过来,摆在开了暖气的房间里过冬。

任是陈仅自认为对植物足够了解,也不得不对梁辰的细心妥帖叹服。

看着花盆被放置在飘窗上,正对早晨阳光最好的位置,陈仅拿出刚才从梁辰的某件衣服里掉出来的干叶片,与山茶花的叶片进行比对——形状相同,大小却相差甚远,显然不是来自同一株植物。

正当陈仅觉得奇怪,横空伸过来的一只手将他手里的叶片夺走。

梁辰拿起叶子就往书柜方向走,随便找了本书就把它往里塞。

陈仅跟过来问这是哪来的叶子,梁辰支支吾吾不肯说,陈仅倔脾气上来,攥住他的衣领把他按在柜门上,非要他从实招来。

梁辰无奈投降:“你还记不记得八年前,我曾经砸坏爷爷的一个花盆?”

当然记得。那是梁家负一层刚改造成花房没多久,梁辰把足球踢进了花房,砸翻了梁建业最宝贝的兰花和孤品花盆,把老爷子气得火冒三丈,扬言要打断他的腿,让他再也踢不成足球。

那天陈仅正好在花房帮忙修剪枝叶,被迫全程围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