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在逃小妾(32)
“夜里再同你说。”宋吟自他怀中挣脱,垂眸整理衣衫,故作玩笑道,“公子在外头切莫做逾矩的事,我可是要验身的。”
轻轻柔柔的嗓音,似一场春雨,将卫辞的火气浇熄了大半。
他眉目舒展,披上外袍,终于松口要去探看。
不过这样一来,宋吟近日都不便出府,免得撞上所谓的表小姐,平白暴露了身份。
……
掐指算算,距卫辞回京仅剩不到半月的时间,宋吟喜忧参半,肉眼可见地清瘦些许。卫辞瞧了,寻理由打发夏方晴离开。
他用掌心丈量了各处,拧眉道:“听说,我不在府中,你连晚膳都不吃了。”
“天气闷热,胃口不大好。”
闭门不出的几日,宋吟也未闲着,托玉蕊和桃红盘下两间铺子。大的做绣坊,由玉蕊当掌事,小的做妆店,桃红已搬了进去。
苍术寻了木匠重新修葺,石竹也采买好装点所用的字画。只余下取名与题字,还需东家决断。
宋吟遴选了两个商铺名,分别是“桃花面”与“绣浮生”。
她知晓卫辞于书法上颇有造诣,落笔流畅,笔锋肆意,便特地央他题字。
卫辞一边盯着她喝下补汤,一边淡淡开口:“杀鸡焉用牛刀。”
宋吟努了努嘴,将空碗递予丫鬟,自行去了桌案前,赌气道:“我自己写。”
她善临摹,执笔绘出他的字,虽说少一些神韵,但形状有模有样。若非熟识之人,还真瞧不出个中差异。
卫辞难得爽朗地笑笑,狭长双眼弯翘如月。他抬掌抚上宋吟后臀,不无妥协地说:“好,给你写便是。”
性子使然,卫辞下笔很是果决,龙飞凤舞地写完她要的字。见宋吟满意,忍不住说道:“怎么觉得,你近来脾气见长。”
“我一直是这个性子。”
宋吟白他一眼,心道若是在后世,她少不得要娇作些。眼下卫辞尚能派上用场,她带着点讨好问,“京中女子都时兴什么妆面?”
锦州并非富饶之地,“桃花面”单单为女子绾发、上妆,极难出头。毕竟,富贵人家自是有丫鬟代劳,穷苦人家又无福消受。
深思熟虑过后,宋吟有意划分两档——
高档,即以锦州之外的时兴妆面为噱头,吸引出手阔绰的客人;低档,则专为乡村妇人上妆,一来满足爱美之心,二来博个好名声。
卫辞听完,两指轻扯住她的脸,意味不明道:“鬼点子还挺多。”
宋吟适时拍马屁:“近朱者赤。”
他一个男子,自是不知京中贵女时兴什么,便交由下面的人去办。只来来回回需得费些时日,于是抄起画笔,颔首点了点美人塌:“你坐过去。”
卫母曾有京中第一美人的称号,且身份不凡,名门千金亦不乏追随之流。
卫辞凭着印象将母亲钟爱的衣衫样式画了出来,填上宋吟今日穿的挼蓝色,绣纹又挪用了家中女眷的样式。
拼拼凑凑,倒也叫人眼前一亮。
他道:“我母亲与两位姐姐偏爱明艳之风,再多的便不记得了。也罢,回头差人送些来,你便能明白。”
“多谢公子。”
宋吟探头去看他作的画,线条随性,因时间仓促并未着重细节,却已然勾勒出她的特征,于是伸手去拿,理直气壮道:“送我!”
卫辞捉住她的腕骨,凉声说:“不送。”
语罢,竟堂而皇之地吹干墨迹,交由小厮裱装起来。
第19章 动心
夏方晴回了京,宋吟不必再囿于府中,接连几日随卫辞一同起身,边用早膳边欣赏他晨练。
接着便会去铺子盯盯进展,正好让底下的人认个脸。而后拉上玉蕊和桃红,亲自教她二人算账、管账。
宋吟却忘了,大令朝并无九年义务教育,纵然她数学成绩一向在中上游而非拔尖,于女子偏重习诗习琴的古代,已然是奇人。
加之,王县令虽请过教书先生,众女也只是粗略识得几个大字。眼下一听宋吟讲起加减乘除,难免头晕脑胀。
桃红苦着脸:“吟吟,一定要学么?”
“算了。”宋吟学起女红来何尝不是两眼发黑,她改变策略,说道,“原先是想让你们管事,多少对账目有个底,玉蕊,你家秀才可愿代劳?”
肥水不流外人田,且秀才身为玉蕊的丈夫,总不会眼睁睁害了自家的利润。
玉蕊受宠若惊,有些局促道:“这、这,吟吟,你开的工钱已经是寻常铺子掌事的五倍之多,我若还拖家带口,多不合适。”
“不一样。”
宋吟温声解释,“两间铺子都要仰仗姐姐们的手艺,于我而言,你们这是技术入股。待日后名头大了,刨去成本,咱们四六分。”
倒非宋吟是活菩萨,只她更想腾出精力作画,有朝一日成为东来先生那般的人物。
既如此,多让些利,也令两位姐姐能心甘情愿地忙碌,双赢。
姐妹三人商讨了半日,定下杨秀才做账房先生。他不必亲力亲为,只需看得懂伙计呈上来的账目,最后再由宋吟亲自过目。
顺道,她提出雇些贫苦人家的女儿做帮工,一来确确实实人手不足,二来也算是救人一命。她三人皆出身农家,因几斗米被卖身为奴,难免对同样际遇的女童生出恻隐之心。
玉蕊连声应“是”:“我一人忙不过来,正想招几个伶俐的徒弟。她们得了工钱便能保留良籍,若肯吃苦,总有出头之日。”
近来卫辞早出早归,宋吟看了眼天色,被桃红送至马车前。
“吟吟。”桃红吞吞吐吐道,“你当真不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