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病弱,废土拾荒运道嘎嘎旺(467)
大麦却从老头的话中听出了点门道,赶紧给老头鞠了一躬道:“爷爷,我们不用你麻烦,自己去找,谢谢爷爷。”
话必,滋溜一下从后门钻了出去,她都从门缝里看到了,后院堆着一大堆废旧钢铁呢,说不定就有钢丝绳呢。
小虎和二凤见大麦钻后院去了,两人不由分说也跟着钻了进去。
老连头坐在椅子上骂了几声,也懒得去追几个小东西。
三个人翻找了一通,果然在破烂堆里翻出一根长长的钢丝绳,二虎拿着比划了一下:“嗯,这根足够了,能做两个套子,说不定咱们一次性能套住两头野猪呢。”
俩小丫头听他这样说,立即激动起来,有了钢丝绳,仿佛猪肉马上就能端上桌了一样。
老连头听到了两人的谈话,忍不住“哼”了一声。
一帮小屁孩,不知道天高地厚,就凭这几个娃娃,还想套野猪,能套个猪毛都算他们有能耐。
三个小孩信心满满,拿着钢丝绳找老头结账。
大麦甜甜地道:“爷爷,你这根钢丝绳要多少斤粮食能换得到?”
老连头拿过钢丝绳,过了一下称道:“现在钢铁涨价,这个都是按斤算钱的,这根统共12斤3两,一百块一斤,给你们抹个零。”
第390章 三小只进山
“给我一千二就行。”
大麦:“爷爷,我们都是小孩,没有钱,我们拿粮食跟你换行不?”
老连头看了看大麦递过来的粮食,“哼”了一声道:“麻烦!”
不过还是动手开始称粮食。
如今,粮铺里卖玉米碴子的价格是45块一斤,政府补贴老百姓,主要是靠收购站野菜兑换,能让老百姓以更小的代价拿到粮食。
大家有了弄粮食的渠道,却没有来钱的渠道,有那着急用钱的,就会蹲在街角,把用山货换来的粮食卖掉,价格比粮铺低一点,40块一斤,老连头原本也打算按照这个价格给孩子们算钱。
但他怕麻烦,懒得跟几个小孩解释一大堆,不解释又担心小孩说他心黑,干脆按照45一斤给算了。
25斤粮食,统共1125元,买完钢丝绳,老连头还倒找了他们125元。
气得老头胡子直抖,急忙把三个孩子轰出了房门,临了还不忘吼一声:“小兔崽子,往后别来了。”
孩子们可管不了那么多,满心满眼想的都是大野猪。
三个小家伙把钢丝绳藏在背篓里,撒丫子就往小虎家里跑,他要回家拿工具,就用这截钢丝绳做一个套子。
“小虎哥,你会做套子吗?”
“会,怎么不会,我爸活着的时候教过我,只可惜,我家原来现成的套子,我爸妈死后,我为了填饱肚子,都给卖废铁了,要不然直接就能用。”
说这话时,从他脸上看不出任何悲伤。
也许是生活的艰辛,早已经淹没了对父母的思念。
到了小虎家,大麦见房子里空荡荡灰扑扑的,几乎不像有人住的样子,炕屋的门板已经掉下来一半,只有下面的合页还连在一起,破旧的木门就那么栽歪着挂在门框上。
屋子里连个箱柜都没有,炕席也破破烂烂,只有炕头铺着一床露着棉絮的破被子,说明他晚上还是住在这里的。
大麦忍不住一阵心酸,如果没有吴婶收养自己,估计她现在过得不比小虎强。
小虎一顿翻腾,从北炕的炕洞里掏出一个麻布包,他从包里翻出一把钳子,开始对着那根钢丝绳左扭右扭。
12岁的小男孩,力气还是太小了,看得出他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折腾半天也没办法把绳套做成理想的样子。
好在大麦跟二凤都看明白了步奏,三个孩子轮番上阵,终于把野猪套给做成了。
“还得放点诱饵,二凤,你回家拿一把玉米面,做两个小饼。”
二凤答应一声,拉着大麦往她自己家跑去。
两家的房子紧挨着,中间的栅栏也已经被小哥俩拆掉当柴烧了,如今跟一家也没有区别,三步两步就到了二凤家。
二凤家里跟小虎家差不多,也是空空荡荡的,只不过灰尘能少一点,被子叠的整整齐齐放在角落。
二凤小心翼翼从面袋子里抓出两把玉米面,之后便小心地把面袋子藏到了两捆柴草后面。
她自己麻利地生火,大麦迅速把那一点面和成面团,也来不及等锅烧开,直接把面饼放在火炭上烤一会儿就行,反正是给猪吃的。
炭火把玉米饼烤得噼啪作响,一股子焦香的玉米味迅速在房间里蔓延开来,三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咽了口唾沫。
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小虎忍着口水道:“没想到,玉米饼烤着还挺香,下次咱不蒸了,就烤着吃。”
二凤点点头:“行!”
但这会儿,三个孩子都忍住了,谁也没去动那两个小的可怜的碳烤玉米饼,这可是抓野猪的诱饵。
万一真的成功了,烤猪肉的味道肯定比烤玉米饼香多了。
折腾完,三个孩子跑到山上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往常,这个时候都已经到了下山回家的时间,但今天,他们还得给野猪下套。
小虎把套锁的一头拴在树干上,另外一边固定在泥土里,上面盖了一层薄土和一层落叶,最后往套锁里放了一小块玉米饼,才恋恋不舍离开。
那段绳子统共做成了两个套锁,小虎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又找了个合适的位置下好套锁。
时间已经来到四点半,太阳坠到了西山巅,红红的一个大圆盘,远远地看过去,已经不刺眼了。